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第189章(《良方》)上清散治头痛连眉骨眼睛,痛不可忍。
川芎郁金芍药荆芥穗芒硝(各半两)薄荷叶乳香没药(各一钱)冰片(五分)上为细末,每用一字,鼻内搐之。
(《圣惠》)安神汤治头痛,头眩,眼黑。
羌活黄柏(酒炒。各二钱)防风(七分)柴胡知母(酒炒)生地黄升麻(各一钱)黄(四钱)炙甘草(九分)生甘草(六分)上咀,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盏半,蔓荆子五分,川芎三分,再煎一盏,卧时热服。
川芎石膏汤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眩痛闷,风痰喘嗽,鼻塞,口疮,烦渴,淋闭,眼生翳膜。此药清神利头目。
川芎山栀芍药荆芥当归黄芩大黄菊花人参白术(各五分)石膏防风薄荷连翘(各一钱)桔梗寒水石滑石甘草(各二钱)砂仁(三分)上咀,分二剂,水煎,温服,忌姜蒜热物。
芎犀丸治偏头疼,一边鼻不闻香臭,常流清涕,或作臭气一阵,遍服芎、蝎等药不效,此药数服而愈。
川芎朱砂(细乳,内存一两为衣)石膏(各四两)冰片(四钱)人参茯苓甘草(炙)细辛(各半两)犀角栀子(各一两)阿胶(炒,两半)麦门冬(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局方》)神芎丸治心经积热,风痰壅滞,头目赤肿或有疮疖,咽喉不利,大小便秘涩,一切风热之证并宜服之。
大黄(酒炒)黄芩(各一两)牵牛(头末)滑石(各四两)川芎薄荷(各半两)上为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温水下。
(《医林》)茶酒调散治一切诸风痰壅,头痛,目眩,心热,皮风瘙痒并风毒壅滞,清爽神志,通和关窍。
石膏(细研)菊花细辛香附子(各等分)上为细末,茶酒任调服。
二陈汤吞下青州白丸子治一切风痰头痛最效。(方见风门)
药方
(《宝鉴》)石膏散治风热头疼。
川芎白芷石膏(等分,为末)每服四钱,茶清调下。
(《玉机》)川芎散治风热头痛不清,及目病。
川芎羌活防风本升麻甘草(各一钱)黄芩(炒)黄连(酒炒。各四钱)生地黄(二钱)柴胡(七钱)上为末,每服一二钱,茶清调下。
通天散治偏正头痛,并夹脑风热壅滞。
赤芍药川芎黄连黄芩玄胡索皂乌当归乳香(各等分)上为末,用纸捻蘸药入鼻中,得嚏,神效。
(《御药》)灵砂丹治风热郁结,气血蕴滞,头目昏眩,鼻塞声重,清涕,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嗽痰实,肠胃燥涩,小便赤黄,阴虚,心火炽甚,及偏正头痛,遍身麻木,疮痒,一切风热并宜治之。
天麻独活羌活细辛石膏防风连翘薄荷(各二两)川芎栀子荆芥穗当归黄芩大黄(生用)全蝎(去毒,微炒)菊花人参白术(各五钱)朱砂(为衣)寒水石(生)桔梗(各二两)砂仁(二钱半)生甘草(二两)滑石(四两)上为末,炼蜜和,每两作十丸,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细嚼,茶清下。
青火金针治头风,牙痛,赤眼,脑泻耳鸣。
火硝(一两)青黛薄荷川芎(各等分)上为末,口噙冷水勿咽,此药吹鼻。
赤火金针治同前。
火硝(一两)雄黄乳香没药川芎石膏(各一钱)全蝎(一对)用法如前。
药方
(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痰厥头痛,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促上喘,无力以言,心神颠倒,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痛若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
黄柏(一分半)干姜(二分)泽泻白茯苓天麻黄人参苍术(各三分半)神曲(炒)白术(各五分)麦芽半夏(制)橘红(各七分半)上咀,水二盏,姜三片,煎一盏,食前稍热,可一服而愈。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除;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疗;黄甘温,泻火补气,实表止汗;人参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苦甘,除湿补中;泽泻茯苓利小水,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神曲消食,涤胃中滞气;麦芽宽中助脾;干姜辛热,以涤中寨,黄柏苦辛,以疗冬天少火在泉发燥也。
(严氏)三生丸治痰厥头痛。
南星半夏白附子(各等分)上为末,姜汁浸,蒸饼丸,豆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后姜汤下。
药方
(《宝鉴》)升气和中汤治年高气弱,清气不能上升,头昏闷,本无表邪,因发汗数次,表气愈虚,故苦头痛恶风,不喜饮食,气短脉弱,弦细而微,宜升阳气。
黄(钱半)人参(一钱)白术陈皮当归芍药(各五分)甘草升麻柴胡(各三分)川芎细辛蔓荆子(各一分)上咀,水二盏煎一盏,食后温服。
(东垣)加味调中益气汤治气血两虚头痛,其效如神。
陈皮黄柏(酒炒。各二分)升麻柴胡(各四分)人参甘草(炙)苍术(各六分)黄耆(一钱)川芎(六分)细辛(二分)蔓荆子(三分)常归(一钱)上咀,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活人》)人参顺气散治头痛憎寒壮热,四肢疼痛。
麻黄干葛甘草(炙)白术人参桔梗白芷(各一钱)白姜(炮五分)上咀,分二服,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二寸同煎,连进取汗。
(严氏)葱附丸治元气虚壅,上攻头痛。
大附子(一个,制)为末,葱汁为丸,梧桐子大,空心茶下。
药方
(《集要》)四物汤倍加川芎,治血虚头痛。
(《元戌》)当归酒治血虚头痛欲裂。
当归(二两)酒(一升)煮取六合服。
(严氏)王真丸治肾厥头痛不可忍,其脉浮之则弦,按之则坚。
生硫黄(二两,另研)硬石膏半夏(制)硝石(另研。各一两)上为末,姜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前米饮下。
药方
搐鼻之法则吐法之义也。经云:湿气在上,以苦吐之,故邪在胸中,服而吐之,邪在头上,搐而嚏之。张子和点目出泪,搐鼻流涕,皆同乎吐之义也。
通天散青火针赤火针(并见前)珍珠散治风热上攻,头痛、目眩、鼻塞,用此搐之。
盆硝(七钱半)滑石(一两)乳香(五分)冰片(少许)上研匀,用一字,口含水搐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