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 古今医统大全 - 佚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古今医统大全 >

第170章

第170章胡黄连鳖甲犀角诃黎勒赤茯苓甘草(炙。各一两半)黄芩地骨皮知母(炒)桔梗升麻(各一两)柴胡(两半)人参(二分)栝蒌(一枚)上为细末,用猪胆二十枚,取汁,同蜜四两搅匀,慢火熬成膏,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乌梅汤和童便下;如腹痛,糯米饮下,忌苋菜。

地黄煎丸治痨热瘦弱。

生地黄汁青蒿汁薄荷汁童便好无灰酒(各二升,同熬成煎)柴胡鳖甲(醋炙,去裙)秦艽(各一两)丹砂麝香(各半钱)上将后五味,研为细末,入前煎,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酒送下。

犀角丸治痨热,无不效。

犀角屑鳖甲枳壳(麸炒)黄连(各一两)龙胆草贝母(煨黄)升麻(各三分)乌梅肉(三两,微炒)秦艽(二两)柴胡(一两半)上为细末,用猪胆汁二协议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粥清饮下。忌猪肉、苋菜。

退热汤治急劳,四肢烦痛,手足心热,口干憎寒,饮食不得。

柴胡龙胆草青蒿知母(焙)麦门冬(去心)甘草(各一钱)上用童便盏半,葱白三寸,薤白三茎,桃柳枝各五寸,同浸经一宿,平旦煎一盏,空心顿服,至夜再服。

前胡饮治暴急成劳,痰盛喘嗽。

前胡人参官桂白茯苓柴胡桔梗黄芩生地黄(酒洗)玄参旋复花甘草(炙。

各五分)麦门冬(去心)半夏白术(各八分)浓朴(制,一钱)上水盏半,姜七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石斛散治虚劳,手足烦疼,羸瘦无力,不能饮食,小便数。

石斛(一钱)桑螵蛸(微炒)黄人参牛膝鸡(微炒)熟地黄当归(各六分)麦门冬(去心)赤芍药白龙骨(各三分)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三枚,煎七分温服。

(《杂着》)痨瘵方治阴虚火动,发热成痨。

当归白芍药(炒。各钱半)熟地黄川芎(各八分)黄柏知母(蜜水炒。各一钱)生地黄甘草(炙。各五分)天门冬白术(各一钱)陈皮(各七分)干姜(炮,三分)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前服。

咳嗽甚者,加桑白皮、马兜铃、栝蒌仁(各七分),五味子(十粒)。

痰盛,加姜制半夏、贝母、栝蒌仁(各一钱)。

盗汗多,加牡蛎、酸枣仁(各七分),浮麦(一撮)。

潮热,加沙参、地骨皮、柴胡(各十分)。

梦遗精,加牡蛎、龙骨、山茱萸(各七分)。赤白浊,加白茯苓(一钱)黄连(炒,五分。)衄血、咳血,出于肺也,加桑白皮(一钱),黄芩、山栀(炒。各五分。)嗽血,痰血,出于脾也,加桑白皮、贝母、黄连、栝蒌仁(各七分)。

呕血、吐血,出于胃也,加栀、连、干姜(炮)蒲黄(炒。各一钱),韭汁(半杯),姜汁(一匙)。

咯唾血,出于肾也,加桔梗、玄参、侧柏叶(炒。各一钱)。

若先见血证,或吐衄盛者,宜先治血。轻者,凉血止血;甚者,先消瘀血,次止血,凉血。

盖血来多有瘀停于胸膈者,不先消化之,即止之,凉之,不应也。葛可久《十药神书》方可次第检用。独参汤止可用于大吐血后,昏倦,脉微细,气虚者。气虽虚,而复有火,可加天冬(五钱)。

若阴虚火动,发热脉数者,盗汗咳嗽者,皆不可用此也。

劳病属血虚有火,大便多燥,然须节调饮食,勿令泄泻。若胃气一坏,泄泻稀溏,则前项寒凉之药难用矣。急宜服理脾胃药,用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神曲、麦芽等药,候胃气复,然后用前本病药,收功后,可服补阴丸。

今世医者但遇此证,例用四物加黄柏、知母,动经百剂,虽死不变。殊不知胃气伤于寒凉,痨火益甚,虽服之不能作效。盖是胃气虚,不行药气,故无效也。所以节齐云:胃气少虚,即救胃气,胃气复,又用本病药,此治法妙也。有司命者,不可不知。

葛可久十药神方呕吐咯血者,先以十灰散遏住。甚者,以花蕊石散止之。止后,其人必倦,用独参汤补之,后服化药。保和汤止嗽清肺,保真汤补虚除热,太平丸润肺消痰,消化丸下痰消气,加减法具各方之下。

服药之法,每日仍浓煎薄荷汤,灌漱喉中。用太平丸先嚼一丸,徐徐咽下,次噙一丸,缓缓溶化,至上床时,亦如此用之,夜则肺窍开,药必流入窍中。如痰壅,却先用饴糖拌消化丸一百丸吞之。次又根据前噙嚼太平丸,令其仰服前七药。后若有嗽,可煮润肺丸食之。服前药有暇,煮此七药服之,亦续煮白凤膏食之,固其根本。痊后,服十珍丸以收功。

(甲字)十灰散治痨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先用此药止之。

大蓟小蓟荷叶扁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上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宿,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食后下。如病势轻,用此立效。如血出成升斗者,用后药止之。

(乙字)花蕊石散五脏崩损,涌喷血出斗升,用此止之。

花蕊石(火存性,研为粉)上用童便一钟,煎温调末三钱,甚者五钱,食后服。

男子用酒一半,女人用醋一半,与小便和药服,使瘀血化为黄水。服此讫,以后药补之。

(丙字)独参汤止血后虚弱,无动作者,此药补之。

大拣人参(一两)上咀,水二盏,枣五枚煎,不拘时,细细服之。服后宜熟睡一觉,后服药除根。

(丁字)保和汤治痨嗽,肺成痿者,服之决效。

知母贝母天门冬麦门冬款冬花(各二钱)天花粉薏苡仁杏仁五味子甘草(炙)马兜铃紫菀百合桔梗阿胶(炒)当归生地紫苏薄荷(各五分)上以水煎,生姜三片,入饴糖一匙化服之。每日三服,食后进,加减于后。一方有百部。

血盛,加蒲黄、茜根、藕节、大蓟、小蓟、茅花。

痰盛,加南星、半夏、橘红、茯苓、枳实、栝蒌仁。

喘甚,加桑皮、陈皮、大腹皮、萝卜子、葶苈、苏子。

热甚,加山栀子(炒)、黄连、黄芩、黄柏、连翘。

风,加荆芥、防风、金沸草、甘菊、细辛、香附子。

寒,加人参、肉桂、桂枝、五味子、蜡片。

(戊字)保真汤治痨证虚弱骨蒸,服此最效。

当归生地黄白术黄人参(各一钱)莲心赤茯苓白茯苓(各五分)天门冬麦门冬陈皮白芍药知母黄柏(炒)五味子柴胡地骨皮熟地黄(各四分)赤芍药甘草(各五分)上水煎,姜三片、枣一枚,食后服。

惊悸,加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

淋浊,加萆,天台乌药、猪苓、泽泻。

便浊,加石苇、蓄、木通。

遗精,加龙骨、牡蛎、莲须、莲子。

热燥,加石膏、滑石、鳖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