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没收黄书
数日过去,除夕将至,天气也愈加寒冷,几场大雪过后,整个皇宫被银雪覆盖,如同害羞的小姑娘躲进白衣裳里,当差的宫人们忙碌地把“小姑娘”从衣裳中拉出来,可累坏了他们。大雪的日子里不好出门,苏宛便把从贤妃那拿的话本子看了个遍,不怪外头人都传贤妃是个才女,她写的话本都与其他作者不同,十分吸引人,文字功底可见一斑。
天才总是寂寞,贤妃也是如此,写的话本再好看,也不过是不入流的低级小说,一个女子自然不能被人发现写这种话本,即便皇后喜欢看话本解闷,却不影响她对话本的鄙夷。
贤妃一向藏得极好,可上回不小心把话本掉御花园里,掉的还是以皇上为原型讲断袖的话本,为此担心了好几日,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就被苏宛捡到。
且苏宛还表现出对话本浓浓的兴趣,自那天后,贤妃就知道苏宛定是那个懂她的人,两人一来二去,竟成了好友。
说是好友,书友这个词其实更为贴切,贤妃不但把自己所写的话本全借给苏宛看,还找了几本她认为尚不错的话本,全拿给苏宛解闷。
苏宛怕别人发现,打算只拿小黄书的下册出来看,其余书压箱底,想看再拿出来,她自认为看书隐蔽,但人算不如天算,这话本还是被上官禹看到了。
而且看的还是那本以他为原型的小黄书!
彼时苏宛刚从贤妃宫里喝完茶出来,因为雪天路滑,并没有坐轿子,一路走回碧霄宫花了不少时间,正想好好休息,结果一进寝殿,就看到一个金色的影子坐在她床上。
走近一看,竟是上官禹。
苏宛有些惊讶,但当她看到上官禹正在看的书后,脸上便只剩下惊恐。
“皇上……”
上官禹看得专心致志,警觉度高的他还没有发现苏宛进来,直到她发出声音,他才茫然地抬头。
“宛宛,你终于回来了。”
声线没有任何异常,可苏宛依旧汗毛直立,勉强笑道:“是啊,皇上您在这儿多久了?”
“朕用过午膳就过来看你,都在这儿等你一下午了,还好有书看。”
此言一出,苏宛瞬间腿软,幸好上官禹眼疾手快,丢下书扶住她,焦急地问:“你怎么了?”
苏宛吓得直哆嗦,“皇……皇上,您看到哪了?”
他想了想,答:“上册快看完了。”
苏宛几乎快哭了,“那皇上您有何感想?”
只见上官禹紧锁眉头,像极了暴雨来临的前兆。
“原来梅定安对朕的爱慕之情如此之深。”
“嘎?”
上官禹用沉重的语气说:“难怪上回遇刺,他为了保护朕,不惜冒着被刺客乱刀砍死的危险,也要让朕出去,又为了朕,戍守边疆多年,朕还纳闷,他们梅家世代从文,为什么就出了他这个披荆斩棘的大将军。”
苏宛还傻傻地问:“为什么?”
“话本写得很清楚,就是为了朕,可是这么多年来朕竟然没有发现他隐藏在深处的浓浓情意,朕对不住他啊。”
此刻,苏宛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那皇上你打算成全他一番痴情?”
“你胡说什么呢。”上官禹一脸抗拒,“朕没那个癖好,何况朕喜欢的是你。”
莫名其妙被表白,苏宛干笑道:“皇上,这儿就咱两个,又没有人,不用说这种话。”
上官禹懒得和她解释,轻手轻脚地把她扶到床上坐着,一言不发地蹲下身给她捏腿。
苏宛连忙制止,又被上官禹按了回去。
“皇上,使不得。”
上官禹挑眉,尾声上扬,“有何使不得,朕觉得使得,那就使得,你在路上肯定累了,朕就是帮你舒展舒展筋骨,你别乱动。”
狗皇帝任性,苏宛也不好说什么,由着他去了。
毕竟能被皇帝捏腿,那可是祖坟烧青烟,她能吹一辈子,也就说说客套话,她其实很享受被皇帝伺候的感觉。
尤其是这个狗皇帝从前老欺负她,不好好磋磨一番都对不起自己受过的那些委屈。
“你放心,朕虽然感念梅定安一片深情,可朕对他绝没有旁的意思,朕会找个机会拒绝他,断去他的念想。”
不知为何,苏宛总觉得有点怪怪的,“或许梅大人只是忠君。”
“不!”上官禹严肃地说,“朕知道你怕朕内疚才这么说,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本书的作者都写出来了,说明他看出来梅定安对朕确有那个意思,那朕就不能不管。”
苏宛不再说话,心里却不赞同上官禹的想法,贤妃还写了上官雨也喜欢梅安呢,这咋就不说旁观者清了?
“对了,你日后还是少出门吧,最近天实在有些冷。”上官禹边说边脱下苏宛的鞋袜,“你瞧,脚都冻红了,回头又该生冻疮了。”
苏宛无奈道:“没关系,外面真不冷。”
“朕都觉得冷,你身边那个小玄子不是一向最贴心,怎么今天不劝劝你,好歹多加些衣裳再出门。”
“小玄子也有自己的事情,哪里能每时每刻都盯着我。”
上官禹哼唧一声,没有说话,在心里骂小玄子不知骂了几万遍,面上不显,只低头专心用自己的手搓苏宛红肿的脚丫子,给她保暖。
苏宛虽怀疑上官禹的动机,可不得不承认,狗皇帝有时候人挺好,并没有那么狗。
“你那两本书先借朕几日,朕拿回养心殿看去。”
苏宛不解,为难道:“皇上,那两本连杂书都算不上,还是不要污了您的圣听,就让臣妾帮您承受吧。”
上官禹熟练地把苏宛的脚塞进被窝里头,直起身居高临下道:“朕知道你什么意思,不就是怕朕怪罪你嘛,朕没那么迂腐,那书写得不错,朕回去观摩观摩。”
“可……”
还不等苏宛说话,上官禹捂住她的嘴,翻身上床,把她往里面挤了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