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民风淳朴
“宛宛,宛宛……”苏宛艰难地睁开眼,眼前是绿色的帷帐,檀木的香味在鼻尖充斥,一时分不清现实和梦境。
上官禹喜出望外,冲边上喊:“郎中,她醒了。”
一个耄耋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到床边给苏宛把脉,苏宛回过神,掀起眼皮,望向上官禹,“小玄子呢?”
上官禹怔了怔,低着头不说话。
沉默让苏宛明白,那个人,她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她无力地闭上眼,一滴泪缓缓从眼角流下,藏进枕头里。
郎中把完脉,老花眼凑近看了看苏宛的脸色,说道:“这位姑娘是悲伤过度导致昏厥,现在有点木呆,还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您平时需要多开导开导,草民先开一副定心神的药,你们熬了给她喝下会好很多。”
上官禹紧张地盯着苏宛看,摆手道:“你快去,务必开最好的药。”
他握住苏宛的手,安慰道:“人死不能复生,宛宛,你不要难过了,朕会追封他为一国公,入太庙受香火,来生一定会投个好人家,平安顺遂。”
此时再多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上官禹心知这些虚名都是假的,暗恨自己无能。
他宁愿死的人是他,也不想看到苏宛现在生无可恋的模样。
李文看不下去了,在一旁劝慰道:“娘娘,皇上在这里守了您一夜未合眼,早膳都没用,您好歹说说话啊。”
苏宛好像没有听见,静静地在床上躺着,呼吸平稳,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睡着了。
上官禹知道她不可能睡着,只是接受不了小玄子的死,想自己冷静下。
“也不知道,如果死的是朕,你会不会如此?”
李文心惊,“皇上,您胡说什么!”
上官禹叹了口气,给苏宛掖了掖被子,让她好好休息,就出去了。
剩下的人自然也不好打扰,房间突然安静下来,只能听得到苏宛压抑的哭泣声。
比起这里压抑苦闷的气氛,另一边就要欢快多了。
梅定康觉得自己上辈子一定跟千机阁有仇,先是在赴扬州上任的途中遭他们的杀手追杀,如今又被千机阁绑架险些丧命,他这辈子从来没有如此刻一般,见识到生命的珍贵。
“你慢点吃,没人和你抢。”刘清风怕他噎死,忙给他倒了杯茶。
饿了一天的梅定康已经顾不得那么多,只有粮食入肚的快感才能提醒自己还活着。
“咳咳。”梅定康果然被噎着了,随手灌了杯水,顿时舒服多了。
刘清风叹道:“你这次大难不死,可别被自己给噎死了。”
“你还说,你怎么那么笨啊,四个人一起失踪肯定出事了,你一个人把山头都翻过来也无用啊!”
刘清风还是第一次被人骂笨,且自己还心安理得接受了。
“文安县民风淳朴,你们四个人里头就有三个七尺男儿,我怎么知道你们会被人绑走啊,如果你早告诉我,那位夏公子就是皇上,我肯定立马调动人手,把文安县都翻个遍。”
梅定康冷哼一声,“我看你巴不得我回不来,再找不到人就要回去睡觉,要不是李公公过来找皇上,察觉不对,向太守汇报,就算我们逃出来,也要被千机阁的人抓到。”
小玄子虽然以身拖住了千机阁的人,但他们不是吃素的,死了一批人,另一批听到动静立马追上来,还好李文带官兵及时赶到,才算脱险。
这事要说刘清风冤也确实冤,但皇上在他地盘上出了这么大事,若追究下来,一个护驾不力的罪名是不会少的。
“此事一出,我恐怕乌纱帽难保,或许要回老家种地去了。”刘清风叹了口气,惆怅地说。
梅定康愣了一下,“皇上平安无事,你应该也没事吧?”
刘清风苦笑道:“文安县是我直属的地界,皇上在我地盘上被绑架,我肯定有责任,削职是最轻的处理了。”
说完,刘清风看了看梅定康,观察他的反应,耸拉着头继续道:“恐怕严重的话还要下狱。”
梅定康咽下一大口粥,狐疑道:“你别唬我。”
可刘清风也就是在昨天找他们时笨了一会儿,现在精明着呢,说得有鼻子有眼,顺便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说不准皇上大度,不追究也不一定。”
梅定康很认真地思考起来,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皇上出了名的小气,你这个说不准,不成立。”
刘清风笑了下,颇无所谓,“如果我当真被革职,一介书生,毫无用武之地,你可会收留我?”
到了这个时候,刘清风还不忘给自己找个下家,收留他这个拖油瓶,可谓是谋划良多,却遭来梅定康的鄙夷。
“我要你作甚,你肩不能提,手不能扛,就算留你做个马夫,你也不会养马,天天放在跟前气我吗?是你傻,还是觉得我脑子有水?”
这大概是梅定康怼得最痛快的一天,从前斗嘴皮子,总是刘清风占上风,梅定康也就拿自己应以为傲的出身来压他了。
说起来他俩的梁子也就因此而结下,梅定康是梅太傅之子,京城里炙手可热的贵族公子,谁不巴结奉承,唯独当时进京赶考的刘清风在一众阿谀奉承的考生当中如同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骄傲得不可一世,最看不起的就是他这种靠着家里的老本出来炫耀的纨绔子弟。
其实梅定康比起他兄长骠骑将军都要老实得多,才华横溢,丰神俊朗,委实担不起纨绔的名号,偏偏那时的刘清风最喜欢的名人便是包青天,脾气又像火药桶,一点就燃,看到大家都对一个刚成年的毛头小子奉承,自然就对梅定康没什么好脸色。
梅定康一向不喜欢和人起争执,但是年轻气盛的他自然也不喜欢看到有人莫名其妙对他摆臭脸,没少明里暗里地嘲讽刘清风,两个读书人争锋相对,经常借文章嘲讽对方,说起话来三句不离讥讽,从未动过手,看得一些真正的纨绔恨不得拉着两个人的手帮他们打。
骂起人都咬文嚼字,他们听又听不懂,这两人打又不打,他们这些在边上看着的,难免着急啊。
可能当时刘清风读书都没有如此用心过,把精力全放在如何以嘴皮子功夫取胜梅定康上面,还特地做了好几页笔记,最后只考了个进士,在京城混了个闲职,又因为说话做事不够圆滑,被人使绊子,贬去扬州文安县做县令,他们两个的恩怨才就此告了一段落。
但耐不住他们有缘分,几年以后梅定康参加科考,中了探花,被任命扬州巡盐御史,也到了扬州。
梅定康在赴任途中遇刺的事传到他耳朵里,他立马不辞辛苦跑到扬州驿站,恭贺梅定康新官上任,还在人门前放了几捆鞭炮以示庆贺,气得梅定康恨不得干脆死在千机阁的杀手之下,也不愿受这等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