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新的奇谋 - 规则怪谈:这三国竟不按套路出牌 - 北城客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0章:新的奇谋

正当姜维陷入绝境,心中焦急万分之时,一个神秘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了他的府邸之外。此人身披黑袍,面容隐匿在兜帽的阴影之下,只露出一双锐利如鹰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秘密。

“姜将军,可还记得在下?”那神秘人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姜维闻言,心中猛地一颤,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却终究无法确定此人的身份。“阁下何人?为何深夜来访?”他警惕地问道。

“在下乃是你昔日旧友,亦是昔日战场上的盟友,只是时过境迁,身份已变。”神秘人缓缓揭开兜帽,露出一张沧桑却依旧坚毅的脸庞,正是多年前因故失踪的智谋之士——诸葛亮之弟子,马谡。

“马谡!你竟还活着!”姜维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欣喜。他知道,马谡不仅智谋过人,更对蜀国忠心耿耿,他的出现无疑为姜维带来了转机。

“不错,我虽历经磨难,但心中那份对蜀国的忠诚从未改变。此番归来,正是为了助你一臂之力,共同抵御外敌,清除朝中奸佞。”马谡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姜维听后,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他深知,有了马谡的帮助,他们或许能够扭转乾坤,挽救蜀国于危难之中。

“马兄,有你相助,何愁大事不成!请速速告知我你的计划。”姜维急切地问道。

马谡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卷密信,递给了姜维。“此乃我多年潜伏所得之情报,详细记录了朝中奸臣与外敌勾结的证据,以及他们的布局。我们可借此先发制人,将他们一网打尽。”

姜维接过密信,仔细研读,心中逐渐有了计较。他抬头看向马谡,眼中闪烁着决绝之色。“好!就让我们携手,上演一场惊天逆转!”

随后,姜维与马谡密谋了一夜,制定出一套详尽的计划。他们决定先暗中联络那些仍忠于蜀国的将领和官员,形成一股强大的内部力量,再寻找机会揭露奸臣的真面目,同时调集军队,准备迎战魏国的入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姜维和马谡分头行动,一边秘密联络盟友,一边暗中搜集更多的证据。他们的行动异常谨慎,生怕打草惊蛇,引起奸臣的警觉。

经过数日的精心筹备,姜维与马谡的计划逐渐成型,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悄然笼罩在蜀都的上空。他们首先联系到的是几位在朝中仍保有影响力且心怀蜀国的老臣,这些老臣虽然年迈,但威望犹存,一旦得到他们的支持,无疑将为清除奸臣的行动增添几分胜算。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位,便是曾担任过丞相府长史,对诸葛亮忠心耿耿的杨仪。杨仪虽因性格刚烈,与朝中不少人结怨,但其对蜀国的忠诚不容置疑。在马谡的亲自拜访下,杨仪得知了全部计划,眼中闪过一丝久违的激动。“马谡,你竟能活着回来,此乃天助我蜀!”他激动地握住马谡的手,随即拍案而起,“此事若成,我杨仪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有了杨仪的加入,姜维与马谡的阵营中又增添了一位重量级人物。他们开始秘密调动兵力,同时派遣细作潜入敌营,探听魏军的动向,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然而,就在计划即将付诸实施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局势变得扑朔迷离。原来,朝中一位看似不起眼的小官,实则是奸臣黄皓的心腹,意外得知了姜维与马谡的密谋。这位小官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立刻向黄皓汇报。

黄皓,作为蜀国后宫的实际掌控者,其权势滔天,连皇帝刘禅都对其有所忌惮。得知姜维与马谡的计划后,黄皓冷笑一声,心中已有计较。他暗中调集亲信,准备在姜维等人行动之前,先下手为强,将他们一网打尽。

这一夜,蜀都的夜色格外深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姜维府邸内,灯火通明,他与马谡、杨仪等人正紧张地讨论着最后的部署。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一名细作满头大汗地冲进屋内,喘息着报告:“大人,不好了!黄皓似乎已经察觉到了我们的计划,正调集人手,准备对我们动手!”

此言一出,屋内众人皆是一惊,气氛瞬间凝固。马谡眉头紧锁,迅速分析着局势:“看来,我们的行动必须提前,不能再有丝毫延误。”

姜维点头,目光如炬:“不错,事不宜迟,我们即刻行动,先下手为强!”

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夜袭悄然展开。姜维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掩护,突袭了黄皓的府邸。而马谡则带领另一部分人马,直奔皇宫,准备在关键时刻控制刘禅,稳定局势。

黄皓府邸内,一场激烈的战斗正在进行。黄皓虽早有准备,但姜维的突袭还是让他措手不及。经过一番激战,黄皓的亲信被逐一击溃,最终,黄皓被生擒活捉,带至姜维面前。

“黄皓,你可知罪?”姜维怒目而视,声音低沉而有力。

黄皓面色惨白,颤抖着嘴唇:“姜……姜将军,我……我只是……”

“不必多言,你的罪行,足以让你死上千百次!”姜维打断了他的话,随即下令将其押往天牢,等候处置。

与此同时,马谡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凭借智慧与口才,成功说服了刘禅,使其认识到了黄皓等人的危害,并同意配合清除奸臣的行动。刘禅虽然昏庸,但在国家大义面前,还是选择站在了正义的一边。

随着黄皓及其党羽的相继落网,蜀国内部的局势得到了极大的稳定。姜维与马谡趁热打铁,迅速整肃朝纲,提拔了一批忠诚且有能力的官员,蜀国的政治生态开始逐步好转。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外部的威胁再次逼近。魏国大军在司马懿的率领下,趁蜀国内乱之际,大举进攻。一时间,边境告急,蜀国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面对强敌压境,姜维与马谡毫不畏惧,他们迅速调集兵力,准备迎战。这一次,他们不再孤军奋战,而是联合了南中的孟获部落,以及东吴的盟友,共同对抗魏国。

两军对峙于剑阁之外,一场决定蜀国命运的大战一触即发。姜维身先士卒,手持长枪,立于阵前,他的眼神中既有决绝,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将士们,今日一战,关乎我蜀国存亡,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亲人,战斗吧!”姜维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每一位战士。

战斗异常惨烈,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但凭借着姜维的智谋,以及蜀军将士的英勇,他们逐渐占据了上风。关键时刻,马谡更是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设计了一场巧妙的伏击,成功重创了魏军的后路。

“司马懿见势不妙,不得不下令撤退。这场战役,蜀国大获全胜,不仅保卫了家园,更让魏国在短时间内不敢再犯蜀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