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寒假冬训 - 风驰 - 木甲寅 - 游戏竞技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游戏竞技 > 风驰 >

第10章寒假冬训

比完赛离期末考试只有十几天,杨风并没有减少骑车,反而根据自身的情况优化了训练方法。

现在广为流传的一种训练方法是进行lsd训练,即长距离低强度有氧训练,保持在心率二区进行长时间的慢骑。

"寒假差不多一个月,要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适应长时间骑车的压力。"杨风已有打算,先让身体慢慢适应长时间训练,然后在寒假进行lsd训练。

杨风放假前在骑行台测了一次ftp。ftp是车手全力输出一个小时的功率,是自行车训练最重要的数据。

测出来的ftp是280瓦,杨风的体重是62千克。用ftp除以体重叫功体比,杨风的功体比为4.5瓦每千克。功体比和功率一样,是自行车手进行科学训练的最重要的数据之一。

杨风知道,4.5的功体比在本地区是无人能比。但拿到全国来说,在业余比赛中第一集团都跟不上,更不用说和专业或职业选手比了。杨风差不多17岁,全国这个年龄上下的,达到这个功体比的也有不少。全国最出名的自行车赛事,青海环湖赛,今年的冠军,是一个19岁的车手,据传功体比达到了5.5以上。

冬天天气寒冷,杨风打算以骑行台室内训练为主,出太阳气温回升则以路骑为主。室内训练枯燥乏味,长时间骑室内难以坚持,但更有效率。上路户外骑行容易坚持更长的时间,但效率没有室内高。

杨风的期末考试名次跟以前差不多,父母对杨风的骑车行为并没有过多干涉。

这个冬天是个暖冬,放假后,杨风按计划,保持每天四五个小时的连续低强度骑行,心率压在最大心率的80%左右。

经过前几个月的训练,杨风基本对自己的身体天赋有个大概的了解,他的心肺能力较好,肌肉耐力顶尖,力量一般,恢复能力变态。杨风曾经尝试连续几天高强度训练,第二天身体都能恢复回来。恢复能力强悍让杨风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训练计划。

这个冬训计划,就是要补短板。心肺能力的训练,就是要堆量,毫无捿径。每天四五个小时训练,刚开始几天一股热情在,每天都能依计划完成,过了几天,杨风的恢复能力强,身体上没什么疲惫感,杨风也慢慢的感受到同心率同时间下骑得越来越远。

到寒假后期隔三四天就安排一次骑行软件上的比赛,或短时间高强度的间歇训练来调节一下,维持身体的兴奋度。

训练是枯燥孤独的,杨风并没有约其他的骑友一起训练,因为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训练分区就不一样了。杨风的二区,对杨风来说是休闲骑,但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高强度训练了。

杨风似乎享受这份孤独,其实是在享受突破自身带来的愉悦。春节期间也没有停训改变计划,用妈妈的话讲,杨风绝对是骑车界的劳模。

寒假很快结束,上学后骑车时间缩短,杨风增加了训练强度,按照正常的练三休一,一强两低训练,即第一天上强度,第二第三天二区休闲骑,第四天休息,这也是众多业余车手的训练方法。

学习和骑车的平衡问题,杨风心里清楚,自己的心思似乎发生了改变,更倾向于骑车,经过去年的两场比赛,发现自己更喜欢竞技体育追求速度和挑战自我。

为了晚上的训练能正常的进行,不打乱制定的训练计划,并挤出更长的训练时间,杨风在学校的时候对学习更加专注,除了上厕所,基本上把头埋在书堆里。在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在一堆学霸中间,却也不显得特别。

大超的周六团练,冬季天气寒冷的时候也没有停过,除非下雨。没人参加,大超就自己骑。

“这样的天气,不觉得冷吗?”骑行圈内和骑行圈外的人都这样问过大超。

"做好保暖,习惯就好。"大超都是这样解释。

随着春天到来,天气变暖,参加团练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这周的周六,杨风也难得来了一次。两个多月没一起骑车,见到杨风到来,大伙非常兴奋,都想检验一下冬训成果。然而杨风的速度击溃了他们的信心。

寒冷的冬季,有顶着寒风继续训练的,有在家进行室内训练的,不少小伙伴都有进步,但杨风进步的更多。

大超看着杨风摇了摇头说:"这家伙,简直是天才,每次见面都进步一大截。"

这个冬天大超进步巨大,但似乎杨风的进步更大。以前能看到杨风的尾灯,现在尾灯都看不到了。更可怕的是这家伙还不到17岁,潜力巨大。

大超他们商量参加隔壁粤省茂市的一个24小时400公里耐力挑战赛,这种挑战赛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即是挑战成功,无排名无奖金,却深受众多骑行爱好者欢迎。杨风没法参加,因为赛事要求16-18岁的骑手参赛的话,监护人必须到现场签免责保证书。

杨风发现自己很久没有一整天的骑车了,以前在乡下,整天和小伙伴在山上骑,为杨风打下了良好的身体基础。杨风忽然发现一个问题,那些职业自行车手连续比赛20多天,用练三休一,一强两低的方法能练出来吗?

带着疑问,杨风回家在网上查了许久,也没有找到答案。真正好的训练方法还是撑握在少数人脑子里,没有流传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