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争猜灯谜
为了能赶上花灯节,苏宛起了个大早,带上小玄子和玉虚一起去镇上摆摊,今日的人确实比平时多了一倍不止,木雕卖得也多,苏宛只恨前几日没有多做一些,白白流失了一笔白花花的银子。临近黄昏,木雕就卖得差不多了,苏宛拿着银子在街上逛了一圈,买了好几个款式不一的面具,特地给小玄子选了猪八戒的面具给他戴上,格外滑稽。
小玄子无奈地摇摇头,任由她捉弄。
到了晚上,街上人流涌动,少男少女们大多戴着面具,像是一个盛大的面具舞会,苏宛选了一个精致的兔面具,面具的耳朵上还挂着一串小流苏,走起路来流苏也跟着一晃一晃,分外活泼。
“小玄子你过来,那个花灯真漂亮,我们买下来吧!”
小玄子顺着她的视线往那盏花灯看去,一堆人围着一个摊子,摊子上一尘不染,只放着一个大花灯,确实要比其他花灯更出众一些。
“那个好像是猜灯谜的奖品。”
苏宛双眼直放光,“那就是说不用花钱咯,走走走,我们猜灯谜去!”
“嘿,兄弟。”苏宛拍了拍前面一个书生的肩膀,喊道。
那个书生还从没被一个女人叫兄弟,一时手足无措,“姑娘有何贵干?”
“我想问问,题目是什么?”
见苏宛没有恶意,书生紧绷的弦才算松开,笑道:“那不是有吗?猜对三题便可拿到奖品,现在还是第一题,是猜成语,问:天下
最难做的饭是什么?”
苏宛这才看见,主持灯谜会的老头手中拿着块条幅,上面写着灯谜题目。
“这有何难?”
“哦,姑娘有何高见?”
苏宛干脆把问题抛给小玄子,问:“小玄子,你有何高见啊?”
小玄子没想到自己会被问到,轻咳一声,说:“不算高见,也就是误打误撞,要我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应当是无米之炊。”
老头一喜,说:“这位小兄弟答对了,正是无米之炊!”
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小玄子,皆敬佩不已。
书生肃然起敬,对小玄子拱手问道:“这位兄台不知在哪高就?”
小玄子虽然戴着猪八戒的面具,但挡不住清润的气质,又能一眼猜出谜底,在旁人看来,必定不是凡人。
这可愁坏了小玄子,他也不知该如何回答,苏宛就替她回了。
“这是我弟弟,即将要上京赶考,下一任的状元郎!”
苏宛吹气牛向来不分轻重,书生见她自信满满的样子,对小玄子更加敬佩,真的就和对待状元郎一样尊敬,“是小生眼拙了。”
小玄子心虚地笑了笑,“不敢,不敢。”
台上的老头又写了幅字,把第二题的题目写了出来。
“这第二题,便是不如归去四字,猜一种花卉。”
书生抢答:“可是昙花?”
老头皱眉摇头,“昙花应是归来,怎能是归去?”
书生一时也犯了难,和身旁的人交头接耳地讨论。
文绉绉的东西实在不适合苏宛,她苦思冥想,愣是想不出什么花和不如归去能沾上边。
这时,一道清朗的男声传来:“我知道。”
众人看去,只见一个身形高挑,蓝色长袍,脸上戴着一个马面具的男人挤了进来,望了望那个题目,笑着说:“不如归去出自名士梅尧臣所著《杜鹃》,杜鹃此鸟,其声悲切,催人归去,乃至於泪尽而啼血而啼出的血,便化成了杜鹃花,所以这道题目的谜底,应是杜鹃花!”
大家恍然大悟,老头对他投去赞赏的目光,点头道:“不错,正是杜鹃花。”
苏宛哼唧一声,嘟囔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小玄子摸摸她的头,笑道:“别担心,我一定会为你把花灯赢回来。”
苏宛一愣,有些晃神,她隐隐感觉曾经自己也被人这样对待过,可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只觉得很熟悉,望着小玄子的眼神变得陌生起来。
小玄子还没有察觉,已经开始摩拳擦掌,打算一举拿下花灯。
“下一题,三层桥下波涌月,猜一字。”
话音刚落,小玄子便举手喊道:“是滑。”
“恭喜这位兄弟又答对一题,看下一个,桥板曙色天牛迹,也是猜一字。”
马面具男人答:“天上星辰的星。”
“圆寂,猜一成语。”
二人异口同声:“坐以待毙。”
马面具男人看向小玄子,小玄子也打量着他,二人暗自里较劲,谁也不服谁。
一来一去,二人都打了个平手,最后一题被苏宛答了出来,才以苏宛获胜为结局。
苏宛得意地拱手:“承让了,兄弟。”
马面具男人颔首,退出人流。
“恭喜这位姑娘得到奖品。”老头说着,小心翼翼地提起花灯,送到苏宛手上。
苏宛喜滋滋地抱着花灯,冲小玄子眨眨眼,“看吧,还是我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