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蹊跷的火 - 从冷宫出来后我成了宠妃 - 琉璃墨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一十七章:蹊跷的火

上官禹一头雾水,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这个事实,终于冷静下来。他心里隐隐有不好的预感,缓了半晌,才示意李文说下去。

李文便把这两日查出的结果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奴才早就觉得碧霄宫的火来得蹊跷,火从正殿开始烧,说明火源来自正殿,奴才怀疑有人蓄意放火,便让人调查,结果,却查到刑宫头上。”

上官禹两日未进食,又刚发了好大的火,虚弱无力地坐在榻上,眼神幽冷,“继续说。”

“刑宫的掌事太监赵立元是小玄子的干爹,据说在碧霄宫着火的前几日,两人联系密切,且收买了守宫门的侍卫。”

上官禹不解,问道:“这跟守宫门的侍卫有什么关系?”

“每隔十日,宫外都会送一车瓜果蔬菜到御膳房以作食材,据说收买侍卫是为了不让他们在马车出宫之时检查马车,奴才猜想,里面可能是藏了什么东西运出了宫,奴才查了记录,在碧霄宫失火当日,那辆马车在宫中逗留了一整日,碧霄宫一着火,马车就趁乱驶出宫。”

李文没有明说,但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这事虽然匪夷所思,但是他们心里清楚,这种事情苏宛不是干不出来。

上官禹心情复杂,说:“把赵立元带来。”

在宫里沉浮多年,赵立元可以说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但唯独这种风浪别说见,想都不敢想。

私自帮助宫妃出宫,这要让人知道了,十条命都不够赔,本想着此事做得隐蔽小心些,就不会有人发现,但皇宫到底是皇上的皇宫,天子脚下行事,想没有一点蛛丝马迹绝无可能,没多久,养心殿的人就找上门来了。

赵立元意识到,自己掌管刑宫多年,从这一日开始,自己也要成为刑宫犯人的一员。

他也识趣,知道这事既然已经被发现,就瞒不下去,与其垂死挣扎,自己受苦,不如直接坦白,也省得最后刑罚加身。

人到了养心殿,还不等皇上问话,他就把帮璟淑仪出宫的事和盘托出,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但是对于几人的去向,他却守口如瓶。

从决定帮小玄子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放到一边去了,这么大把年纪他活够了,去死一死也算解脱,但他干儿子还年轻,他亲儿子活着的时候他没好好做一个父亲,如今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慰藉。

原来从碧霄宫找出来的三具焦尸不过是赵立元从刑宫的死人堆里头找出的几个刚死不久的尸体丢进去的,因为火势太大,三个尸体被烧成一堆炭,大家就都没有认出来。

得知真相的上官禹心中五味杂陈,他其实应该高兴的,不管怎么样,苏宛还活着,但更多的还是无力。

这几日懊悔过,悲痛过,眼泪都快流干了,结果只是他一个人在演独角戏,他很多时候想跟着苏宛去了,但真实的情况却是苏宛和那个妖孽在另外一个角落潇洒地过日子。

这好像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比起苏宛的死亡,真的再友好不过。

可苏宛为了离开他,离开皇宫,无所不用其极,连诈死的法子都想得出来,完全不考虑他的感受,明明当初答应过他,会留在他身边陪他,她却爽约了。

当真是,可恶至极。

李文虽说能猜到一个大概,但真相摆在面前时,还是久久不能回神。

这位璟淑仪当真是神人,但凡这聪明劲放到正途上去,龙椅换她来坐好了。

简直是胆大包天,还白白浪费皇上这几日的感情。

“皇上,赵立元该如何处置?”李文请示道。

上官禹沉默无言,良久,缓缓闭上眼睛,仿佛在压抑着什么,说话的声线没有一丝起伏:“拉出去,凌迟。”

赵立元趴伏在地上,得到最后的判决,竟松了口气。

“守宫门的那些侍卫,全部斩首。”

李文欲言又止,最后只答了句:“是。”

殿内静悄悄,连呼吸声都听不见,李文受不了这种沉重的气氛,再次开口请示:“皇上,要不要奴才命人把璟淑仪悄悄找回来?”

这几日因为苏宛丧生,上官禹痛不欲生,李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虽然最后这个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但至少,人还活着,那就还有希望。

上官禹低着头,捂住太阳穴,没有说话。

李文唤道:“皇上?”

上官禹却露出诡异的笑容,说:“不必找回来了。”

李文不解,最想见到璟淑仪的应该就是他,怎么现在又不找了。

上官禹扶着把手站起来,因为许久没有进食,刚起来时头晕目眩,李文赶紧扶住他,才算勉强站稳。

他自嘲地笑了笑,“李公公,你是不是觉得,朕就是个笑话。”

“皇上怎么这么说,奴才不敢啊。”

“哼,你不敢,苏宛却敢。”上官禹没有之前的颓废,但神情却阴冷无比。

“多派些人找苏宛他们三人。”

他顿了顿,厉声道:“找到了,杀无赦!”

“那刘氏和林侍卫”

上官禹终于克制不住翻涌的怒气,掌风扫过,桌上的花瓶茶碗应声摔地破碎,他还觉得不解气,将头上的帘帐撕碎,疯了一样地破坏殿内所有的东西,李文生怕他伤到自己,在身后护着,苦口婆心地劝解,反而加重了他的怒火。

“他们所有人都背叛朕,全部杀了,全杀了,朕不想再看到他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