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58章
第58章第58章
有很长一段时间,那场火都是沈兰宜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意外的是,眼下再度提起旧事,她的心竟是波澜不惊的。
远未到千帆过尽的时候,但此时此刻,沈兰宜确确实实感觉到释然。
见她连眉都没皱一下,裴疏玉反倒皱起了眉。若非信得过自己的耳力,她简直要以为方才是听错了。
沈兰宜一窘。
她扭了扭自己的手指,道:“人如何知晓自己在梦里说了什么?我猜不到。”
她秀气的眉毛都耷下去了,瞧着就蔫蔫的。
裴疏玉原是想看她羞赧的样子,眼下愿望达成,他却来不及窃喜,只觉把自己被她无条件的信赖架到了火堆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刚刚处理布坊的事情时,她放出气势来,连做了几十年生意的程远道都被她收得服服帖帖的。
可眼下他随口编了句瞎话逗她,她却一点没看出来。
她就这么相信他?
裴疏玉悄悄叹气,一点逗她的心情都没了,随即道:“我骗你的。”
沈兰宜眼神扑朔,似有狡黠的光闪过,她说:“小少爷,你不用替我圆场。今晚回去,我捂着自己的嘴睡,绝对不吵你了。”
闻言,裴疏玉几乎是哭笑不得,“当真只是逗你,别多想。”
西城的市井气比东城更浓重,街巷里人声嘈杂,裴疏玉听见沈兰宜若有似无地“哦”了一声,他一垂眼,却见她的脑袋比先前埋得更低,梳得高高的椎髻几乎都要戳到地上去了。
她看起来很沮丧的样子。
裴疏玉良心不安,一面又替她觉得那发髻坠得头皮都痛,便拿胳膊肘戳了戳她,道:“恼我了?”
戳了一会儿她也没反应,头上的素银钗子一颠一颠的,就像哭了一样。
这样棘手的场面是裴疏玉处理不来的,他暗道,小姑娘就是麻烦,随便逗了两句就掉眼泪,以后再也不招她了。
他搓了搓自己的掌心,硬邦邦地说:“别恼,请你吃……”
裴疏玉瞥了一眼路边的小摊,继续道:“请你吃猫耳朵。”
“我不想吃,”小姑娘声音闷闷的,“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小少爷,你一定要回答我。”
裴疏玉已经丢了几个钱与小贩,买了两份,塞了一份到沈兰宜手里,“你问。”
这便宜零嘴没有纸包来装,小贩拿摘来的叶子盛。
嘴上说不吃,但沈兰宜还是接过了。
她终于擡起了头,裴疏玉看她脸上一点悲伤的痕迹也没有,恍然发觉她也在逗他。
沈兰宜脸上写满了求知欲,她从善如流地问了:“小少爷,我想知道,马上风是什么意思?”
开蒙读书时,有一个句读理不清,她都会缠着问沈太傅半天。先前文英神神秘秘地捂她嘴,让她对这个陌生的词愈发好奇了。
裴疏玉还没从被她反将一军的惊讶里缓过神,就被她的问句问了个措手不及。
两人并肩而行,沈兰宜没瞧见裴疏玉身形一僵,她自顾自地念叨着:“我只听说过卸甲风。卸甲风是将军打完仗,回营帐就脱了盔甲,受风而死,那马上风,说的是下马后脱力而死吗?”
裴疏玉不是个脸皮厚的,这种事情如何和她直接解释?耳听得她猜得越来越离奇,他终于忍无可忍,打断了她的猜想,道:“你……算了,回去同你说。”
沈兰宜乖觉地闭嘴,快步跟在裴疏玉身后。
咦?
他耳朵怎么红了?
沈兰宜不明白。
——
杜家村里,一个粗布麻衣的妇人正在小河旁捶打衣物。
沈兰宜的继母、杜氏窝着火,一下捶的比一下用力。
她男人死了,现在带着两个娃娃住在兄嫂家,兄嫂嫌他们吃闲饭,正想把她再嫁了。
杜氏喘着粗气,愤愤地漂完衣服,提着沉重的篓子往回走。
夕阳西下,村里的人家纷纷起了炊烟,都没什么荤腥味,不是农忙的时候,有茶饭吃就不错了。
杜大郎家却是冷锅冷灶。
杜氏沉着脸走回去,才进门,沈金福前头娘子留下的五岁儿子沈藤,和她自己亲生女儿沈莹儿,一大一小两娃娃就来抱她大腿,都嗷嗷喊饿。
见她回来,杜大郎斜眼觑她,说道:“锅里还有粥,你自个儿热热吧。”
杜氏看见旁边她的侄子侄女,一个喊饿的都没有,正安安静静地玩着泥巴,一看嘴边还有残存的油渍,就知他们是吃过了的。
她压下心头的火,牵着沈藤和沈莹儿去了灶房。
所谓稀粥寡淡得像刷锅水,捡个石子儿都能在锅里玩打水漂。
杜氏终于忍不住了,提起菜刀冲到了堂屋,直接一刀剁在了杜大郎眼面前。
“前些日子才给你们拿了银子回来,今日一口饭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