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一代哲学宗师柏拉图 - 大学生必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 刘亘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章一代哲学宗师柏拉图

第6章一代哲学宗师柏拉图第6章一代哲学宗师柏拉图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的教育家和哲学宗师。无论是作为苏格拉底的

得意学生,还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都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追求理想辗转一生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克勒(aristocles)。这是他袭用祖父的名字。父亲叫阿里斯通。他母亲

的家族是雅典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亲戚多系当时的达官显贵。

相传在12岁那年(前415),巴来斯特拉体育学校教师阿里斯顿见他前额宽广,身体强

壮,给他一个绰号plato,即宽阔、壮伟之意,后来成为他的正式名字。

由于出身贵族,柏拉图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柏拉图文学造诣

极高,一些名著不仅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而且写出了许多文学杰作。

柏拉图青年时代曾想从事政治活动,他的家庭也允许他比较容易地登上显要地位。然而他却

走上学者的道路,这与雅典的衰落和政治的腐败不无关系。

当然引导柏拉图走上哲学道路不仅仅是这些。柏拉图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多方面才能,很早就

对哲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苏格拉底被认为是当时雅典最有智慧、最有教

养的人。他对柏拉图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柏拉图忠实地跟随这位导师学习长达8年之久,

深得苏格拉底哲学的真谛。他是苏格拉底学生中最有名气的一位,并被称为惟一的继承人。

苏格拉底喝完毒药,静静死去以后,雅典的政治气氛使人窒息。为了免于遭受迫害,柏拉图

和他的挚友们纷纷逃离雅典,侨居墨加拉,与他的好友欧克里德到处避难。在这里,柏拉图

经常和他的朋友们在一起讨论哲学问题。这时他28岁。以后12年侨居他乡的生活不但在哲学

方面,而且在政治上对柏拉图的生活都有不同的影响。

柏拉图与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一世及其姻亲第翁的交往,对他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柏拉

图一生3次访问叙拉古。公元前368年,柏拉图第一次来到叙拉古,在那里他结识了第翁。第

翁是狄奥尼修一世的妻弟,又是他的女婿,那时他天姿聪颖,喜欢哲学,与柏拉图一见如故

,他仰慕柏拉图,希望柏拉图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改善叙拉古的状况。但是,第翁主

张开明政治,厌恶宫廷的奢侈习气,因此在宫廷中不受欢迎。狄奥尼修一世是一个在政治上

、军

事上野心勃勃、踌躇满志的君主,他结识和接待柏拉图在很大程度上是附庸风雅,博取礼贤

下士的美名。柏拉图和第翁之间的亲密友谊已使他不快,加之柏拉图为了实现自己培育“哲

学王”,用哲学思想来改革国家的目的,往往直言不讳,发表刺耳的言论,这样他并不能受

狄奥尼修一世的宠爱。柏拉图后因与狄奥尼修一世发生冲突,而返回雅典。

柏拉图返回雅典后,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公元前387年,柏拉图40岁时,创办了一所学园。

柏拉图的“学园”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并从而影响了后来发展起来的学院和大学

。但是不能简单地从现代大学的角度看待“学园”。当时的“学园”还具有某种宗教团体的

气息,以主管学术和艺术的诸女神“司”做为“保护神”,全体人员过着集体的生活。在“

学园”自己的’礼拜堂”中举行宗教仪式,在公共食堂中一起用餐。一部分个人财物归集体

公用。学园的课程主要有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和声学,以及社会、政治、伦

理等。

但是所有这些学习,只是为学习辩证法奠定基础。在柏拉图看来,最高深、最高尚的学科是

哲学即辩证法。柏拉图十分重视数学学科,据说学园大讲堂的门前写着这样的话:“不懂几

何学者不得入内。”柏拉图亲自授课,采用的主要方式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即通过一

问一答的方式,自由研讨。

“学园”的创立,使得雅典不仅像伯里克利骄傲声称的在政治、艺术的意义上是全希腊的

学校,而且名副其实地在哲学和学术上成为“全希腊的学校。”“学园”创立以后,吸引了

诸多外邦青年到雅典向柏拉图和伊索克拉底等人求教。柏拉图学园培育出了不少卓越的学者

。比如亚里士多德,欧多克索、克塞诺拉底,赫拉克利特、泰阿泰德、斯彪西波等等。

公元前367年,叙拉古的狄奥尼修一世去世,他的儿子狄奥尼修二世继承了王位。他受教育

不够,因此完全不适合担当起他父亲抑制迦太基人扩张的伟大事业,而迦太基人的扩张正危

胁着西西里西部希腊文明的存在。狄奥尼修二世不得不借助他的姐夫第翁。第翁和他的妻弟

狄奥尼修邀请柏拉图到叙拉古,帮助他们维护政权。柏拉图虽然觉得成功的希望不大,但仍

接受了第翁的邀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