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百科全书式的人类导师亚里士多德 -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 刘亘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章百科全书式的人类导师亚里士多德

第7章百科全书式的人类导师亚里士多德第7章百科全书式的人类导师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留传下来大量

的著作,这些著作在中世纪

欧洲基督教会中,有和《圣经》同样的权威。

他的思想和著作给几千年来人类的文化思想史

打上了烙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贵族少年学园明星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年出生于爱琴海北部卡尔西国西半岛东岸的斯它吉拉城(现名斯塔夫

罗斯)。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当时称雄希腊的国王的父亲——阿明斯塔王的宫廷御医。他的

家庭因此有权有势,并且成为显赫富裕的贵族。

公元前367年,17岁的亚里士多德离开斯它吉拉城,来到当时的文化中心雅典。亚里士

多德早年无限崇拜柏拉图,所以他来到了柏拉图创办的阿卡德米亚学园。

亚里士多德广泛涉猎、胸罗万象,政治学、戏剧学、诗学、物理学、医学、心理学、历史学

、天文学、论理学、自然历史学、数学、修辞学、生物学等,他样样精通。根据柏拉图留传

下来一个培养哲学王的教学规划,可以推断,亚里士多德先花了10年时间学习各门数学,即

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和声学。柏拉图非常重视数学,认为数学具有抽象性和

普遍性,能把人的心灵带向真理,把思想境界提高到哲学。但亚里士多德对把数学变成哲学

,把哲学等同于数学的做法一直抱有怀疑,并和老师各持己见,相持不下。

大约公元前360年,学园与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展开了一场大论战,经过唇枪舌战,亚里士

多德为柏拉图的阿卡德米亚学园争了荣誉,此后,他一直是学园中的“明星”。

同年5月,80高龄的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决定结束20年的阿卡德米亚生活离开雅典。

在这20年中,亚里士多德与老师柏拉图结下了深厚情谊。他十分敬仰和爱戴柏拉图,信仰柏

拉图的唯心主义。但亚里士多德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盲从老师。

但不管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多么尖锐,他们两人的哲学基础和实质是一致的,并且亚

里士多德的学术成就是奠定在柏拉图的逻辑学和辩证法之上的,这点不容置疑。

总之,阿卡德米亚养育了亚里士多德的才华,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幸运。

漂泊漫游创立学园

公元前347年,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开始了他为期12年的动荡生活。由于受到同学兼好友

尔米亚斯的邀请,他来到小亚细亚北部的阿它尔纽斯城,在此度过了三年安静的生活,并与

赫尔米亚斯结下了

深厚的友情。

公元前345年,亚里士多德移居累斯博斯岛东南角上的城市朱提利亚,在这里他结识了泰奥

弗拉斯托斯,以后他成了亚里士多德最亲密的朋友和助手。并跟随亚里士多德25年,共同合

作。

公元前343年,马其顿王菲利蒲邀请亚里士多德到珀拉宫廷,给他的儿子、未来的君主亚

历山大当老师,亚里士多德接受了邀请。

就在亚里士多德离开累斯波斯岛的次年,赫尔米亚斯由于奸人出卖,在波斯王的大举入侵中

兵败被俘,受酷刑折磨而死。亚里士多德对赫尔米亚斯的不幸十分悲愤,为纪念这位忠实的

朋友,亚里士多德在台尔菲庙立像,并亲自撰写了挽词。后来,这首挽词为给亚里士多德罗

织不敬神明罪提供了“证据”。

公元前336年,菲利蒲被刺死,同年7月,亚历山大夺取马其顿王位。亚历山大对教师作了隆

重的答谢,重建了在战争中被夷为平地的斯它吉拉和泰奥弗拉斯托斯在累斯波斯岛的故乡。

亚里士多德在故乡从公元前340年一直住到公元前335年。

公元前335年,即位不久的亚历山大挥师南下,摧垮了南部诸城的反马其顿派。此时已届不

惑之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泰奥弗拉斯托斯重回雅典。

政治生活的挫败,使他变得更深沉,更明智了,他厌倦现实和政治,便埋头于学术研究。在

亚历山大的资助下,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城东北角的城墙外,一个名叫吕克昂的运动场上建立

了自己的学校,与西北角的柏拉图学园隔城相望。学校命名为“吕克昂”。吕克昂学校有一

定的规章制度,但在其草创之初,没有完备的教学设备,亚里士多德经常与学生在林荫道上

散步,讨论深奥的逻辑、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问题,因此他和他的弟子被称作漫步学派或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