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艾森豪威尔》(4)
军旅英才
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艾森豪威尔
初任军官的不凡经历
1915年,艾森豪威尔学业期满,面临着毕业分配。他膝盖骨受过伤,为他选择服役地点带来了一些限制。
经过思考之后,他出人意料地选择菲律宾作为服役地点,全班中只有他一个人这样做。其实他之所以选择菲律宾,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动机和理由,他只是喜欢菲律宾那种异国情调和旖旎的风光。
然而,军校并未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命令他去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郊外的休斯敦萨姆堡报到。
艾森豪威尔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当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抵达休斯敦萨姆堡后,他原先的郁闷一扫而光。他发现,他非常适合在这里当一名陆军军官。
对艾森豪威尔来说,在这儿服役,简直意味着享福。在休斯敦萨姆堡的日子悠闲而精彩。只要任职军官稍有效率,就可以把一天的任务在半天内干完,剩下的半天则可以自由打发,或去猎获野鸽、追逐野鹿,或是骑着马儿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尽心驰骋。
另外,他可以参加许多社交活动,跳舞、访问、联欢、玩扑克牌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正好符合艾森豪威尔活泼好动的性格。
艾森豪威尔一到达休斯敦萨姆堡,他当过橄榄球教练的名声也传了开来。当地的一所军事院校愿意出150美元的薪金聘请他,当该校的橄榄球队教练。艾森豪威尔执教之后,迅速改写了该校球队从未赢过的历史。
1915年10月的一个星期天,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暖暖的阳光温柔地照耀着南得克萨斯州。艾森豪威尔穿着笔挺的新军装和乌黑锃亮的皮靴,挎着一支左轮手枪,从单身宿舍出来查岗。
在街对面军官俱乐部的草坪上,有一些妇女懒洋洋地坐在帆布椅上晒太阳。其中有一位军官太太鲁露·哈里斯夫人,看到认真值勤的艾森豪威尔时大声邀请他过去聊天。
艾森豪威尔出于礼貌,越过马路,向帆布椅上的女士彬彬有礼地问候。当他的目光落到一个女孩的身上时,他精神一振,湛蓝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这名女孩娇小可爱、清纯活泼,脸上流露出一种愉悦的神情。她身穿一套细心浆过的白亚麻布套裙,头戴一顶黑丝绒的阔沿帽,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不可阻挡的魅力。
哈里斯夫人热情地介绍说:“艾克,这是杜德小姐。不过,我们都喊她玛咪。”
艾森豪威尔伸出他厚实的大手,说“我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非常高兴能够认识你,玛咪小姐。”
就这样,他们认识了。后来玛咪回忆说:“当我看到双肩宽阔的艾克穿着军装,踩着坚实的步伐从单身军官宿舍走出来时,我的第一个印象:他是个彪形大汉。当他同我说话时,我又想,他差不多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男子。”
第二天,玛咪出去钓了一天的鱼。回家后用人告诉她说,有一个姓艾什么的先生,找你找了一下午。他每隔一刻钟就来一次电话。
说话间,电话铃响了。用人拿起电话,对玛咪说:“就是这位艾什么先生打来的。”
玛咪接了电话,她委婉地拒绝艾森豪威尔热情的邀请。后来,玛咪经不住艾森豪威尔软磨硬缠,答应周五和他跳舞。
不久,两人正式恋爱了。艾森豪威尔的光临,给杜德一家带来了欢乐。他喜欢杜德家所有的人,这使玛咪很高兴。
1916年2月,情人节那天,玛咪接受了艾森豪威尔的求婚。艾森豪威尔向杜德先生提出要娶她女儿时,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毕竟,玛咪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们能看上他这样一个寒酸的低级军官吗?
艾森豪威尔的担心是多余的。杜德先生早就预料有这一天,他对艾森豪威尔向她女儿的求婚欣然同意,但唯一的条件是要等到11月份玛咪满20岁时才能结婚。
1916年春天,由于欧洲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参加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美国军队几乎进入战时状态,艾森豪威尔和玛咪决定提前举行婚礼。
1916年7月1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里,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与玛丽·吉尼瓦·杜德在杜德家宽敞的住宅里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蜜月度了两天之后,新婚夫妇搭乘火车到阿比伦,与艾森豪威尔的家人见面。母亲艾达早早地就起来了,忙忙碌碌地迎接新娘子,这是他们家的第一个媳妇。
艾达把儿子辛辛苦苦拉扯大,看到儿子已经是美国陆军的年轻军官,又娶了如此漂亮而出色的妻子,苍老的眼睛里闪烁出喜悦的泪花。她感到自己多年来对儿子的希望,在儿子身上付出的心血,已经得到了回报。
回到萨姆堡后,艾森豪威尔分到了一套三间的房子。玛咪开始尽心尽力地服侍丈夫。她在他们的屋子里用芸豆和啤酒招待艾森豪威尔的下属和太太,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她弹着租来的钢琴,让他们扯着喉咙唱流行歌曲,自己一边弹琴一边大笑。
渐渐地,他们的公寓成了艾森豪威尔俱乐部,人们都喜欢到他们的小屋子里去快乐一番。
1916年冬,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上发生了军事冲突。就像大多数新毕业的西点军校的学生一样,艾森豪威尔申请参加约翰·潘兴率领的远征军。
他的申请遭到了拒绝。相反,陆军总部把他派到国民警卫队在边境流动的一个团去担任训练工作。不久,又调他去一个新成立的陆军正规部队的一个团,即第五十六步兵团任军需官。有3000名新兵要来到萨姆堡边上的威尔逊军营,上级给了他三天时间做接待准备。
艾森豪威尔懂得在军队里办事的最基本的诀窍,他与军需主任交上朋友,于是领到了更多的帐篷、步枪、军鞋、军服等。并注意改善部队的伙食,经常深入连队听取战士们的意见,结果受到官兵们的欢迎。
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艾森豪威尔没被分配到前线,他很着急,热切地想去法国打仗,因为战争对他来说极具吸引力。他认为,他的位置应在前线,而不是在场外观战。
后来,当他得知陆军总部将把他派往佐治亚去训练预备军官生时,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丧气。他一次次向陆军总部请求去海外服役,然而他的请求都石沉大海。
这一年,艾森豪威尔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了。玛咪给孩子取名为杜德·德怀特,小名叫艾基。为了小家庭的安定,他暂时放弃了出国打仗的念头。
其实,上级分派给他的任务并不差,年仅27岁的他可以指挥几千人。到1917年6月,他手下已拥有1000名士兵和600名军官。他设法为部队搞来一些机枪和加农炮,教士兵熟练地运用它们,他还想方设法改进训练、提高士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像其他军官一样,艾森豪威尔严格禁止士兵们喝酒,尽管他在西点军校时曾偷偷地喝酒。当他发现城里的一个旅馆老板总是违反命令,私下卖酒给士兵们,他便严厉斥责这位老板,直至老板答应不再卖了。
见到老板点头哈腰的样子,艾森豪威尔放了他一马。不久后,他又听说这位老板卖酒给士兵。艾森豪威尔忍无可忍,下令派卫兵把旅馆团团包围起来,这样不仅挡住了士兵,连平日的顾客都被吓走了。
第二天,旅馆老板在当地议员的陪同下来到艾森豪威尔的办公室,然而固执的艾森豪威尔仍拒绝撤去卫兵。
议员见艾森豪威尔不给面子,威胁说:“我们是有办法的。我们可以到陆军总部去。如果你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的话,我就不得不考虑撤换你的问题。”
“哈哈,我最不怕的就是别人的威胁。悉听尊便。”艾森豪威尔反唇相讥,“而且,能把我撤掉,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我正想到海外去。”
议员恼羞成怒,果然上访了陆军总部。陆军总部来了指示,不过结果出乎艾森豪威尔的意料之外,陆军总部部长助理写来一封信,热情洋溢地表扬了艾森豪威尔“为士兵们的利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在这之后,艾森豪威尔参加了组建美军第一批装甲部队的工作。
他预见到有远大前途的不只是飞机,而且还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首次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因此工作格外卖力。
艾森豪威尔训练坦克部队卓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上级的注意。
1918年6月17日,他被授予少校军衔,同年10月14日,他晋升为坦克军团中校。为了表彰他的工作,陆军总部奖给艾森豪威尔奖章一枚。
艾森豪威尔不时递上一份又一份的报告,坚决请求派他到作战部队去。他的请求终于如愿以偿,艾森豪威尔获得上级的批准。
1918年10月14日,艾森豪威尔28岁生日那天,陆军总部命令他于11月18日起程去法国指挥一支装甲部队,同盟国第一次统一了指挥,由福煦元帅任最高统帅,正在为1919年春季大反攻做准备,届时将由坦克开道,艾森豪威尔乘坐在第一辆坦克上。
他把妻子玛咪和儿子艾基送上去丹佛的火车后,便去纽约为他的部下做好起程的准备,保证工作不发生丝毫差错。
但11月11日德国人签署了停战协定。当消息传来时,他非常沮丧,情绪十分低落。他几乎不相信自己遇上了这种事:他是一个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中失去作战机会的职业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