第195章 - 古今医统大全 - 佚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古今医统大全 >

第195章

第195章又方:用枯矾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下。有虫者次用苦参一撮,以无灰酒煎服。

《千金方》:治心痛用桃仁七枚去皮尖,生为末,水调服。

又方:用槟榔二两、陈皮二两为末,空心蜜汤调服方寸匕。

又方:治卒心痛,用麋角截破炙黄为末,酒调服。

又方:用菖蒲三寸切煎汤,擂胡椒末七粒,服之立止。

又方:治心痛诸药不效,用萱草根一寸,磨醋一杯,温服止。

《传信方》:虫咬心痛,用白熟艾一升,水三升,煎一升,去渣顿服,若有虫当吐出。

又方:治前证,用香油盐调,热服一盏。

一方:用楝根皮煎浓汤一盏服。

一方:治心痛,用干鸡屎炒焦为末,又入干姜片同炒,将焦研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

一方:治虫咬心痛,面青口中沫出临死者,用蓄十斤、水一石,煎去渣,再煎如饴。空心服,虫自下。重者再服,须通宿勿食。

《兵部手集》方治久心痛十年五年者,随手效,小蒜用酽醋煮顿服,此后再不发。

病机

大抵人病胸膈心腹疼痛,动辄饮食劳倦所伤,则脾气为之郁滞,或犯寒暑湿热及食积痰气,脾受之而作心痛,此脾痛也,非心也。心痛门具九种之痛,从可审矣。凡脾家作痛,每每停聚不散,或满或胀,或不思食,膈间水声,食物相触则作疼痛。其有乍作乍止、来去无定、呕吐清水、面白无常者,虫痛也。虽云知其脾家作痛,亦当察其所伤之殊而分治之。痛止之后尤当调养脾胃正气,节慎起居饮食,不使复伤,可谓标本兼该而不遗矣。《直指》云:疗病如瀚衣,必去其垢污,而后可以加浆饰,斯言得之矣。

脾痛候

治法

脾虚积黄而痛,胃苓汤;胃虚感冷而痛,理中汤。内伤发热不食,胃口作痛,补中益气加草豆蔻,热痛加栀子、肥子。心脾中脘当心痛,或痞气不食,用草蔻炒三棱、白术各一两、白豆蔻仁、桂枝、小草远志、莪术、丁香、木香、藿香、炊饼丸,梧桐子大,姜汤下三十丸。实痛者,手不可近,六脉沉细甚,有汗,大承气加桂;强壮痛甚者,加桃仁、附子。小腹虚作痛,小建中汤。寒热呕吐而痛,脉沉弦大,柴胡汤。脾胃不和而痛,大安丸。冬寒停饮,桂黄散。咳逆上气,痰饮心痛,海蛤粉、栝蒌仁蒂等分,研细和匀,米面糊为丸服。丹溪治脾痛用海粉佐以香附末,用川芎、山栀、生姜汁煎辣汤调服为佳。有脾痛大小便不通者,此是痰隔中焦,气聚下焦,用草蔻丸,多治气馁弱人心脾痛妙。

药方

调痛散治脾痛气膈。

木香丁香檀香大香附天台乌药莪术辣桂片姜黄白生姜白豆蔻仁砂仁甘草(炙。各等分)上咀,每服二钱半,紫苏四叶煎汤服。

(东垣)草豆蔻丸治客寒侵犯心脾作痛宜此,止可一二服。

草豆蔻(面包煨去皮,一钱四分)益智橘皮僵蚕人参黄吴茶萸(泡。各八分)生甘草(三分)炙甘草当归青皮(各六分)神曲姜黄(四分)泽泻(一钱,小便数者减一半)桃仁(七个,去皮尖另研)麦芽(炒,钱半)柴胡(四分,详胁下加减)半夏(制)上除桃仁另研,余为末,浸蒸饼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汤,食远旋斟酌多少用之。

(《和剂》)抽刀散治脾胃积冷,中满疼痛。

川白姜(五两,咀入巴豆肉一钱同炒,至巴黑去巴)石菖蒲(五两半)糯米(六两一分,炒黄色)良姜(五两,咀入斑蝥二十五个,同炒黑去斑蝥)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服。

良姜拈痛汤治脾疼甚妙。

良姜(切大片先用吴茱萸慢火炒,少顷次入东壁日晒土须不着者同炒,次以好米醋同炒至茱萸黑色为度)上为末,每服一钱,温米饮调空心服。

桂花散治脾积气痛。

香附(五两,炒去毛)莪术(醋煮焙干)良姜甘草(炙。各三两)桂花(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盐一点,食前沸汤调热服。

沉香降气汤治食积脾痛。(方见气门。)姜桂饮治风冷入脾作痛。(方见心痛门。)二物汤治脾痛。

鸡心槟榔良姜(等分)上咀,每服三钱,入水盏半、陈米百粒煎服。

(《济生》)烧脾散治饮啖生冷果菜,停留中焦,心脾冷痛。

干姜(炮)浓朴草果砂仁甘草(炙)神曲麦芽陈皮良姜(炮。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热盐汤点服不拘时。

(《和剂》)蟠葱散、千金五套丸、丁香半夏丸并治脾气虚寒而痛。(以上方见气门及痰饮门)(《良方》)游山方治心脾痛,此药极奇。叶石林游山,见一小寺颇整洁,师徒亦从。

问僧所以仰给者,答云:素无田产,亦不苦求于人,只货数药,以赡其间,脾疼药最流布。有诗云:草果玄胡索,灵脂并没药。酒调一二钱,一似手拈却。

上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温酒调下。(出《百一选方》)(《选方》)姜橘丸治中酒恶心,心脾痛,呕逆。

生姜(一斤,青盐一两淹一宿)青皮砂仁木香(各三分)莪术(一两)甘草(炙)陈皮(两半)上为末,炼蜜丸樱桃大。每服一丸,盐汤下。

钱观文方治心脾痛。

当归(四两)白术(一两)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

参术散治虚弱人脾疼。

人参白术干姜白豆蔻砂仁丁香陈皮甘草(炙。各等分)上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调炒过真蛤粉一钱并服。

神效散治远年近日一切脾疼,或寒引入背膂最效。

木香青皮陈皮枳壳麦芽(炒)神曲(炒)三棱(煨)莪术(炮)芍药甘草白芷官桂玄胡索破故纸(各一钱)荜澄茄丁香(各四分)上作二剂,每服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空心临卧各服。

小降气汤脾气痛多有伤损而成者,每因失饥,遽成过饱,胃弱并难克化。其候心腹胀,心下痞塞,吐酸水不能食,胁背皆痛。治当先服小降气汤,后消积,次定痛。

紫苏梗乌药陈皮白芍药(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上咀,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服。

丁香止痛散治心脾痛不可忍。

丁香(半两)良姜(五两)茴香(炒)甘草(各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沸汤点服。

水甲散治心脾痛效。

田螺壳(溪间者亦可用)上用松柴薄片层层叠上火烧之,取壳灰为细末,入调气散、乌沉汤、宽中散、茴香汤之类调服。食远甚效。(方见气门。)诃子散治心腹冷痛一服即效,又治九种痛、霍乱、吐利。

诃子(煨去核)炙甘草浓朴(制)干姜(煨)草果陈皮良姜茯苓神曲(炒)麦芽(炒。各一钱)上咀,分二服,每服水盏半入盐少许煎八分,食远温服。

药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