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不朽的“救世主”耶稣 -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 刘亘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章不朽的“救世主”耶稣

第15章不朽的“救世主”耶稣

第15章不朽的“救世主”耶稣耶稣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运动的领袖,是历史上很有影响的宗教启示者,称为基督(

希腊语、又称弥赛亚,即救世主)。耶稣作为宗教思想的领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降世担当重任

公元1世纪是罗马帝国的逐渐强盛时期,罗马帝国几乎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各地。当时巴勒斯

是罗马帝国的属地,巴勒斯坦的犹太民族反抗罗马的残酷统治,在整个1世纪几乎没有停止

过,但由于统治者的残酷镇压而失败。奴隶与其他下层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奴隶与奴

隶主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

大约公元前7年,罗马皇帝该撒亚古士督下了一道上谕,要民众都报名登记户口。于是众人

各归本地,接着每个家庭报名登记户口。当时住在地中海与约旦河之间拿撒勒小镇的木匠约

瑟本是犹太国王大卫的后裔,因此,便携着妻了玛利亚,离开拿撒勒城来到伯利恒。他们到

了伯利恒后找不到住处,不得不住在一家旅店的马槽里。晚上玛利亚生了一个男孩子。

孩子出生后第八天,约瑟和玛利亚接照摩西的法律,带孩子来到耶路撤冷圣殿,将孩子献给

上帝,为他行了割礼,并给孩子起名为约书亚,就是拯救的意思,用当时口音念耶稣。意

思是受上帝的旨意,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解救以色利民族。此后,约瑟领着妻子回到了拿撒

勒。耶稣的童年是在拿撒勒度过的。

按照摩西当时行使的法律,孩子长到13岁,就可以承担法律责任。耶稣长到13岁时,他的父

母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带着耶稣上耶路撒冷守节。耶稣19岁时父亲病故,家庭生活的重担落

到他肩上,他帮助母亲照顾弟妹,受到他们的尊敬。

耶稣13岁那年,他的表兄约翰预言,人类的救世主将要出现。约翰经常到约旦河一带,劝诫

人们洗礼悔改,从而使人们赦免各种罪恶。

耶稣耳闻约翰受洗的消息,便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到约旦河,请约翰为他施洗。约翰遵从了

耶稣的话,便为耶稣施洗。据传说,当耶稣受洗礼以后从水里出来时,天忽然开了,圣灵从

天而下飞到耶稣身上。与此同时,天空中传下声音:“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欢你!”约翰目

睹了这一切。自此,约翰为耶稣作证,称他为上帝的儿子,他为拯救世人,由圣灵降孕玛利

亚而取肉身成人。耶稣接受约翰的宣扬,以救世主的身份到各地进行宗教宣传活动。

宏扬宗教训诫门徒

“上帝之父”是耶稣宗教思想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想。

耶稣向人们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另一个世界,即天国。他向人们描绘天国的生活时说,天国是

人群的生活,在那里不论是圣徒还是罪人,不论是正人君子还是懦弱低贱之辈,人人平等。

天国不是肉眼能见到的,天国就在人们的心坎里,只要人们努力使它实现,就可以像发酵的

发面团一样,起于微而成于大。只要人们信奉上帝,始终不失信仰,经过千难万苦,最终必

有一个圆满的“地上天国”。

耶稣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是由上帝派到人间来的,肩负着教谕世人,行善除恶,解

救人类的伟大使命。

耶稣告诉人们,只要诚心诚意地忏悔,不论是穷人还是罪人,都可以进入天国。耶稣强调人

们做错一些事,只要认真忏悔就可以得到上帝的原谅。

耶稣提倡人们要树立良好的品德。要正确对待异性,正确对待金钱。耶稣劝导人们,要以上

帝为中心,必须全心地爱上帝,重金钱、重

衣食,就是分心、喧宾夺主。只要信奉上帝,做善事,其余的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

耶稣认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盈得天下,“失去心灵”是世上最大的损失。因此,要“爱人

如己”,“要爱仇敌”,“爱邻人”。他号召人们顺从一切制度,顺从“世上有权柄的人”

,今生要忍耐、顺服,把希望寄托于来世。

耶稣的思想反映了当时奴隶和贫民对奴隶制的憎恨,反映了人们渴望获得幸福的愿望。因为

贫穷、缺乏物质,他们肯切希望得到上帝的弘恩,成为天国的成员。因此,耶稣不论到什么

地方,民众都随着他蜂涌而至。

公元28年春,耶稣的传教活动广泛开展起来,信教的人越来越多。耶稣深感传道事业不能

只靠他一个人,必须把教规传授给得力的门徒,让他们到民众中去宣传。

耶稣经过反复考虑,选择了12名最了解最有希望在民众中宣传教规的门徒,其中有西门(

耶稣称他为彼得)、雅各、约翰(耶稣称他为雷之子)、安得烈、腓力、多马、巴多罗马、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