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艾森豪威尔》(3) -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军事家大全集 - 佚名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二十章《艾森豪威尔》(3)

坚韧少年

人在意志力和斗争性方面的长处或短处,往往是导致他们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艾森豪威尔

家庭温馨家教严明

1890年10月14日深夜,艾森豪威尔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丹尼森的一幢简陋的小木板房。这幢小木板房紧紧地挨着铁路沿线,时常有火车鸣着长笛,喷着黑烟从这里驶过。

艾森豪威尔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他的父母给他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德怀特。

原因非常简单,德怀特这个名字不会被简写,也不会与其他的名字相混淆。

早在艾森豪威尔尚未降生时,他的父母就已给他预测了许许多多未来的职业,比如农场主、医生、教师。可他们做梦也没能想到,眼前的襁褓中的这个小不点儿,日后竟会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

艾森豪威尔的祖先是德国移民,他们原先居住在欧洲莱茵兰地区,属于门诺教派。为了摆脱教派的排挤,艾森豪威尔一家迁入瑞士,1741年又迁往北美宾夕法尼亚。

后来,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祖父雅科布·艾森豪威尔,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伊丽莎白维尔担任教派首领的职务。这个教派名叫“河上兄弟”,因为教派大多数人居住在河岸上。

艾森豪威尔降生时,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戴维·艾森豪威尔一向沉默寡言。

戴维·艾森豪威尔曾是一名商人,然而,在不久前的经济衰退中破了产。后来,他在得克萨斯州丹尼森找到了一份铁路上的工作,月薪仅有40美元,却要养活一家5口人。

在这个家庭中,除了一些日常衣物和家用物品外,几乎没有什么财产,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一架乌木钢琴。

这架漂亮的乌木钢琴是艾森豪威尔的母亲艾达·艾森豪威尔用她父母遗留下来的一笔钱购置的。

对艾达来说,音乐与宗教是她清贫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由于小木房内实在放不下这架钢琴,她只得忍痛把这一奢侈品留在了娘家。

与沉默寡言的戴维·艾森豪威尔相反,艾达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尽管家里贫困,她仍时常笑声不断。在她眼中,家庭的困难总是暂时的。

艾达坚信,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就是在这样一个贫穷而温馨的家庭里,艾森豪威尔慢慢地成长起来。

艾森豪威尔周岁时,他的父亲在友人的帮助下,在堪萨斯州的阿比伦一家食品厂找到一份机修工的工作,月薪50美元。

阿比伦是他父母和祖辈居住过的地方,于是,他们全家又迁回了阿比伦。

当艾森豪威尔一家踏上阿比伦的火车站时,全家口袋里只剩下24美元了。到了阿比伦后,艾森豪威尔全家住在一幢简陋的木板房内,显得拥挤不堪。

当时的阿比伦城,无异于穷乡僻壤。全城共有5000多居民,多数是贫民和新迁来的无家可归的移民,只靠一条铁路与外界发生联系。

阿比伦的夏天,气温通常在40c以上,倾盆大雨把城市的街道变得无法通行,飓风经常毁坏庄稼和掀掉屋顶。而在冬季,小城市常常被笼罩在-20c的严寒之中。

1892年,艾森豪威尔的母亲生了弟弟罗伊,1894年生了弟弟波尔,1898年生了弟弟厄尔。不久,德怀特的第二个弟弟波尔患猩红热死了,而其他的兄弟长得结实、健壮,胃口好得出奇。

这对他的父母来说,维持大家庭的温饱已成为一个大问题,父母无力娇惯孩子。

1898年,在艾森豪威尔一家生活中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戴维的兄弟阿弗拉姆借给他们阿比伦东南街的一幢两层楼的住宅。阿弗拉姆已经迁居西部,他的兽医业务在那里很兴旺。

戴维和艾达带着孩子们迁入新居,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在艾森豪威尔的兄弟和父母看来,这幢房屋像是一座宫殿,它有一个地下室、两层住房和一个顶楼。

前客厅可放置艾达的那架钢琴,屋后有座牲口棚,上面可堆放草料,下面饲养家畜,房子周围还有三亩的园地。

他们买了一匹马用以耕地和拉车,两头母牛用来产奶,养了些鸡、鸭、猪、兔等提供蛋类和肉食,还有一间熏房用来熏肉,3亩的土地除去种植饲料外,余下的空地足够辟出一块很大的菜地。

菜园里长着樱桃、梨和苹果,还有一个葡萄棚。每个孩子,包括1899年出生的最小的弟弟米尔顿在内,都分到了一小块菜地。收获后,弟兄们推着车子挨家挨户去兜售。

农场由艾达经营,她把生产的水果、蔬菜和肉类装罐贮藏。除了像盐和面粉那些基本必需品外,他们用不着上食品杂货店去了。家庭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艾森豪威尔一家的日子渐渐宽裕起来,一家人也深受镇上居民的尊敬。

他们自食其力,依靠强健的体魄和勤劳的双手攒下每一分钱,省吃俭用,还清了买房的债务外,还略有积蓄。

戴维是个有学问、博览群书的人。他熟练掌握英语和德语,能流畅地阅读希腊文书籍。他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身教胜过言教,对孩子们定有严明的纪律。

有人说,戴维是位典型的德国父亲,严峻,令人望而生畏,但他从不打骂孩子。据艾森豪威尔弟兄们回忆,他们从未听到过父母亲互相大声呵斥,甚至连提高嗓门说话的事也没有过。

艾森豪威尔说,他从未听到父母在家庭、社会或经济问题上有过争论。理由很简单,戴维作出的决定,艾达全部接受,样样事都按他的要求办,一家人都围着他转。

孩子们一长大,就轮流在早晨5时起床把厨房里的炉火生旺,给父亲准备早餐。他们把热气腾腾的午饭送到乳品厂。

当晚上戴维回到家里时,艾达已把晚饭准备妥当。孩子们把碗碟洗刷完毕后,大家就围着他一起读《圣经》。

“最后睡觉的时间到了,”厄尔回忆说,“这时父亲便站起来给墙上的那台时钟上发条,就该准备去睡觉了,这是睡觉时间到了的信号。”

艾森豪威尔回忆说,母亲仇视战争,她说战争“能把人变成野兽”。艾达千方百计地用这种反战情绪影响她的孩子们。

在家中,母亲起着重要的作用。她不仅肩负着操劳家务的重担,而且还腾出时间和精力帮助更加困难的人们。

宗教团体的成员有人经常在夜晚来敲艾森豪威尔家的大门,诉说发生的不幸,要艾达出个主意和给予帮助。艾达从不拒绝。

埃德加回忆说:“我晚上起来过许多次,在暴风雪和下雨天,提着灯和母亲到患病与需要帮助的邻居家里去。”

艾达组织沃奇托尔团体的读经班学生们的集会,每星期天在她的客厅举行。艾达弹着钢琴领唱。

戴维和艾达从不吸烟或饮酒,不打牌,不骂人,也不赌博。但他们并不强求孩子们和他们一样。

聪明贤惠的艾达有一套管教孩子的独特的方法,她教导儿子们要笃信上帝,诚实正直,自力更生,有进取心。

艾达有着天生的组织能力。她把孩子们分散到几个房间去睡觉,这样大大减少了晚上睡觉时争吵、打架之类不愉快事情的发生。

她让孩子们轮流做家务,这样,每个人都学会了做菜煮饭,打扫房间和马房,洗衣,在菜地里播种、施肥、除草、收割。

在她的谆谆教导下,艾森豪威尔一天天地成长起来。艾森豪威尔身体健康,很少得病,这也许与他每天蹦蹦跳跳的生活有关系。

从艾森豪威尔很小的时候起,艾达就开始培养德怀特敢说敢做的性格,并用自身的一举一动影响着他。

1898年春天,阿比伦下了罕见的滂沱大雨,河水暴涨,泛出堤岸,淹没了一部分土地。

一天中午,母亲艾达吩咐哥哥和艾森豪威尔:“你们去给爸爸送饭去吧!要快去快回。”说罢,交给他们一个热气腾腾的饭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