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种放疗技术
目前放疗科的放疗技术有两种: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是电子直线加速器加高压出射线,对肿瘤进行体外辐射治疗;内照射是将辐射源经由管腔或插值送到患者身体内部,近距离对肿瘤进行辐射治疗。
目前的外照射有两种技术,一种是普通放疗,简称普放,就是患者躺在模拟定位机上,通过x线透视,在患者身体表面标出肿瘤部位,再根据体表辐照面积和肿瘤深度,计算出辐射线剂量,然后患者躺在直线加速器机床上,根据体表画出的辐射范围进行放射治疗,一个照射部位的射野的数,最多三个。
普放的射线对肿瘤的辐照范围广,这是它的优点,可以全面杀灭肿瘤;缺点是,正因为射线辐照范围广,射线路径上不管肿瘤还是正常器官,都无差别受照,所以副反应大。
相比于射线简单粗暴地从体表画线部分,穿过所有途经的正常器官到达肿瘤部位的普放,另一种外照射技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副反应要小得多,但操作起来也要复杂很多。
适形放疗是将ct扫描图像通过特定的放射治疗计划系统,重建出人体三维图像,勾画出肿瘤以及周围要保护的正常器官的三维形状,做出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的目的,是使辐射剂量以可视化的方式,使射线所形成的剂量曲线图和肿瘤形状相似,尽可能少地穿过正常器官,减少正常器官的辐射损伤,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射线不会拐弯,这就需要治疗计划设计的射野路径和角度,小射野,多角度,尽量避开要保护的正常器官,这也是适形放疗的优点,副作用远远小于普放。
适形放疗这一套程序说起来也就几句话的事,实际操作起来可就没这么轻便了。
操作复杂,射野多,也就意味着经济上花费高,目前国家才开始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实行,即使已经实行农村合作医疗的地方,很多人也不愿花这份钱,他们的想法很实际,要是我身体好一直不生病住院,花在农合的钱岂不是浪费了。
城镇医保也是一样,要是我身体好一直不生病住院,买医保的钱岂不是白花了。
没买农合和城镇医保,生病住院就得全自费,因为普放的花费便宜,大多做放疗的患者,都选择普放。
上午上班时间长,为方便起见,也为节约时间,放疗科一般上午给选择做普放的患者放疗,下午做适形放疗。
曲婧回到物理师办公室,把光盘放进电脑光驱,将ct图像导入电脑,用计划系统把一百多张的单层ct图像串联转换成三维图像,找到金属叉丝标记点,设置了原始坐标,勾画好皮肤轮廓,然后开始勾画需要保护的正常器官。
毕业于核物理专业的曲婧,进医院工作后,通过不懈学习,以及平时的耳濡目染,现在对于一般正常的ct图像已能看得明白,不正常的ct图像,如果不是因为病灶侵犯旁边的组织而使得边界模糊,她看起来基本也不费劲。
常主任规定的程序,是物理师把图像串联好并画好皮肤后,由下级医师勾画肿瘤和正常器官轮廓,画好的轮廓经彭主任审核通过,物理师就可以开始做治疗计划了。
皮肤轮廓必须最先勾画出来,否则计划系统无法确认肿瘤和其他器官的深度,也就无法计算射野剂量,这是这套计划系统的特色。
由于放疗科人手太少,下级医师就黄冰泽一个,物理师就曲婧一个,如果其中一个人有事不在,总不能事情搁着不做吧,常主任就让曲婧和黄冰泽干点对方职责内的事。
反正到最后还有常主任把关呢。
肺癌的肺部三维适形放疗要画的正常器官一般是肺、脊髓、食管和心脏,左右肺要分开画,曲婧画这几种器官已经熟门熟路,很快就画完了肺和脊髓以及心脏。
轮到勾画食管轮廓时,曲婧反复翻看ct图像,最后决定还是等黄冰泽自己来画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