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那些男孩教我的事
第7章那些男孩教我的事
7.1五只黑天鹅两个月来,我穷其所能,试图认出2016年正在起飞的五只黑天鹅,即在我们的通常认知之外,有五个正在发生的趋势:
1.争夺用户时间,成为所有行业共同的战场,提升用户花给自己的每一秒的价值,这既是我们的商业策略,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2.在你以为,世上空间已经完全被占满的时候,第二只黑天鹅正在起飞,总会有人找到方法,把无差别的产品升级为有差别的服务,这是一个无尽上涨的空间。
3.第三只黑天鹅人工智能,他装扮成人类的样子,但是却采用着完全不一样的底层逻辑,他表面是重演历史上技术对人的延伸,但实际上预谋的是从未有过的对人类的替代。
4.第四只黑天鹅,是在用户的脑子里起飞的。人类的认知带宽成为宝贵的商业资源,在大风初起的时候,只要你胆敢忽略哪怕是一个词语的意思,就会失掉整个未来。
5.第五只黑天鹅,在人类的关系纽带全面解体的时候,谁能够打造最强韧坚固的共同体,谁就能够打造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我今天试图跟各位汇报的过去一年我自己的思考所得。接下来,我想聊聊我自己的2016和我自己的2017。
7.2李翔:伟大是一直长,长出来的
到目前为止:“得到”上的所有订阅产品的主持者,都是男孩。那些男孩在过去一年教给我很多事。很凑巧,这些事都和时间有关。
教给我第一件事的这个男孩叫李翔。
他的《李翔商业内参》半年8万订户,成为今年内容创业者的一个奇迹。私下开玩笑我们都说,他是全中国创业者凑份子雇的一秘书。
这个秘书提醒我一件事,我们这代人有可能活得很长。如果你关心医疗产业的进展,你会知道,癌症治疗、基因治疗、靶向治疗正在突飞猛进。在座的各位活到100岁,甚至更多是一件大概率的事儿。
这给人类社会带来两个难题:
第一,一帮老头老太太霸占了核心地带的房产,不肯腾笼换鸟,如果不给社会创造价值,怎么对得起自己占据的资产。
第二,我们这代人承受着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困境,就是退休生活也许比上班生活还要长。我们肯定不甘心死在60岁,但是要等到100岁才埋葬。怎么办?
李翔跟我讲了一个人的故事,他叫乔治·凯南,美国政治史上的传奇人物。1946年,他从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发回一封长电报,为美国策划了此后几十年的和苏联对抗的方式,并准确预言了,这场对抗结束的方式。
一个人的眼光,穿越了50年的光阴。但这还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他不仅猜到了开头,还居然亲眼看到了结局。
他活了101岁,2005年才去世。
有作者为他写了一本传记,为了不让活着的人难堪,为了能够痛快地说实话,他们约定,这书死后才能出版。但是万万没想到,等书里的人全死了,乔治·凯南还活着。
乔治·凯南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我活得太久了。
活了这么久,那他的晚年是怎么过的呢?
写了20多本书,经常创作散文,精通俄语和德语,八十几岁还骑自行车转悠,还去挪威开游艇,到90岁还写出了一本畅销书。
中国人是最崇尚长寿的民族,但是有很多人相信一个特别不好的东西,叫“伟大是熬出来的”。但是李翔告诉我,乔治·凯南的故事说明,伟大是一直长,长出来的。
我们的跨年演讲起手就卖了20年和18年的票,感谢这些信任我的朋友。那天经李翔提醒,我突然意识到,靠,后面没准儿还要活40年,难道不讲了吗?这件事情没关系,我们还有18年,慢慢想,2034年,我们共同再来做一次决定,后面怎么办。不急,慢慢想,2034年,我们再说。
在此期间,我们互相看着对方一直长,长出来的样子。
7.3吴军:自律,让自己变得更好
第二个男孩是吴军。
他是著名的学富五车的人。他在他的订阅专栏《硅谷来信》里,每天给他的用户写一封信,从不拖稿,从未间断,而且篇篇精彩。
但是他给我的震撼不是这个,而是他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
很多人以为,时间管理是让自己变得更忙,时间塞得更满。
但是吴军不是,除了写作这个专栏,他还有投资、讲学、科研、社会事务,工作量繁重得难以想象。但是,他居然可以去听欧洲那些重要的音乐节,去参访全世界的博物馆,他还是一个红酒专家,他去年夏天还专程去阿拉斯加拍摄北极光。
诀窍是什么呢?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几年前,为了让女儿选一所好大学,吴军陪她走遍了美国所有的著名大学。两个月下来,同时写了一本书,叫《大学之路》。而他的女儿后来果然上了麻省理工。
你看,诀窍就是,一个人既有目标,又专注当下;既为利益,又为分享;既活出高度,又不能没有色彩。
相比之下,我和我身边的创业者,拿忙当借口,在苦苦解释自己的扁平、乏味和不负责任。我们在时间管理上,还有无穷的提升空间。
村上春树,从1979年他29岁开始,每年写出一本书。是因为他对自己执行严格的写作纪律。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戒了烟,天黑不久就上床睡觉,日出时分就起床,没有夜生活,别人约他在晚上出去玩、做事,全部拒绝。他坚持每天跑步,每年跑马拉松,就和吃饭、睡觉、做家务、以及写作一样,跑步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熟悉罗辑思维的人都知道,我过去几年一直在讲一个词,叫“死磕”。但是今后,我会加一个词,叫“自律”,自我的纪律。
看起来都是自虐,但这里面其实有重大的区别。“死磕”,是不管自己怎么样,都要把事儿做好;“自律”,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事情自然能够做得更好。
7.4和菜头:有趣通往自律,自律通向体面
第三个男孩是和菜头。
他的专栏《槽边往事》在我们这卖得并不好,才2万订户,但这是预料之中的。就像我刚才说的,他是站在另外一条你没走过的路上,告诉你那边的风景。有多少人会对自己不熟悉的风景感兴趣呢?
和菜头花了4个月的功夫,说服我穿上了一个东西,叫窄腿裤。就是我今天穿来的这种裤子。他说这会让一个胖子,显得更加挺拔,这是审美。
我说,审美是会审他人的美,不等于把自己变得更美,我都这把年纪,也就这几分姿色,老婆孩子也都有了,为什么还要臭美?
和菜头说,当你穿上一条合适的裤子,你就会想找到一双合适的皮鞋,然后你就会在意一条漂亮的腰带,然后你会发现自己还缺点配饰。好奇地发现生活,是一件极有趣的事。
听完和菜头的这段话,我发现原来自律和有趣是同一件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反面,叫自我懈怠。
为什么要穿松松垮垮的运动裤?因为舒服啊,因为不用做任何自我约束啊,因为可以不花时间精力承受痛苦和焦虑让自己变得更好啊。如果整天西装笔挺,什么感觉?得熨,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的速度得像个绅士,不能让身上沾上油点子。体面着装不是炫耀的工具,他是你约束自己的工具。
所以,不要听那些人说的,他们穿得邋里邋遢是追求自由,本质上,他们活得既无趣,又懈怠。
有趣通往自律,自律通向体面。
那体面又是为了什么?穿t恤衫和穿正装礼服去听一场音乐会,你觉得谁会从音乐中收获更大的享受?体面不是为了炫耀,体面还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