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锻造宽大内心,"大心脏"才能胜出困境
第2章锻造宽大内心,大心脏才能胜出困境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星云大师
1.做一个打不倒的人
人的一切操之于自我,别人给予我们的福乐不可靠,必须自我肯定、自我进取、自求多福;唯有自己先倒下,才会被人打倒,要相信命运操之在己,做一个打不倒的人。
人从出生之后,慢慢感受到人间的许多问题,像生老病死的问题、人我是非的问题、贫富贵贱的问题、烦恼得失的问题,此外还有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感情、人事等诸多问题,有些人很容易就被这些问题打倒了,有些人则不然。那么,必须具备何种特质才能成为“打不倒”的人呢?
(1).做一个骨气硬的人。有的人“人穷志不穷”,做人很有骨气,不向环境、困难屈服。有骨气的人,为人尊敬,为人信赖,为人看重;有骨气的人,不会被人打倒。
(2).做一个耐力强的人。人要有力量才不会被人打倒,其中最重要的是忍耐的力量。耐力强的人,不因一时一人一言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当然也就不会轻易被人打倒。参加马拉松赛跑的选手要靠耐力才能到达终点,任何竞赛,除了靠智能、武器来致胜,耐力才是别人打不倒你的主要力量。
(3).做一个勇气足的人。懦弱的人很容易被人打倒,甚至有的人不等别人打,自己就先倒下来了。其实人是不应该被打倒的,只要你有勇气,什么样的难关不能通过,什么样的苦难不能担当呢?松竹梅都要经过寒霜雨雪的考验,人有勇气和困境奋斗才能生存。
(4).做一个眼光远的人。有的人之所以不会被打倒,因为他有胆识,有远见。他看得远,看得高,不计较一时的得失,能够掌握先机,把握机会,而且能进能退,能前能后,能有能无。即使遭遇挫折和打击,他心中坚信雨雪总会停止,春风一定会到来,如此,怎么会被打倒呢?
(5).做一个脚步稳的人。做人必须自己站稳立场,才不会被人打倒。武术行家能够蹲稳马步,就不会被对方击倒;搞政治的不贪污、不做亏心事,就能"夜半敲门心不惊"。所以,要不被人打倒,先要自己不做易被人打倒的事。
(6).做一个信心坚的人。信心坚固的人,不容易被人打倒。人要对自己的言行有信心,对自己的作为有信心,对自己的事业有信心。如果对自己缺乏信心,不需要别人打倒,就自动倒下来了。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财富,我们不但对自己要有信心,对家人、朋友都要有信心,不可以用疑心待人处世。当然,古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有的人太过自信,太过相信别人,也会吃亏。但是,宁可吃亏,也不能先用疑心。只要对自己的志节、道德、人格、信用防守严谨,就不容易被人打倒。事实上,立身处世要不被人打倒确实不容易,因为社会上处处充满陷阱,处处都有嫉妒我们、陷害我们、生发障碍的黑手。想要逃过这些黑手,只有自己小心谨慎,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只要船头坐得稳,不怕四面浪来颠,社会的风浪愈大,能干的人愈是坚强,自然也就不会被人打倒了。
做一个打不倒的人除了具备上面的特质外,最主要的是具备直面逆境和挫折的勇气,在逆境和挫折中锻炼自我。环顾我们生活的世界,那些不是在逆境中造就的杰作?因为天敌的无情捕食,许多昆虫在进化的过程中具有了保护色,迷惑了天敌的眼睛;单个猎狗势孤力微,单独捕猎将给它们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生存,它们进化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哪怕是再强大的猎物,面对一群恶狠狠的猎狗也要心惊胆战;豹子虽然单独狩猎,但它在逆境中进化出了惊人的奔跑速度,在无情的自然界中保有了一席之地……正因为自然界无情的逆境,正因为生物在逆境中不断地磨练,才造就了今天每个生物踢得近乎完美的生物构造。遭受逆境,对生物来说,可谓是福!
生物可以在逆境中磨练自我,作为自然界的主宰,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管仲举于市,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试问世上有几个成功人士的一生不是历经磨难与坎坷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几句脍炙人口的人生哲理真实地总结了人生奋斗挤进取的真谛。古人以“头悬梁,锥刺股”作为治学的标准,是为了给自己创造逆境,磨炼自己;李时珍翻越崇山峻岭,尝尽百草,用生死作赌注,在自己创造的的逆境下,终著成《本草纲目》,为今天的中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竟“三千越甲可吞吴”。
如今的社会很残酷,使自己摆脱逆境的唯一方法不是等待救济,而是自己要不被打倒,自己去筹制机遇,自己努力去战胜逆境。而事实上,许多时候表面上看来是挫折、打击或是挑战的事件,反而给了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人们总有这样的看法,路是直的好,而且越直越好,越平越好,越宽越好,其实并非如此。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平坦宽敞的道路,固然车辆跑起来舒适,然而经常出事的,出恶性事故的,往往要比不好的路多。人生道路也是如此。路,我们天天在走,但一帆风顺并不都是好事。因为走的是直路、顺路,人们常常会忽略路上那些有形或无形的障碍。因为忽略了,常常在顺境中跌了大跤。
一个人的生活道路上可能会遭受不同的挫折,其实有挫折不一定是坏事,没有挫折也不一定是好事。有时你可能会遭到厄运,而厄运有时也是一种幸运。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在某一阶段、某一时期碰上倒霉的厄运,这时人们一般都会处在颓废、苦闷、意乱、无奈的情绪之中,极各别的还会走向与尘世绝缘的地步。
对待厄运,要有正确地认识,厄运并不总是致命的,厄运也不是长久存在的。民间有句俗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自然界是这样,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的事经常发生。有时候,厄运甚至是一种幸运,一种契机,因为它可以逼你不得不选择另一条路,而当你踏上另一条路,成功的天地会更加广阔无比,胜利的希望就向你招手。
一个叫大卫的美国人独自驾车去野外准备为家人砍一棵圣诞树。没有想到意外发生了,一块大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将大卫的腿结结实实压在了下面。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不会有人到这荒山野岭来救他!怎么办?难到就这样坐着等死?他身边没有任何一件看起来可以求生的工具,他随身只有一把从跳蚤市场上买来的匕首。于是,大卫就是用这把并不锋利的匕首,对准自己的伤腿一刀一刀地剁下去,砸断了骨头、挑断了筋!大卫最终带着断腿爬上了汽车,一条腿开车去了附近的医院!大卫用“壮士断臂”的勇气,拼回了一条性命!
大卫的选择让我们为之震撼!我们无法拒绝厄运!在厄运面前我们可以悲伤、可以哀叹!但绝不能失掉信心!绝不能被打倒!我们必须要直面残酷的现实,要将损失控制到最小,甚至不惜有勇气亲手斩断自己与生而来的那条腿!做一个永远打不倒的人!
2.最大化地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一个人的潜能,该是无限的。在本行上有出色表现的人,未必不能在本行以外有超常发挥。我们要最大化地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著名苏联教育家利特维诺夫在回忆录里讲到:“我认识几个技艺精湛的钓鱼能手,他们全都非常聪明,全都是本行的大师。一个是出色的蒸汽磨粉机专家,另一个是才能出众、多次获奖的音乐家,第三个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成功地管理着一个工厂,第四个是技艺极其高超的细木工匠……”其实,说破了,行与行之间,其中不少有相通之处,每个人只要充分挖掘自我潜能,便能越界而行,并取得成功。
画家朱子明原本是一位很有功底的山水画家。当他接旨进宫为宋朝徽宗皇帝画驴时,简直哭笑不得。原来,朱子明因名气大,遭同行们忌妒,四处造谣贬低他,说他是个驴画家,哪知皇上信以为真了。朱子明进宫,放弃了山水画作,苦心为皇上画驴,并因此成为天下第一画驴人。尽管朱子明画驴是被逼出来的,但从画驴的成功看,朱子明有着不凡的创造潜能。
发掘自己的潜能,固然是开拓视野、加强修养的必需,但同时亦应是兴趣所然,是自我创造快乐的必须,惟此,方能有所成功。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曼教授被誉为“科学玩童”。有一年他去巴西讲学,住在一家高级宾馆,结识了当地一支桑巴乐队。没事的时候,费曼便偷偷找他们学习打鼓,后来其打鼓的“创新”味道居然受到欣赏,并被准许参加演出。中年的费曼还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熟人们都不赞成他不务正业,但费曼兴之所至,难以逆转。他说:在别人认为你不可能做好的事上获得成功,真是快事!
每个人都充盈着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有权利有义务有责任去挖掘它,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与亮丽,千万莫要自我拒绝,千万莫要活在借口之下。要永远记住这样的哲理:人活在世,可以有无数个追求,但你至少要有一样东西拿得出手,哪怕这样东西不是很起眼。否则,人生路上难免留下一片片空白。那么一个人如何发现自己有什么样的潜能、事实上自己是最有资格了解自己的,具备什么潜能可以从生活经验中去判断与摸索。通过外部的方法了解自己有以下可供选择的方式:
(1).采用测评工具。
目前测评在国外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做法,不同层次与深度的分析都有相应的工具,有些还需要借助专家的分析,基本上包括能力、潜质、兴趣、个性心理等方向。目前市场上可以搜索到一些较为常规的测评题目,而比较全面深入的测评则需要寻找专业公司的帮助。
(2).与周围的人交流分析
有时候周围的朋友、亲人、同事、老师会更加客观的对你做一个评价,可以直接与他们交流,暨以了解自己被别人认可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
(3).从工作中获得的评价判断
工作中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些评价,这样的评价通常涉及你的工作态度、方法与特长,客观的看待与总结工作中获得的评价,能够帮助自己整理思路,发现优势与缺点。
了解自己的特点之后,适合什么工作就可以进行分析了,一般情况下你需要了解不同工作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这在企业里是人员招聘选拔的基础,被称作工作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自己的素质特点与不同工作岗位要求匹配程度越高,理论上讲就越适合。另一方面,有时候个人的潜能隐藏较深,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够被真正激发,例如有些看似很内向、羞涩的人也许会成为卓越的销售。
人身上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为什么绝大部分却处于休眠状态?主要是受心理上无形障碍的影响和阻碍。如果你想充分发挥你自己身上的潜能,想知道自己能胜任什么事,那就从现在开始,把你身上的无形障碍,也就是你害怕做的事,一项一项排排队,写在日记里,由易到难订个跨越计划。然后从第一件害怕做的事做起,直到不惧怕为止。这样每完成一项,你就跨越一个心理障碍,解去一根捆绑自己心灵的绳索,消除一次“我从未做过”的念头,擦去一个“我不敢做”的想法。
3.冥想十夜不如行动一朝
一个人想奔向自己的目标,追求自己的成功,现在就立即行动。“立即行动”,是自我激励的警句,是自我发动的信号,它能使你勇敢地驱走拖延这个“贼”,帮你抓住宝贵的时间去做你所不想做而又必须做的事。
所谓“空想”是指对只想不作的一形容。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想我们要做些什么,要怎么做,甚至要付出的努力我们都想过。可是我们仅仅在想,而没有行动。想只能是空想,永远不能成为现实,只能说是梦想罢了。说是梦想还好,毕竟人人都有梦想。梦想是促使人去努力做事,而达到目标的美好想法。可是如果说是做白日梦,那就更贴切了。做梦的人醒了还好,就怕这个梦永远也不会醒,那才是可悲,甚至还可以说有点可怜了。
在我们周围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那么为什么不行动呢?应该首先就是懒,为何懒?那就是行动就是要付出劳动,劳动就必然会有苦,有了苦自然想到逃。然后就是心理问题,就是想我们做这件事很难,可能又做不好;想去学也怕学不好.到时不是白费心思。真是前怕苦后没胆量。最后不用说自然就是:做都不敢做,行都不行动,又怎么能去想成功,那不是春天不播种,夏天不去耕耘,秋天哪能收获,冬天就不会有享受。行动起来吧,如果一件事你不支做,你就永远不怕失败,但是你永远也不会成功的,虽然你失败了一次,可说不定你下次就会成功,成功是在失败之后总结出来的结果。多次的失败会换来辉煌的成功。还等什么,赶快行动起来吧,希望在于行动。
小吴是从一名牌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在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印象:我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我的想法都是很有价值的,跟着我也就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小吴总是懒于行动,今天有这么个想法,明天有那么个想法。或许他的想法真的很不错,但因为一直没有付诸过时间,所以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有什么值得大家为之震惊的想法。后来,小吴在一个著名商业总裁的鼓舞下,逐渐的把自己的一个个想法都付诸实践。最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小的事业。
实际上不仅小吴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我们周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很牛,自己的想方法很独特,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思想家。但都忽视了一个前提,思想家是在实干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否则那只能是空想家罢了。
很多人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太想多得更好,做出一番事业,可是往往有了很多想法却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很多很好的计划想法最后都是胎死腹中,到头来一事无成,平平庸庸。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仅仅因为他有多么伟大的想法,而是因为他有伟大的力量与信心把他的愿望构想付诸实践。我们从许多杰出的成功者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但因为他们每个人能做得好,又体现了成功的必然性。如果他们没有付出比常人多几千倍、几万倍的行动,是不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
爱迪生75岁时,每天准时到实验室里签到上班。有个记者问他:“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爱迪生装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说:“糟糕,这个问题我活到现在还没来得及考虑呢!”他活了84岁,一生的发明有1100多项,对自己成功的原因,他曾这么说:“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如果他肯努力行动,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爱迪生的名言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任何希望,任何计划最终必然要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行动才能缩短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只有行动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做好每件事,既要心动,更要行动,只会感动羡慕,不去流汗行动,成功就是一句空话。哲人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一个成功者想继续成功就得这么去做,因为世上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成功,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有不断的进步。成功是没有终点的,就像旅程中的一个个过程,必须一站一站往前走,一旦停在原地,不再去努力,不再全力付诸行动,成功的列车就会把你甩得远远的。
人人都想成功,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错过成功的机会?原因是行动被拖延偷走了。拖延是个专偷行动的“贼”,它在偷窃你的行动时,常常给你构筑一个“舒适区”,让你早上躺在床上不想起来,起床后什么也不想干,能拖到明天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的事自己不干,不懂的事不想懂,不会做的事不想学。它让你的思想行动停留在这个“舒适区”里,对任何舒适以外的思想行动,都觉得不舒服,不习惯。这个“贼”能偷走人的行动,同时也能偷走人的希望,人的健康,人的成功,它带给人的不良习惯和后果是积重难返的。有的学生遇上难题没有及时问老师,后来问题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差;有的商人因没能及时作出关键性的决定而痛遭失败;有的病人延误了看病的时间,给生命带来无法挽救的悲剧。拖延这个“贼”虽然能偷走行动,但是积极的行动也能制服这个“贼”。最好是在这个“贼”没有把你偷走之前,就采取行动逮住它。当你准备做一件事时,这个“贼”会对你说:“明天再干吧!”这时,你要马上提醒自己:“今天能做的事,决不能拖到明天。因为这个明天遥遥无期,会变成明天的明天,永远不会来临。”当你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这个“贼”会找出许多理由让你停下来。这时,你要马上提醒自己:“成功不会等待任何人,我如果犹豫不决,她就会许配给别人,永远弃我而去。”当别人埋头苦干时,这个“贼”会引诱你袖手旁观,吹毛求疵。这时,你要提醒自己:“立即行动,马上动手,决不用评说别人来掩饰自己的无所作为。”
4.大器晚成,不要犯欲速不达的错
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后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也是将你锻炼得坚强,使你成长、使你有力的过程。
有一个小孩,很喜欢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看见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挣扎。小孩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没想到,蝴蝶挣脱蛹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根本飞不起来,不久,痛苦地死去。
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艰辛,但只有通过这一经历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过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将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
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与之相悖。历史上的很多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