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花灯节日
乌萝村连下了几场大雨,农活都干不成,农村人闲不住,就喜欢各家各户串门闲聊,王氏在这群人里头尤为突出,动不动就爱嚼杨老头家的舌根子,每回提到苏宛,便添油加醋地把她和赵闻达的关系说得十分暧昧,她有求于赵闻达,倒是不会说太难听的,脏水全往苏宛身上泼。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种话传到苏宛耳朵里更加难听,气得苏宛直接扛起镰刀给王氏家里一通捣乱,扬言要拔了王氏的舌头,幸好杨大娘劝了回来,才不至于不好收场。
杨大娘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自然了解苏宛的脾性,好声好气地劝道:“他们都是些粗人,不识礼数,咱们不跟他们计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算了吧。”
苏宛气还没顺过来,她最讨厌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不好好揍一顿,她都觉得天理难容。
“他们就是缺少社会的毒打,姑奶奶我要是不教他们做人,他们还以为姑奶奶是吃素的!”
苏宛越说越气,“杨大娘,您这么多年是怎么容忍自己和他们在一个村里的?”
要是换了她,遇上这种骨子里头焉坏焉坏的人,非要搅得所有人不得安生不可!
杨大娘唉声叹气,不知从何说起,“我们也没办法,自从我那可怜的儿子死后,我和老头子就没有任何奢望了,日子是能过一天算一天,还有什么忍不忍的。”
苏宛怕戳到老人家的伤心处,便闭嘴不说话了。
杨老头夫妇本来是有一个儿子的,是杨家唯一的长孙,可杨老头的父亲去世后不久,他们的儿子也因为上山砍菜,不慎跌落悬崖,意外去世,此后夫妇二人一直没有孩子,多年来相依为命。
杨家在村里算得上富裕,杨老头是老大,有个儿子,杨老二家里只有一个女儿,本来杨老头父亲死后,家产大多数是留给长孙,但长孙没了,家产自然就留给孙女,被老二掌管。
老二得到家产后便迅速翻脸,吵着分家,把杨老头夫妇从本家赶了出去,只留给他们一座现在住的茅屋和一头老黄牛,那老黄牛还在两年前累死。
老二的事办得不地道,为村里人所诟病,苏宛一开始听说时便为杨老头打抱不平,不过这是人家的家事,她不好插手。
但现在王氏都欺负到她头上来了,她如何能忍!
“大娘,也就你们性子好,换了我,看我不天天给他们闹得鸡犬不宁!”
小玄子怕她说得口渴,特地给她倒了杯水,赞同道:“你说得不错,这种人确实要给她点厉害瞧瞧。”
“是吧是吧,你刚才是没跟去看到,我说要拔她舌头时,那老太婆脸都绿了,还想跟我打架,我一脚就给她踹翻了!”苏宛说着,还得意地做了个踹人的姿势。
小玄子自然知道苏宛的厉害,但听说她还跟人家动了手,便紧张起来,“你怎么跑人家家里去动手,他们人多,万一你打不过他们,伤着了怎么办?”
杨大娘也担心苏宛吃亏,劝道:“是啊,以后可千万别冲动了,听小玄子的话,你看,我们大家都不赞成你去打架,你可别再去了。”
话刚说完,小玄子又说:“下次你去叫上我,我扛家伙帮你揍他们。”
杨大娘发现自己跟这些年轻人的想法不太一样,且这些人还不听劝,正要再说上几句,可想想他们一定不会听,便化为叹息,只嘱咐苏宛注意安全。
苏宛笑了笑,“我一人能打他们三个,他们吓坏了,都不敢还手,我知道你们担心我,放心吧,只要他们闭上嘴,不招惹我,我当然不会惹事。”
杨大娘不担心苏宛会主动惹事,如果不是怕他们被王氏报复,她甚至会自己亲自上去撕了那女人的一张嘴。
但她害怕,王氏那样的人,和她讲道理是讲不通的,村里不是没人恨她,但她依然横行霸道,这都是有理由的,且听说她家女儿要攀上县太爷了,到时候更不是苏宛能招惹得起的。
“你有分寸就好,知道你生气,明晚镇上会有花灯节,有很多人会去,我们多做些木雕,到时候拿到镇上卖,一定能卖很多钱,你们留着钱在镇上多玩几圈,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正好放松一下。”
苏宛来了兴趣,好奇地问:“花灯节是干什么的?放花灯吗?”
说起花灯节,杨大娘的话滔滔不绝,“不错,花灯节的习俗就是放花灯,祈愿一年里风调雨顺,也是青年男女相看的好日子,这天,街上的年轻人都会戴上好看的面具上街,一起放花灯,猜灯谜,遇上互相看对眼的,就留下家里住址,隔日男方便会上门提亲,这是我们这一带特有的节日,外地人有所耳闻,也会特地过来游玩,因此格外热闹。”
小玄子在一旁听着,觉得甚为有趣,望向苏宛笑道:“看来我们要多准备点钱了,不然都不够你玩。”
苏宛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点头道:“是啊,正好带玉虚一起去,她的齐三可能一辈子都见不上面了,再重新给她找一个好的,天下男人千千万万,总不可能挑不出一个比胖子好的。”
小玄子哑然失笑,无奈地摇摇头,这又不是做买卖,说重新找个好的就能找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旁人眼里,齐三只是个普通的胖子,可在玉虚眼里,那可是她要跟着过一辈子的人呐,想要她忘记,恐怕有点难度。
不过这个花灯节倒是让他心动了,虽然那天被苏宛骂了一顿,却不妨碍他继续留意,他们在乌萝村数日,皇帝的人还没有找来,就说明他们藏得隐蔽,皇帝找不到他们,现在只等风头过了,只要低调些,便不会有人查到,便是苏宛再嫁人,也不会连累其他人。
苏宛还不知道小玄子又在暗戳戳找机会把她嫁出去,高高兴兴地帮杨老头做木雕、打下手,迫不及待地想去看花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