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93章半夏(醋煮)甘草(生)茯苓(各四两)为末,姜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熟水下。
第二百四十、清暑益气汤(方见暑门)。汗出身热脉虚。
第二百四十一、除湿汤半夏浓朴(各一钱)霍香陈皮(各六分)苍术(一钱)甘草(五分)水盏半,生姜七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第二百四十二、霍香正气散治伤寒头痛发热,内因痰饮,外因感冒,中脘痞满,呕逆恶心,憎寒壮热咳嗽。
藿香紫苏桔梗(各一钱)前胡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各六分)白术浓朴(各八分)白芷大腹皮(各五分)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一盏,热服取汗。
第二百四十三、绛雪龙脑(一分二厘半)硼砂(一钱)珍珠(三钱)上研匀,每服一字,掺于舌上津咽之。
第二百四十四、治慝桃仁汤伤寒不发汗,变狐惑,唇口生疮,声哑。
桃仁槐子艾(各三钱)枣(十枚)水二大盏煎盏半,分二服。
第二百四十五、雄黄蜕散狐惑唇疮声哑。
雄黄桃仁苦参青葙子黄连(各等分)为末,以生艾捣汁和丸,如小指尖大。绵裹纳下部中,无艾亦可。
第二百四十六、万全木通散小便难而黄。
木通赤茯苓车前叶滑石(各一钱)瞿麦(七分)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
第二百四十七、鼠粪汤男子阴易及劳复。
韭根(一大握)鼠粪(十四枚,两头尖者是)水盏半煎七分,去渣再煎三沸。温服,得汗效,未汗再服。
第二百四十八、鼠矢豉散劳复发热。
栀子(十四枚)雄鼠矢(二七枚)枳壳(三枚)水盏半,葱白二寸、香豉三十粒,煎八分,温服。
第二百四十九、烧散阴阳易。
裆(烧灰存性,以近阴处者,男用妇人裆,女用男子裤裆)水调服方寸匕,以小便利阴头肿即愈。
第二百五十、竹皮汤病复交接劳复,外肾肿,腹中绞痛。
刮竹青皮(一大丸,如鸡子)水二盏煎八分,去渣温服。
第二百五十一、天水散治中暑身热呕吐,烦渴水泄,小便赤涩。大能止泻止吐,解渴解百药酒食等毒,治时行疫疠,两感伤寒,及妇人下乳催行,兼以治乳痈,孕妇勿服。
滑石(飞,六两)甘草(炙,一两)为极细末,每服三钱,蜜温汤调下。无蜜,饮汤白水俱可,日三服。要除热结,新汲水下;要汗,煎葱白豉汤调二三服;热甚者多服。
第二百五十二、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门。
第二百五十三、小续命汤治二通用。
方见风门。
第二百五十四、小续命加姜汁汤治寒,三阳香港脚。
小须命汤煎成去渣,加入姜汁二匕,再煎一沸服。
第二百五十五、续命去附减桂加芍一倍汤治香港脚,暑中三阳所患必热。
第二百五十六、川芎石膏汤方见头痛门。
第二百五十七、补中益气汤治内虚伤寒发热。
方见内伤门。
第二百五十八、安神丸方见惊悸门。
第二百五十九、柴胡饮子方见热门。
第二百六十、七宣丸方见秘结门。
第二百六十一、鹤顶丹方见究源门。
第二百六十二、消蕴汤方见《无求子》。
第二百六十三、扁豆汤方见《无求子》。
第二百六十四、竹茹汤方见烦躁门。
第二百六十五、鸡清散方见声音门。
第二百六十六、海藏大羌活汤方见风门。
第二百六十七、参苏饮治四时感冒,伤寒头痛,发热恶寒,咳嗽声重,唾涕稠粘。此药解肌宽中快膈,及劳瘵潮热往来,孕妇伤寒并治。
人参苏叶干葛前胡陈皮枳壳半夏茯苓(各八分)木香桔梗甘草(各五分)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一盏,温服。
第二百六十八、香苏散四时感冒,伤寒发热恶寒,头痛咳嗽。
香附子紫苏(各钱半)陈皮甘草(各一钱)水一盏加葱姜,煎七分热服。如头疼甚,川芎、白芷,名芎芷香苏散。
第二百六十九、芎苏散治证同前。
川芎紫苏叶干葛桔梗柴胡(各七分)茯苓甘草半夏(各六分)枳壳陈皮(各五分)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热服。
第二百七十、十神汤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风寒,发热憎寒,头痛咳嗽无汗。
此药不问阴阳两感,一切发散宜此。
川芎甘草麻黄(各八分)干葛紫苏升麻赤芍药(各一钱)白芷陈皮香附子(各六分)水盏半,姜五片、葱白二寸,煎八分,热服,微汗愈。
第二百七十一、消风百解散治四时伤寒,头痛发热,及风寒咳嗽,鼻塞声重或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