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幕府韬略 - 清末有个左宗棠 - 王纪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七章幕府韬略

1、三顾茅庐左宗棠离开武昌后,于咸丰三年(1853)九月二十二日抵达湘阴县城,次日归居东山白水洞。不久,他得到消息,在他离开湖北仅九天时,愚蠢的清军指挥官没有扼守半壁山,导致兵单将寡的江忠源在田家镇溃败,把“失败”二字强塞进了江忠源的军事词典,致使江忠源被清廷降了四级。

太平军又回到湖北了。湖北门户洞开,武昌岌岌可危。左宗棠摇摇头,用蒲扇扇着风,闭上眼睛,心想:还想这些干什么?我已归隐山林,世事与我无干。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在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左宗棠名声在外,即便躲在白水洞,还是不得一日清静。

左宗棠回乡,对骆秉章而言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他早就看中了张亮基身边的这个师爷,对张总督羡慕不已。如今左师爷回家了,只要把他请来辅佐,何愁治理不好湖南!他认为,只要有左宗棠辅佐,因防御不力而被革职的霉运,再也不会摊到他头上了。

一匹快马,把骆秉章的使者郑司马送到白水洞。郑司马见到左宗棠,手托一包东西,气喘吁吁地说:“左先生,这是骆巡抚带给你的银两,区区薄资,望勿见笑。骆大人说,先生见信后若能随在下去省城,他就是三生有幸了!”

左宗棠没有接过那包东西,而是拱手一揖,说道:“郑司马有劳了。请回禀骆中丞,宗棠辱承厚爱,只恐才薄识浅,无助于中丞大业。中丞的厚赠,更是不敢领受。司马请回吧。”

骆秉章第一次邀请,碰了个钉子。左宗棠说他“礼意优渥,实为可感”,但动摇不了他的决心。骆秉章没有死心。他想:左季高啊左季高,不管你还想不想做诸葛亮,老夫却一定要学一学刘备。茅庐须得三顾,第一次请不来算什么?老夫还要再请三请!想到这里,他又修书一封,放下笔就喊道:“来人啦!找个稳妥的人送到白水洞,看看左先生怎么说。”

然而,给茅庐中的左宗棠送来邀请函的人,岂止骆秉章一个,又岂止是三顾而已!

江忠源兵败田家镇以后,接到朝廷谕旨,将他升为安徽巡抚。新的顶戴还没换上,他马上派人送信给郭嵩焘,请他探探左宗棠的口气,能否请出这条卧龙,为天下人而出山。信中写道:

季兄天下士,归伏梓木洞,固于吾楚有益,忠源欲要赴皖省,未敢启齿。弟为我代探之,非为忠源而来,为天下而来也。

此信送出后,他还是觉得不放心,索性直接写信给左宗棠,“用词弥苦”,苦苦相求。

在左宗棠心中,江忠源是个重量级的人物。但他知道,此公临危受命,兵单力薄,疲于奔命,前途未可乐观。他狠下心来,对于所有的邀请,一概回绝。

江忠源请不动左宗棠,曾国藩来帮他请。湖南帮办团练大臣请左宗棠组训三千名勇丁,训练好了,就带着这支部队去增援江忠源。

这个诱惑比较大。在乱世当中,谁都希望自己手中握有枪杆子,何况左宗棠本来就是带兵打仗的料子。可是,在左宗棠看来,单单是拥兵三千,还是无法挽回颓局。他拒绝了这个诱惑。

胡林翼又来信了。他始终保持一副热心肠,力劝死党建功立业,可惜他自己只是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根本就没有资格向中央组织部门推荐一名下岗的副市级干部去当部长以上的大官,不然他早就给皇帝写推荐信了。

出山的呼声如此之高,左宗棠充耳不闻。他对于打内战确实并无多大的热情,而且他认为扶助一个行将毁灭的皇朝是一件没有价值的事情。他对夫人说:左宗棠这个名字,从此以后要在尘世间消失了。

此时,他跟出家人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出家人还得有寺庙。如果连寺庙都没了,和尚尼姑都得还俗。

咸丰四年(1854)春天,左宗棠在湘阴失去了立足之地。

从年初开始,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心的消息传到白水洞,弄得左宗棠坐立不安。

咸丰三年十二月十七日,江忠源战死庐州。咸丰四年正月十五日元霄节,太平天国西征军攻克黄州,新任湖广总督吴文镕战死。四天后,太平军再克汉口与汉阳,随即南下进攻湖南。二月初一日,太平军攻克岳州。五天后,太平军占领湘阴。

太平军离左宗棠越来越近,终于来到了他的家门口。从县城逃出的难民经过白水洞,对左宗棠喊道:“快跑吧!太平军贴了布告通缉你,还说要进山搜捕!”

左宗棠本是一个穷书生,若要划成分,无疑是洪秀全的阶级兄弟。可是他一时心软,答应了张亮基,指挥清军守住了长沙。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打垮了一大批造反派,于是就成了洪秀全革命的对象。太平军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

左宗棠感到了恐惧。太平军的到来,威胁到他的自由和生命,威胁到他的老婆和孩子。

与事无涉,与世无争,已经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不能耽溺于虚拟的超脱,而坐视血光之灾到来。他必须有所行动。

几天后,左宗棠写信给曾国藩的幕僚刘蓉,开始给楚军大帅出主意。他请刘蓉务必转告曾国藩:如果楚军从湘江东西两侧同时北上,攻击太平军,必获大捷。

这封信刚刚送出,太平军已离开湘阴,进克距离长沙仅五十里的靖港,并派兵绕道西行,攻占宁乡。但是,左宗棠的提议还是得到了重视。曾国藩派靖州人储玟躬率部增援宁乡,骆秉章则派王錱率所部前往湘阴。

二月十三日,储玟躬战死宁乡,但其所部将太平军击退,而王錱也在靖港击败了太平军。太平军以为楚军主力大举反攻,惊慌之余,全部撤退。

胡林翼这时也带领一支部队来到了鄂南和湘北参战。三月初六日,他率部在上塔市击败太平军,塔齐布所部于同一天在白港取胜。第二天,塔齐布挥师攻占通城,王錱率部攻克岳州。

曾国藩用左宗棠之计,击退了西征太平军对湖南的第一次攻击。他见左宗棠心已动了,在楚军从衡州大举出兵时,派人送信,邀他出山。左宗棠犹豫了一阵,还是婉言辞谢。

左宗棠已经打算出山了,但他不想跟着曾国藩干。在给胡林翼的信中,他说出了真实的

想法:

涤公才短,麾下又无勤恳有条理之人。

在左宗棠还在选择出山的途径时,好友王柏心也来信劝他出山建功立业,功成后再学张良归隐。信中附诗一首:

武库森然郁在胸,归来云壑暂从容。

人从方外称司马,我道山中有伏龙。

多垒尚须三辅戍,解严初罢九门烽。

何当投袂平妖乱,始效留侯访赤松。

三月初八日清明节,骆秉章第三次派使者携币前往白水洞,敦请左宗棠出山。左宗棠知道已无法置身于战乱之外,感念骆秉章一片至诚,随来使赴省城,再次进入湖南巡抚的幕府。

从此以后,左宗棠就再也没有归隐山林的机会了。

骆秉章的三顾茅庐,野史有一个版本,讲得头头是道。

话说骆秉章第一次派人去请左宗棠,空手而回。他便亲自微服私访,来到左宗棠家,也没能说动卧龙出山。他回到长沙,心想:此人才高八斗,脾气太牛,看来劝是劝不动了,只能设计赚之。想到这里,他高喊道:“来人啦!”

“巡抚大人,有何吩咐?”

“马上带一队人马,去安化的小淹,把陶桄给我抓来!”

“所为何事?”

骆秉章笑道:“绑票!”

两天后,一封快递从长沙送到白水洞,邮差是个衙役。左宗棠接过来一看,原来是女婿写来的信函。信中说:岳父大人,小婿被巡抚骆大人抓到了长沙,快救救小婿啊。骆大人说长沙战局危急,官绅应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陶家世受国恩,又是富户,理应为省城的官民做出榜样,我必须在五日之内筹集十万两银子交给官府,以供军需。岳父大人,你是知道的,陶家哪里去找这十万两银子啊?岳父大人若不出手相救,小婿这回就死定了。

“好你个骆秉章!”耿直的左宗棠怒道,脖子上青筋直暴,“还真是没有王法了,堂堂朝廷大员,想要银子,竟用上了黑道的手段!我左宗棠还怕斗不过你?老姜,备马!”

左宗棠风风火火地赶到长沙,一头闯进巡抚公署。只见骆秉章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脚上的鞋子是左鞋套右脚,右鞋套左脚。他一把握住左宗棠的手,上下直摇晃。

“两次请先生都没请来,老夫只好用计将先生赚来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