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不多吃不多占,抛下不应属于你的每一分钱
第11章不多吃不多占,抛下不应属于你的每一分钱
存储蓄金钱,并不一定是我们的,但如果拿来种福田则享用不尽,能舍才会有所得,肯布施必定会得到很多。金钱抓得太紧不会用是吝啬;太浪费不知节制也是不当,当赚则赚,当舍得舍,有来有去用得适当,是最好的人生观。——星云大师
1.财富和生活,孰轻孰重?
生活的质量,除了生活的目标之外,取决于生活的能力,和财富当然有关联,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精神便无从谈起。但和财富的关联并非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财富并不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先决条件和唯一条件。
生活的质量,更重要的,不是取决于财富,而是生活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表现在多方面。争取财富,当然是一种能力,但是,生活的能力,并不仅仅表现在这一方面,还涵盖众多方面,比如读书能力、艺术欣赏能力、包括教育孩子和自我教育能力、身体能力等等。所有这些能力的综合,才叫做生活的能力。其中读书和艺术欣赏能力,应该属于精神方面,只不过,越来越被我们忽略。仅仅从读书能力来讲,我们已经大幅度的退步,起码和我们财富能力和欲望,不成比例。
可惜的是,如今的时代已经越发淡薄甚至鄙弃属于精神追求方面的能力。当我们的社会从政治时代转型到经济时代以来,财富的能力被放大和夸大,甚至成为了唯一的生活能力。对于财富的渴望,几乎成为人人的梦想和神话,生活就这样被金钱所挤压而变形,财富决定生活的质量,就这样被剪裁成了某些人扭曲的价值观。但是,生活的质量,从来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缺乏了精神方面的追求、获取和实现,仅仅仰仗财富,是永远不可能保障并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的。
根据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我们70%的烦恼都跟金钱有关。然而,金钱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培根曾经认为财富顶多不过是德行的包袱,巨大的财富并无什么真正的用处,除修斋布施之外,其他用途都只是幻想而已。有人说钱财可以替人消灾解难,因为所罗门说钱财在富人心里就像一座城堡。然而,这句话正好道破天机,那城堡是在心里,而非在现实之中;因为不可否认,钱财替人招灾致难的时候远远多于消灾解难的时候,千万别摆阔炫耀而追求财富,只挣你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施之有乐且乐且遗之有慰的钱财。
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可以买床铺,却不能买睡眠;可以买珠宝,却不能买美丽;可以买纸笔,却不能买才思;可以买房屋,却不能买家庭;可以买美食,却不能买食欲;可以买娱乐,却不能买快乐;可以买谄媚,却不能买忠诚;可以买伴侣,但不能买朋友;可以买服从,但不能买尊敬;可以买权势,但不能买智慧;可以买肉体,但不能买爱情;可以买武器,但不能买和平。虽然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有金钱却也不是万能的,珍惜自己拥有的,珍惜自己身边的,不要等它溜走时,才想到去珍惜。
其实不管你人多富,你吃的还是那一天的三顿饭,住的还是那一张床的天下,有的人为了聚敛财富不惜以他人的性命为前提,有的人为了得到财富不惜以自己的前途为赌注,有的人为了财富不惜众叛亲离,但是最终又改变了什么呢?看着每天都在发生的矿难,看着那些越来越多的豆腐渣工程,真的不知道财富对于这些人来说到底是什么?社会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没有钱寸步难行,所以为了生活,为了活着,我们不得不奋斗着,为了明天,为了未来,我们又不得不改变着追求,改变着自我,改变着人生的方向,当在追求的过程中以各种借口来达到自己那所谓的生活目的的背后确是自己一次次的迷失,迷换掉善良,迷失掉热情,迷失掉亲情,迷失掉爱心,迷失掉心中那温情与光明,更迷失掉看到善良的双眼,于是人们又开始为了这样的迷失找来各种的说法,为自己的改变开脱着。
“钱不是万能的”不要因为钱而让我们丢掉原本善良的个性,更不要因为钱,让我们失去我们所拥有的人间温情,为生活而改变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为钱而改变则是偏离的,不要为了那所谓的利益与金钱丢掉原先的自己,那会让你得到金钱的同时,而失去一切。
2.消除妄念,财富不会自天而降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同样,财富也不会从天而降,理智的人要消除妄念,不要寄希望于从天而降的财富,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
想发财?想成为富翁?想身家上亿?那你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从这一刻开始行动了!看看李嘉诚,霍英东,和其他的富翁,哪一个不是从身无分文白手起家,用生命和青春去闯下了一片天地的?记住,在脑海里想象钱财,永远是不可能得到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金钱,才能真正搭上财富的列车。
人怎样才能变富?难道天天睡在床上,蒙着头在被子里想想就可以变富吗?就可以有钱吗?如果我们每天都只是想我如何才能有100万,我怎样才能有一套很好的别墅,怎样才能有宝马、奥迪、别克、奔驰,那估计这辈子别想富了,因为天上掉馅饼的事真的很少,而且即便有那么一个馅饼掉下来了也不一定砸在你的头上。
有个很懒惰的流浪汉,整天做着发财美梦。他总是在想,如果有一天自己成了百万富翁,一定要坐全世界最豪华的游艇周游世界,因为他喜欢大海。
有一天,上帝来到他面前,说:“年轻人,我可以回答你两个问题,并且满足你一个愿望,不过你要仔细想好了再说。”流浪汉听可十分高兴,他想,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他仔细地想了一会,然后问上帝:“一万年对您来说,是多长时间?”上帝回答到:“像一分钟”
“那么一千万美元对您来说是多少钱呢?”流浪汉又问道。
“就像一美元”,上帝笑着说:“你的问题已经问完了,你有需要我帮你满足的愿望吗?”“我的愿望非常简单,给我一千万美元吧,它对您来说只是一美元啊!”流浪汉兴奋起来,好像自己已经坐上了豪华游艇,开始了自己梦寐以久的环球旅行。
上帝看着他,笑着说:“这太简单了,你只需要等我一分钟。”
流浪汉的眼神慢慢的暗淡下去,那对他来说可是一万年哪。
有很多人像寓言中的流浪汉一样做着财富梦,他们从不指望自己的努力,只是沉浸在美梦中,等待上帝把财富送到手中。上帝果然是万能的,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是,前提是:需要等一万年的时间。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任何事情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财富也是一样,不会从天而降,要获得财富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
香港富豪杨受成早年的时候,父亲的九龙窝“天文台表行”因为商业上的挫折,几乎破产。当时杨受成只有14岁,还只是个帮工,面对困境,他没有像寓言中的人那样,希望得到上帝的眷顾,而是凭着主动的态度和灵活的头脑,研究销售规律,走出门寻找顾客,并且获得了初步成功。之后,他与当地以及日本的旅行社联系,以优惠条件达成安排游客到表店购物合作,为表店赚到了第一个100万。
比尔·盖茨的财富也不是从天而降的。我们可以参阅一下比尔·盖茨创造财富的过程:
1973年,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大学二年级时决定退学去开发32bit软件;
1983年,进入美国《福布斯》亿万富豪排行榜;
1992年,资产仅次于“股神”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
1995年,开发出了新的软件,该软件在两周内占领全球市场。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能成为亿万富翁,主要是缘于他的主动精神。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量做出选择,采取行动,依靠努力工作造就了他今天的财富帝国。试想,无论是杨受成,还是比尔·盖茨,如果他们像寓言中的流浪汉一样,只是做着财富梦,而不付出努力,财富会从天上降临到他们身上吗?答案毫无疑问是不会的,财富当然不会从天而降,所以,我们不要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旦想好了就早点将之付诸行动。要善于行动,勇于行动,乐于行动,让行动来实践我们的发财梦!一个好的想法,一个善于行动的习惯,足以铸就你的成功,堆高你的财富。
人怎样才能变富?难道天天睡在床上,蒙着头在被子里想想就可以变富吗?就可以有钱吗?如果我们每天都只是想我如何才能有100万,我怎样才能有一套很好的别墅,怎样才能有宝马、奥迪、别克、奔驰,那估计这辈子你别想富了,因为天上掉馅饼的事真的很少,而且即便有那么一个馅饼掉下来了也不一定砸在你的头上。
所以,我们不要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旦想好了就早点将之付诸行动。要善于行动,勇于行动,乐于行动,让行动来实践我们的发财梦!一个好的想法,一个善于行动的习惯,足以铸就你的成功,堆高你的财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伟大的工程都肇始于从一砖一瓦,任何耀眼的成功也都肇始于一跬一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功之前所做的一切琐碎工作都很容易让人厌倦,但这是一砖一瓦、一跬一步,它需要人们运用勇敢的决心;来引导自己努力的行动。世间一切都是如此,赚钱,尤其是这样。
有一个年轻人有很多抱负和想法。当他还很小的时候,他就说:“当我成为一名大学生的时候,我就要一鸣惊人,干出一番事业,我可以做这个,我可以做那个,那时候我就幸福了”。但是当他成为大学生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有做。
不过,他说:“等到我大学毕业后,我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我可以做这个,我可以做那个,那时候我就幸福了”。但是当他大学毕业后,他什么也没有做。
不过,他说:“等到我找到我的第一份工作后,我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我可以做这个,我可以做那个,那时候我就幸福了”。但是当开始工作后,他什么也没有做。
不过,他说:“等到我结婚后,我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我可以做这个,我可以做那个,那时候我就幸福了”。但是当他结婚后,他什么也没有做。
不过,他说:“等到我的孩子们都长大后,我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我可以做这个,我可以做那个,那时候我就幸福了”。但是当他的孩子们都长大后,他什么也没有做。
不过,他说:“等到我退休后,我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我可以做这个,我可以做那个,那时候我就幸福了”。但是当他退休后,他才说:“现在我已经没有机会再干一番事业了!”
我们之中许多人都像这个故事里的人一样,不会行动,最终一事无成。而我们之所以不敢行动,是因为已经事先设想了实践时的害怕和恐惧。即使我们已经拥有解决困难的能力,我们还是会害怕和恐惧,害怕事情不如预期中的顺利,害怕中途发生自己预料不到的困难和挫折……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最终导致我们一无所成,空自怨叹。
梦想需要实现,计划需要执行,目标需要实践,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你的勇于行动。成功者必定是一个敢于而积极行动之人,也必定是一个敢想敢做之人。
勇于行动也是一种能力,需要锤炼,需要增强。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坚持不懈,会促使我们将勇于行动贯穿于成功的旅程,贯穿于生命的开始。
勇于行动吧!朝着目标鉴定的前行,不要左顾右盼,不要犹豫不决,不要顾虑重重,不要拖延观望,成功就在你脚下。
勇于行动,做出你自己。每位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想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前行,共享人生的乐趣。阁下您准备好了吗!做自己最害怕,最不敢做的事,当你感觉效果很不错的时候,恭喜你快要成功了。自信有着神奇无比的力量!
3.舍弃躁郁,财富因你的专精不请自来
只要用心专精在一个领域,才能有所发展。无论做任何行业,都要以做该行业顶尖为目标,只有当你能够专精的时候,在你所做的领域才会出类拔萃。
《庄子·养生主》中一则“庖丁解牛”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屠夫如何把他的工作做到了极至。
庖丁为梁惠王宰牛。庖丁进刀剖解,举手投足之间,劈啪作响,牛的骨肉就哗啦一声分离了,牛的分裂声和刀的割切声形成音乐的节拍,他的一举一动合着节拍,整个过程就像一场韵律优美的舞蹈。梁惠王看了不禁赞叹着:“啊!好极了!技术怎能精巧到这般的地步?”
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乎技术了。我开始宰牛的时候,满眼只见一条浑牛。三年以后,就未尝看见整条牛了,所见乃是牛骸筋骨的结合处。到了现在,我停止耳目器官的作用,不用眼看只用心神来体会,顺着牛身上自然的纹理,用刀劈开筋骨的间隙。那些筋骨盘结的地方对我一点儿妨碍都没有,更不要说那些大骨头了。好的厨子一年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去砍骨头。现在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杀的牛有几千头了,可是刀口还像是新磨的一样锋利。因为牛骨节是有间隙的,而刀刃是没有厚度的,以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间隙的骨节,当然是游刃恢恢,宽大有余了,所以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是像新磨的一样。虽然这样,可是每遇到筋骨交错盘结的地方,我知道不容易下手,就小心谨慎,眼神专注,手脚缓慢,刀子微微一动,牛就哗啦一下子解体了,如同泥土溃散落地一般。”
这就是流芳百世的成语故事“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疱丁专精于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对象了如指掌,所以才能够得心应手,达到完成该工作的完美境界。“专精”的力量胜于一切小聪明,这也就是古人为什么讲:“纵有家产万贯,不如薄技在身。”这是最平凡最实在而纯朴的生存智慧。
许振超曾是青岛港一名普通的桥吊司机,他凭借苦学、苦炼、苦钻,成就了一身绝活儿,在数万人的港口里成了响当当的技术“大拿”,进而挤身成为闻名全国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