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文言文阅读(4) - 最新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 周友全主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0章文言文阅读(4)

第30章文言文阅读(4)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请广于君2岂直五百里哉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4寡人谕矣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3)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易地”。第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列举了专诸刺王僚、、三个“士”的事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4)阅读全文,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某一特点。

安陵君:秦王:唐雎:

8.(2008锡林郭勒盟)甲: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题目。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水尤清冽尤:2悄怆幽邃悄怆: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伐1伐竹取道2齐师伐我

b.去1乃记之而去2停数日,乃去

c.其1不可知其源2其真无马邪

d.以1以其境过清2属予作文以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乙: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题目。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1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2,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所入者变入:2故染不可不慎也故:

(6)翻译句子。

非独染丝然也,国也有染。

(7)本文用为喻,说明。

9.(2008湘西自治州)比较阅读苏轼的两篇作品,完成下面题目。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左牵黄,右擎苍2念无与为乐者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骑/卷平冈b.酒酣胸胆尚/开张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d.相与/步于中庭(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渴望重新得到皇帝重用的句子。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境界开阔,表达爱国热情;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