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121章“额,额,无事,”,景安应道,后又补了一句:“瞧父王消失了许久,不知您去了哪儿?”
“父王肚子不大舒服,去解决了一下。”,定王又拿手在袍子上蹭了几下。
看来真的是她想多了,还让陶明夷受了罪,景安缓慢地点头,说:“那就无事了。”
“好,父王先回去了。”
“父王慢走。”
等定王走到对面,景安猛地回过神来,委屈地看向陶明夷,顶着一脸做错事的表情,说:“掐得你疼不疼?”
“你说呢?”,陶明夷没好气地回她,掐起来真够狠了,竟挑他的软肉下手,也没点轻重,回去怕是要好好看一看,就怕给她拧出血来了。
景安嘴角耷拉着,伸手去碰他的腰,问:“还痛不痛,我给你揉揉可好?”,说罢真将手伸了过去。
宫宴上到处都是人,陶明夷哪能让她揉啊,捏住她的软手,说:“回府再揉,这会还在宫里呢。”
“好,回府再喊个大夫来,咱好好看看。”
······
······
······
宫宴持续了两个时辰,景安和陶明夷在宫门口上了马车,彼时已经飘起了小雪。
大批马车分散离去,景安裹着狐裘窝在马车里,晃晃悠悠地回国公府。
已至深夜,景安困倦得厉害,马车里又暖和得紧,狐裘覆在身上,面颊熏得粉红,景安昏昏欲睡,头挨在陶明夷的肩上,随时便能睡过去。
陶明夷小心扶住她的脑袋,任她靠在肩上,轻柔的声音响起:“想睡便睡吧,等会到了我抱你回院子。”
“嗯。”,景安应了一声,小脑袋在他肩上又换了个位置,寻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闭上了双眼。
车窗处伸出一只手,飘雪落在手心,慢慢融化成水,那一抹寒凉在手心晕开,又袭上全身,陶明夷将帘子拉下,哈出一口热气,自言自语道:“今年的冬天还真是冷啊。”
安静的街上只有马蹄和车轱辘的声音响起,马车走得很慢,动静也不是很大。
忽然远处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听得陶明夷眉头一皱,大晚上的,哪家还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马蹄声由远至近,声音愈来愈大,景安迷迷糊糊听见声音,轻嗯了一声,倒是没有睁开眼睛。
“吁。”,马儿发出嘶鸣,马蹄声倒是停了,而国公府的马车也跟着停下了。
马夫将马车停下,朝着里面说:“公爷,定王府来人了。”
陶明夷心咯噔一下,掀开帘子露出自己的脸来,朝外头望了一眼,是个侍卫。
马儿不老实地在原地打转,侍卫勒住缰绳,从马上跳下来,出示自己的令牌,说:“郡主,郡马,王妃有请。”
景安正处于半梦半醒之中,听见侍卫说得话,身子一抖醒了过来,眼神里还带着迷茫,“母亲有请?”
见到景安,侍卫忙行礼:“禀郡主,王府有急事,王妃请您速速回府。”
月色之下,景安看清了侍卫的脸,是王府的侍卫没错。
什么样的事,要现在请她回府?景安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脑袋瞬间清醒了不少。
她拍拍陶明夷的手,陶明夷将她扶起来,景安探出半个身子,问:“发生了何事?”
侍卫面有难色,似有难言之隐,但也不能不说,于是仔细打量了四周,见四下无人,才凑近了半分,小声说:“王爷从宫里回来后,便大闹了一场,要,要跳河。”
总算把话说完了,景安惊地身子一歪,差点喊出声来,她捂住自己嘴巴,又和侍卫确认了一遍:“当真?”
“当真,拉都拉不住,王妃这才来请郡主和郡马的。”,侍卫苦着脸说。
好好的跳什么河啊,大冬天往河里一跳,还有命在吗?景安欲哭无泪,朝马夫说:“快驾车去定王府,越快越好。”
所幸陶国公府和定王府是一条路,连掉头也不需,直接往定王府驶去。
天上还在飘着小雪,路面湿滑得厉害,陶明夷小心搀着景安下马车。
一把雨伞递了过来,举在景安的头顶,景安站稳后大步往府里走去。
速度有些快,撑伞的人跟不上,飘飞的雪花吹到发髻上,陶明夷索性拿过伞,撑着伞就跟了上去。
陶明夷脚步快,三两下就追上了景安,将伞举在她头顶,说:“小心,你的脚才好不久,地上湿滑别再摔着了。”
景安充耳不闻,一头往府里冲去,脑中滑过一丝光亮,她猛地停住脚步,回身问:“你当真没教我父王什么?”
她这么一停下,陶明夷差点没刹住,脚底沾了水险些滑了一跤,待他站稳后,勉强扯扯嘴角,说:“不是都说了吗?怎么又问?”
景安心里七上八下,总觉得与他有关,但又找不到证据,心烦意乱地说:“你可别糊弄我。”
待陶明夷正欲再说的时候,王府里又是响起一阵尖叫。
“王爷,您也得冷静啊。”
“啊啊啊啊啊,王爷,千万别跳啊。”
锦琮的哭声震天:“父王,您不要小锦了吗?”
“王爷啊,您看在小世子的面上也不能跳啊,他还小啊。”
定王妃冷凝的声音响起,里面还少有带了一丝慌乱,“梁启轩,你下来。”
梁启轩是定王的全名,以往甚少有人叫,定王妃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