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卸下心头的固执,苦寻结果不如享受今天 - 舍得做人,宽心做事 - 何菲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章卸下心头的固执,苦寻结果不如享受今天

第9章卸下心头的固执,苦寻结果不如享受今天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有许多心结打不开,这通常都是因为自己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当我们遭遇不顺、陷入烦恼的时候,无论迷惑、愚痴或邪见,只要不执着,就有办法化解。——星云大师

1.坦然接受无法改变的现实

许多残酷的现实是我们无法回避、无法选择和无法改变的,我们要学会坦然接受。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一种积极的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顺心,处处如意。如果终日因为那些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的客观环境而怨天尤人,就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感受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更不用谈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了。因此,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只要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就应该对自己表示满意,并尽量享受其中的乐趣——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种冷静、豁达和务实的态度尤为重要。

对于无奈或不可改变的事,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考虑: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长,不一样的身世、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差而讨厌自己,因为自己的身上一定还有许多别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或特长,只是没有发现或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施展罢了;如果懂得接受自己,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懂得理解和尊重客观现实,就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同时,也可以在这条道路上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已故的美国小说家塔金顿常说:“我可以忍受一切变故,除了失明。我绝不能忍受失明。”可是在他60岁的某一天,当他看着地毯时,却发现地毯的颜色渐渐模糊,却看不出图案。他去看医生,得到了残酷的证实:他即将失明。有一只眼差不多全瞎了,另一只也接近失明,他最恐惧的事终于发生了。塔金顿对这最大的灾难如何反应呢?他是否觉得:“完了,我的人生完了!”完全不是。令他惊讶的是,他还蛮愉快的,他甚至发挥了他的幽默感。那些浮游的斑点阻挡他的视力,当大斑点晃过他的视野时,他会说:“嗨!又是这个大家伙,不知道他今早要到哪儿去!”完全失明后,塔金顿说:“我现在已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可已面对任何状况。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内得接受十二次以上的手术,而且只是采取局部麻醉。他会抗拒它吗?他了解这是必须的,无可逃避的,唯一能做的就是优雅地接受。他放弃了私人病房,而和大家一起住在大众病房,想办法让大家高兴一点。当他必须再次接受手术时,他提醒自己是何等幸运:“多奇妙啊,科学已进步到连人眼如此精细的器官都能动手术了。”

当真正面对苦难这种事情的时候,其实每个人都能接受,就像本以为自己绝不能忍受失明的塔金顿一样。这个时候他却说:“我不愿用快乐的经验来替换这次机会。”他因此学会了接受,并相信人生没有任何事会超过他的容忍力。如约翰弥尔顿所说的,这次经验教导他“失明并不悲惨,无力容忍失明才是真正悲惨的”。

面对现实,并不等于束手接受所有的不幸。只要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奋斗!但是,当我们发现情势已不能挽回了,我们就最好不要再思前想后,拒绝面对.要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掌握好平衡。 其实,对于无奈或不可改变的事,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考虑: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特长,不一样的身世、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差而讨厌自己,因为自己的身上一定还有许多别人所不具备的能力或特长,只是没有发现或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施展罢了。

2.坚持有时候不是一种美德

最无谓的“痛苦”坚持就是对自己不满意。每个人的特点各不相同,没有哪个人可以在所有的领域取得成功。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执着不但会白白浪费时间而且会让自己错过在其他方面展示才华、获取成功的机会。

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诲都是要我们学会坚持。对知识的固执追求,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对事业的固执追求,要坚忍不拔,一直如一;对爱情的固执追求,要精诚所致,无动于衷;就是打仗,一个不能“坚持最初五分钟”的将军不是一个成功的将军,由于成功经常来自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那么有没有一些东西是应该放弃的呢?当然有。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有得?事实上,许多“坚持”都是以“放弃”为前提的。功名、私利、面子、虚荣、旧情、新恨、欲望、贪婪、嫉妒、攀比……每当这一些东西困扰我们的时候,尽管是那么的不情愿,那么的无奈,甚至痛苦。有一种选择就是放弃,因为放弃是人生的大智慧,有时候甚至是一种美德。

年轻的时候,最可爱和最美好的品质就是什么事情都认死理,坚持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可是,我亲爱的孩子们,在碰了很多钉子之后,你们是否发现,自己的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了多少时间,荒废了多少青春。在头破血流之后你们是否能够明白,其实,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它像秋天的落叶,孕育了春天的希望!我们必须要懂得放弃。请不要懊恼,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更像一种崭新的开始,是一种生活的选择,人生本来就应该在追求之中放弃,在放弃中追求!我们必须清楚,没有人会对不住你,除了你自己!自己就是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如果还在一味抱怨,那么你只会堕落下去。

如果一个人只是低着头一个劲儿地坚持,而你所坚持的事情有时没有任何意义的,那你坚持到最后只会缘木求鱼,抱薪救火。说到底就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那些有意义的事,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无不如此。

大家或许都记得08年北京奥运会上,飞人刘翔因脚伤而不强跑的事情。其实谁都明白,即便刘翔当时跑了也没有任何成绩,反而有可能永远废了他的脚,他的放弃是明智的。镜头扫过他的脸,大家可以看到跑前的他痛苦万分。当时,大家的心都忐忑不安,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发令枪响,他奋力跑了两步,有人抢跑,他又停了下来。一瘸一拐,将腿上的号码撕下来转身离开。广播宣布“刘翔退赛”的时候,观众们都发出惊讶的声音。

但是之后,大多数人对刘翔退赛的事情,都表现出了很好的理智,没有任何愤怒、遗憾或者失望。尽管大家都一直一直很期待他可以在北京继续创造辉煌,打败萝卜丝。可是事实是,他的腿不能支持他跑步了。他退出了。

但是同时,也有好多人在批评他,说他是败类,说他是垃圾。说他四年来吃喝玩乐只顾着拍广告,把他说的一文不值。

好多人说他是懦夫。说他不跑,也应该走到终点。但是,刘翔带着勇气和泪水,以及身体和心理上的伤痛,出来迎接了这一切暴风骤雨,他说:我的伤痛真的一时好不了,不能跑了。但是我会再回来的。这次的放弃,也是为了不放弃我永远的运动生涯,请大家相信我。

一席话,掷地有声。4年前,他是中国的英雄,他到领奖台上的一跃成为经典。每个人都真心的为他骄傲。4年过去了,发生了这件事,但在大家,他还是英雄!他曾经给大家的感动仍在,他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力量,而这个证明现在还没有消失。相信刘翔一次的放弃,一定会换回更辉煌的现在。

如今,刘翔已经伤愈复出,并且在各种锦标赛上取得不俗的成绩,慢慢恢复了良好的状态。如果他当时仅凭所谓的“精神”就带着那么重的伤坚持跑完,后果也许会不堪设想。如今的他,还是那个神采奕奕的“飞人”,他的一次放弃,一定会换来更辉煌的成功。

如果你也是一个面对长长的跑道和万千期待的目光,但是却身负重伤的刘翔,那么希望你记住,你不是为别人而活,而是为自己而活。如果真的坚持不下去,就放弃吧。青春的美好在于,一个梦碎了,还能做另一个梦。所以,回去养养伤吧,一定还能状态良好的出现在鲜活的世界里。

人的成功贵在坚持,但在坚持前一定要看清楚你的坚持有没有意义。有时候勇敢的放弃也是另一种坚持。放弃或许是一种伤痛,然而它像黎明前的黑暗,预示了光明的璀璨!人生有太多的无奈,不懂得放弃,就只能忧愁相伴!我们应该学会长大!

3.时刻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

当你快乐的时候,不得意忘形;当你痛苦的时候,明天很快就会来临。痛苦或者快乐,完全蕴涵于眼界的宽窄。以平常心去生活,时刻保持一份坦然的心境,这就是人生的智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我国先哲安身立命的处世原则,如果对个人的得失看得过重,势必为名利所累,生活中你便会陷入一张无形的网中,不可自拔。人生是复杂的,有时却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应该得到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取得,不该取得的则当毅然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则需要巨大的勇气。

在爱迪生七十多岁的时候,一场大火把他几十年的财产包括房屋烧的一干二净。他的儿子在失火的时候,四处寻找他的父亲。终于在不远处看到了爱迪生。火光映着爱迪生苍老的脸,他的白发和胡须在火光中随风飘动,他默默地注视着无情火苗吞噬着自己多年的心血,他的儿子要把他拉开,爱迪生却对他儿子喊道:“快去叫你母亲来观看这罕见的场面吧!恐怕她以后再也没机会见到这壮观的景象了,让我们的过失都被烧得一点不留吧!真好,让我们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一年后,他的又一项重要的发明留声机问世了。

智者如爱迪生那样的人,对得失淡然视之,因为失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得到的也不可能永远是自己的,轻松快乐地生活,努力地为事业奋斗,何乐而不为呢?愚者心中背负着太多的包袱——金钱,地位等东西,所以生活得很累,得到的他们怕失去,没得到的他们想得到,使自己成为名和利的奴隶,永远无法快乐。

南方楚国有一个人叫支离疏,他的形体是造物主的一个杰作,或者说是造物主在心情愉快时开的玩笑:脖子像丝瓜,脑袋形似葫芦,头垂到肚子上而双肩高耸超过头顶,颈后的发髻蓬蓬松松似雀巢,背驼得两肋几乎同大腿并列,好一个支支离离、疏疏散散的“美人”坯子!支离疏却暗自庆幸,感谢上苍独钟于他。平日里,支离疏乐天知命,舒心顺意,日高尚卧,无拘无束,替人缝衣洗服、簸米筛糠,足以糊口度日。当君王准备打仗,在国内强行征兵时,青壮汉子如惊弓之乌,四散逃入山中。而支离疏呢,偏偏耸肩晃脑去看热闹,他这副尊容谁要呢,所以他才那样大胆放肆。当楚王大兴土木,准备建造皇宫而摊派差役时,庶民万姓不堪骚扰,而支离疏却因形体不全而免去了劳役。每逢寒冬腊月官府开仓赈贫时,支离疏却欣然前去领到三盅小米和十捆粗柴,仍然不愁吃不愁穿。

一个在形体上支支离离、疏疏散散的人,尚能乐天知命,以淡然的心性,安享天年。那么,把这支支离离、疏疏散散从而遗形忘智、大智若愚的精髓运用到立身处世的方法中去,就可以逢凶化吉、远离灾难。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是世之常理。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因此,大可不必盛喜衰悲,得喜失悲。

4.既要承受痛苦,也要享受生活

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你所应承受的痛苦与他人也无太大差别。当我们遭遇悲惨的命运时,我们应懂得乐在其中,懂得享受生活带给你的磨难,而不是一味的伤心难过。

人为什么要充满烦恼呢?人为什么要痛苦呢?其实,烦恼与痛苦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有的人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而有的人却能够坚强地走出来。其实,当烦恼与痛苦找上自己时,你要想,它并不是永恒的,它终会过去的。

有时候,人的承受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力。人总是在遭遇一次重创之后,才会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坚强和坚韧。因此,无论遭遇了什么磨难,都不要一味地抱怨命运是多么地不公平,甚至从此悲观失望,厌倦世俗。在充满苦难的生命中,没有过不去的事,只有过不去的人。

曾经有这样一位农村妇女,18岁的时候结婚,26岁赶上日本鬼子在农村进行大扫荡。这时,她不得不经常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东躲西藏。很多人由于无法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想到了却生命,可是她却劝人们:“别这样啊,没有过不去的坎,日本鬼子不会总这么猖狂的。”

她终于熬到了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那一天,可是她的儿子却在那炮火连天的岁月里,由于缺医少药,又极度缺乏营养,因病夭折了。她的丈夫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两天两夜,她流着泪对丈夫说:“咱们的命苦啊,不过再苦咱也得过啊,儿子没了咱再生一个,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刚刚生了儿子,她的丈夫就因病离开了人世。在巨大的打击下,她很长时间都没回过神来,但最后还是挺过去了,她把3个未成年的孩子揽到自己怀里,对他们说:“爹死了,娘还在呢,有娘在,你们就别怕,没有过不去的坎。”

她含辛茹苦地把孩子一个个拉扯大了,生活终于有了好转,两个女儿嫁了人,儿子也结了婚。她逢人便乐呵呵地说:“我说吧,没有过不去的坎,现在生活多好啊。”她年纪大了,不能下地干活,就在家纳鞋底,做衣服,缝缝补补。

可是,上苍似乎并不眷顾命运多舛的女人,她在照看孙子时不小心摔断了双腿,由于年纪太大做手术危险,因此一直没有手术,但她只能躺在床上了。她的儿女们都哭了,她却说:“哭什么,我还活着呢。”

即使下不了床,她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坐在炕上做做针线活,她会织围巾,会绣花,会编手工艺品,左邻右舍的人都夸她手艺好,前来跟她学艺。

她活到了86岁,临终前,她对儿女们说:“都要好好过啊,没有过不去的坎……”

这位妇女的命运确实悲惨,面对敌人的伤害,她并没有屈服,面对艰难的生活,她依然坚强地活着,这个柔弱的女人始终相信: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她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向命运发起了挑战,用瘦削的双肩承担着巨大的痛苦与不幸终于一步步地走了过来。其实这世上没有什么永远的痛苦,挫折只是暂时的,真正的幸福来得绝不会一帆风顺,当我们咬咬牙挺过去时,就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

年轻同事的父亲突然撒手人寰,她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仿佛生活夺走了她的所有,全然不顾丈夫的照顾,孩子的依恋,同事的安慰。她的天空阴云密布,痛苦写满了她年轻而美丽的脸,因此她也憔悴如黄花,让见者心碎。当时的她不会想到微笑还会与她结缘。然而一个月后,阳光又包围了她,她开始了自己灿烂的生活。

一次车祸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相恋6年的未婚女友以头撞墙,在他的遗体边几次昏厥,剪断青丝来表白自己的痛苦,可是谁也无法接受现在依偎在新男友身边的她的阳光笑脸,但这却是事实,谁曾想到几个月前她还痛不欲生呢?

曾经因为迷醉于一段虚拟的感情而痛苦不已,为每天的不能相见而懊恼,夜夜的相思在啮噬自己的灵肉,可当一切灰飞烟灭时,才明白痛苦并不会永远地围绕着自己。

所以,我们要时时想着:我还活着,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既然活着,最重要的是寻找到那片代表生命的绿洲,然后选一个高高的枝头,站在那里展望人生,消化生命中的痛苦与不幸,孕育美妙的歌喉,来博得世界的欢乐与掌声!

乐观的态度是孤独沙漠中的驼铃,是清澈消息中的一位游动的鱼,是嘈杂乱世中一处安静的避所。它教会我们在痛苦中享受生活,在浩瀚无垠的生命的长河中体味生命的真谛。

燕妮与马克思可谓是一对患难夫妻,他们十分相爱,但命运往往喜欢刁难他们,在马克思被排挤的的灰色时期,他们一家人只可用甘薯充饥,在寒冷的冬日的夜晚,他们一家人挤在一张狭小的床上。马克思写好的论文无法寄往城市,因为没有邮费,他们的孩子不得不退学,最后,孩子因为没有钱治,病死在家中,燕妮与马克思连埋葬孩子的钱都没有。可就是在这种痛苦的环境下,燕妮说,她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在灯光下为马克思整理潦草笔记。

命运带给燕妮痛苦的生活,让她体味到世间疾苦,而坚强的燕妮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仍能体会到幸福与快乐。燕妮是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她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她是真正活着的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