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父女和解 - 猴子沟的故事 - 嘟嘟是条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猴子沟的故事 >

14父女和解

如何处理家庭关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关起门来过日子,两个成长背景不同的人朝夕相对,由一开始的相互吸引,有了性,更是如胶似漆,渐渐的相敬如宾,在熟络了之后,各自的缺点逐渐暴露,如果对另一半期许甚高,那么现实的落差无疑会激化家庭矛盾。

刘明辉是家中独子,他父母年轻时虽然清贫,经过半生打拼人到中年经济尚可,加上两人比较恩爱,所以他性情平和,虽然对朱云有些不满但是对朱蕊还比较体贴,只是不曾吃过什么苦,所以甘愿拿着微薄的薪水上班摸鱼。

刘明辉的工资卡交给朱蕊保管,他本人比较节俭,除了偶尔吃点水果零食,必需的衣物外烟酒不沾,下班之后就回家守着朱蕊和孩子,也不喜欢出门与人吃喝玩乐。

朱蕊刚开始还觉得甚好,丈夫天天陪着,也没有不良嗜好,时间久了,便埋怨丈夫工资微薄,家用太少,又想公婆一起住着,难免拘束,又想孩子太小,有公婆帮忙照看,自己也可以脱身休息,真是两相权衡,左右为难,刘明辉因此受了朱蕊不少冷眼,好在他深爱朱蕊,总是能哄的朱蕊疏解心结心情舒畅,因此两人偶尔有点龃龉,很快就和好。

朱蕊脸皮薄,想着不能不照看朱云,让人指摘。过年时便带着丈夫孩子去给朱云拜年,朱云见了孩子也是喜爱,只是对孩子不跟自己新仍然耿耿于怀,执拗的逗孙子称呼自己爷爷,不到一岁的小鹏飞。只会傻呵呵的看着朱云笑。

朱云看着朱蕊两口说道:“蕊子,你回一趟家,这些亲戚们都要走动,娘家亲戚也就这些长辈了,没个娘家亲戚走动,只会让人看不起你。”

朱云说的没错,朱蕊已经感觉到了,出嫁的女孩没娘家人来走动确实不妥,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妈们总会关心,她们不止一次问起朱蕊,你的爸爸妈妈怎么没见来过,你的娘家亲戚也没有来过吗,每次朱蕊含含糊糊的说,来过来过。

她也希望修复和朱云的关系,只是刘鹏飞满月酒朱云扬言不来,还说他的亲戚也不来,着实让朱蕊觉得难堪,她最反感被人拿捏,心里也暗地里较劲:干脆我一个也不来往了。知道朱云脾气也犟,只是嘴上还是应着,并不忤逆朱云。

朱云哪里知道,他安排朱蕊刘明辉两人的行程,今日去大伯家明日去二伯家按长幼依次拜年,当然,还有青桔家也必须去。

朱蕊不想耽搁太久,因为儿子鹏飞幼小,尚且认生,晚上也不好安睡。要求两天之内拜访完毕就启程回家。

朱云勃然大怒,讲了一番忠义仁孝的习俗礼节,见朱蕊不为所动,便又开始劝说刘明辉,只是刘明辉是个宠老婆的耙耳朵,不管朱云如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的朱蕊好似是个十恶不赦不通情理不忠不孝的恶人,只差劝刘明辉离婚了,好笑的是刘明辉只说听朱蕊的。

朱云见劝不动,只得作罢。朱蕊两人虽拜访亲友,饭却是回朱云家来自己做了吃的,只待拜访完毕,辞了朱云就回家了。

回家路上刘明辉开着车,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明辉开车极为谨慎,朱蕊看着他,想着相处两年多,他待她一如既往,说起朱云,刘明辉虽然不善言辞,朱蕊越发信赖他。看着怀里的儿子,她想起初有孕时,自己时常烦闷,晚上更是夜不安枕,时常踹醒刘明辉,刘明辉起身就抚慰她,从无怨言,朱蕊胃口不佳,他带朱蕊到处下馆子,朱蕊吃不惯外面的调料,又心疼花钱太过,不会做饭的他就学着按朱蕊的要求做饭,可惜实在做的不好,朱蕊常常看了生闷气,他心疼朱蕊怀孕辛苦,直说不要孩子了,他本来就不喜欢孩子,朱蕊憧憬着做母亲,又嗔怪他不体恤自己。他便央求他的母亲徐明启照顾朱蕊,又悄悄告诉朱蕊:“我妈欺负你就告诉我。”朱蕊听了心里很受用,她本不愿和婆婆一起住着,又想着丈夫向着自己,有丈夫撑腰,自己和婆婆必不会爆发婆媳矛盾。

朱蕊和婆婆新启初相处时,两人都有些拘谨,婆婆徐明启每日清晨出门买菜,一日三餐都是他做的。朱蕊从未享过这般饭来张口的福气,因此心里很受用,对婆婆也恭敬有礼,只是朱蕊孕期身子发懒,不爱走动,一闻着油烟异味就呕吐不止,所以她成日躺在床上昏睡,徐明启见了便叫朱蕊多走动,朱蕊说也知道该运动,只是无奈自己只想睡觉,只要饭后,必定睡觉,徐明启也就由着她了。

待生产后,徐明启照顾朱蕊一日三餐加洗衣服,又要照顾孙子,渐渐脸上时常不悦,又因为朱云要求孩子姓朱,便越来越不满,成日拉长了脸没个笑模样,朱蕊也不理,两人便时常冷战,渐渐地吵起来了。朱蕊起初对刘明辉说起,刘明辉便去说自己的母亲徐明启,要好好对待妻子,反被母亲抢白一顿:有了媳妇忘了娘,刘明辉笨嘴拙舌,心肠又软,不大顶撞母亲,只得讪讪走开,朱蕊见丈夫吃瘪,越发生气,便大吵大闹,两人也因此闹过矛盾,不过很快和好,朱蕊也明白丈夫不擅长处理婆媳关系,婆婆和朱蕊两人都是有什么闷在心里,脸上却瞒不住,若是住在一起时间久了,矛盾只会越积越多。反正家里还有一套房子,倒不如小两口早日搬到一边去住。从此两下里都相安无事。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你家”刘明辉笑着说:“你做饭,我帮忙端上桌,你爸爸悄悄拉我衣角,让我坐着吃现成的。”

“他就是这样,生怕劳累别人了,从不心疼我。”朱蕊说

“我倒是觉得他有点大男子主义”,刘明辉笑着说。

朱蕊问:“那你有没有?”

刘明辉:“没有没有,我就是懒,哈哈”

刘明辉不是个挑拨离间的人,说的都是实情,他心疼朱蕊从小没有妈妈,见朱云与朱蕊并不亲近,在意的也多是为亲戚间脸面这类虚无的,因此对朱云说的朱蕊的缺点之类很不以为然,他对朱云说“我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但是每次回朱云家,他常常嘱咐朱蕊提前买好东西。

后来,朱蕊一年回娘家的次数实在有限,有次回去见朱云说起,家里的冰箱忽然不启动了,想去换一个,朱蕊便说,先修理了看看吧。她找了个修理师傅看了,又去家电城看了看,决定还是买个新的,因此做主卖了旧的,又买了个新的送回了家。

这个旧的也是朱蕊在家时买的,原来她看好了在太平县里买个品牌的,钱寄回去,谁知朱云拿着钱执意去镇上买了个某虹的,说是镇上的商家更为可靠,剩下的钱还可以买个洗衣机,两样一起花了朱蕊两个月的工资,现在不过才三四年,就已经是连修理师傅都不愿意维修了。

朱云打电话告诉朱蕊家里房子漏雨,请了师傅维修,朱蕊送去了1000元钱,朱云知道朱蕊手头并不宽裕,因此不肯收,两人推了好一阵他才收下。

朱云此时年逾60,又与青桔渐行渐远,对朱蕊愈发依恋,时常打电话来要朱蕊回去,说话也是亲切不少,说起自己地里种的南瓜土豆红薯之类,家里养的鸡鸭,又说起朱蕊喜欢吃鱼虾,自己现在捕了不少,都放在冰箱冷冻着,朱蕊回来都可以带去吃。

朱蕊也有些动容,她带着丈夫孩子回去看望朱云,朱云总是异常欢喜,待朱蕊做好饭菜,他总嫌不够,埋怨朱蕊还有哪样菜没有烧,朱蕊不理他,都是自家人,没必要太铺张,菜够吃就行了。

吃罢饭,刘明辉帮着朱蕊收拾,完毕大家一起坐着喝茶聊天。

朱云曾几次说起,朱蕊该去亲戚家走动,无奈朱蕊以我去他们家拜年,可他们从不去我家为由,竟一个也不去了,朱云无奈,好生劝说,朱蕊沉默不语,朱云也就作罢了。

走的时候,朱云拿出积攒的鱼虾——朱蕊爱吃河里的野鱼,可惜一张小破网,一次只能捕斤把小杂鱼,他都用塑料袋包好了,一袋袋拿出来,竟有30袋之多,然后是鸡蛋,一百多个鸡蛋,用方便袋装好扎紧,放在铺了毛巾的桶里。还有时令蔬菜,朱云不大会种菜,所以大多是萝卜,小白菜之类,刘明辉接过来一样样放在后备箱,最后他又把蛇皮口袋拿来,把土豆一个个挑了装进去,土豆一袋袋装好,直到后备箱塞满。

走的时候朱云红着眼眶,嘱咐刘明辉开车小心,朱蕊她们嘱咐朱云“不要太辛苦,不要太节俭”。又说着至多两个月便再来探望,朱云连连点头,此时就连家里的狗都嗷嗷叫唤,舍不得朱蕊离去。

刘明辉数次跟朱蕊说起,让朱云随自己一起住着,方便照顾,朱云只是不肯,朱蕊也知道他的顾虑:朱蕊脾气不好,若是对以前耿耿于怀,不好相处,再说自己不修边幅,散漫惯了,朱蕊必定不满,因此自己手脚活便,自食其力也挺好。朱蕊便说:先依着他,或者等他年纪大些,慢慢再劝说他吧。

刘鹏飞上了幼儿园,婆婆便主动帮忙接送,朱蕊便依旧干起了老本行——开了个小小的奶茶店,赚的不多,也就几千元,不过时间自由,无拘无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