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斯大林》(8)
战后的重建没有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是死的东西。有了掌握技的术人才,技术就能够而且一定能够创造出来奇迹。
——斯大林
制订战后发展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斯大林感到极度疲劳,紧张的战争几乎耗尽了他的精力。但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使斯大林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在国际上,斯大林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严重挑战,杜鲁门咄咄逼人,肆意扩张,妄图称霸世界。最使他感到不安的莫过于美国把西德和日本重新建成经济和军事强国的政策。
国内满目疮痍,到处是战争创伤,面临着安顿人民生活和重建家园、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任务。
破坏是严重的,据有关资料统计,2500万人民流离失所,城市和乡村被大部或全部毁坏。3.85万公里的铁路被毁,相当于绕赤道一周的长度。
14年以前,斯大林曾经宣布:“旧俄国历史的特征之一就是它因为落后而不断挨打。”目前的危险是:经过这场战争之后,苏联变得虚弱,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它和美国的距离拉得更大了。因此它还会再次挨打。
在历史上,俄国曾两次取得大国地位,一次是在1709年彼得大帝取得波尔塔瓦的胜利之后。另一次是在1812年打败拿破仑之后。
但每一次俄国都衰弱下去了。
这一次,斯大林不能再让它重蹈覆辙,他决心让苏联依靠自己的努力在经济废墟上重建起来,并保持大国的地位。
1945年8月19日,就在美国向广岛投掷原子弹之后的几天,斯大林委托国家计划委员会制订一个重新建设的计划。
1946年3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规定的基本任务是,重建国家受害地区,使工业和农业恢复到战前水平,然后大大超过这个水平。
为此,计划要求:首先恢复、发展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其次大量生产主要消费品,并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等。但在斯大林领导下,恢复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苏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难以置信的努力为代价,不仅恢复了过去的实力并保证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第四个五年计划于1946年3月18日被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这意味着许多地方要从头做起,正像十月革命后一样。
不过,在1921年的时候,他们是在封建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废墟上建设,现在却是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上建设,这个经济基础虽然几经摧残,还是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
他们有着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巨大工农业基地。这些基地有力地支援了战争。从1940年至1943年,乌拉尔的电力增长了一倍,生铁产量增长了一倍多。而且这第二次建设从一开头,就有前次经济建设所训练出来的熟练人员。
计划规定了斯大林的20年海军建设计划的第一阶段。他决心继续执行他的战前政策,确保苏联有一支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海军。
按计划,每年交付20万吨位的军舰,这支海军将拥有175艘驱逐舰,35艘巡洋舰及潜艇,以及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战略巡洋舰和航空母舰。
海军建设计划的背景在于,从1945年至1950年间,主要危险似乎来自美国和英国海军的庞大的两栖作战能力。美国对于核武器的垄断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然而这种威胁并没有被看得如此紧迫,因为在这个阶段还缺少足够的运载系统。所以,优先权放在沿海防御部队,建立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
实施这个计划,需要有英勇奋斗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决心。
斯大林一心想使苏联的工业产量超过西方,特别是超过美国。他在1946年2月9日对选民的历史性演说中指出,一个预计在15年至20年间完成的工作的宏大纲领,工业生产要比战前提高两倍,这就是说,每年要生产生铁5000万吨、钢6000万吨、煤炭5亿吨、石油6000万吨。
斯大林说:
只有做到这一步时,才可以说我们祖国已有了免除一切意外的保障。
这大概需要三个新五年计划的时间,也许还要多一些,才可能做到,而且是我们应当做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它同时也是“一个考验和检验的大学校”,它证明了苏联的社会和国家制度及其武装部队的力量。这个国家将为迎接未来新的挑战而做好准备。“单靠勇敢不能赢得胜利。”
斯大林反复强调说,还要有强大的军事工业和各种充足的补给品。他引证战时产量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他的主张。然后,他罗列了主要指标数字,阐述了党要把工农业生产提高到新的水平的计划。
当时,斯大林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毋庸置疑的。他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
1948年,苏联的工业生产达到了战前的总体水平。成功地恢复了在战争年代毁坏的电站、冶金、机械制造和采掘工厂,在俄罗斯联邦的西部地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工业重新投入生产。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了提高工业生产的总体计划。
根据正式资料,苏联1950年工业生产的水平超出战前水平的73%。1950年苏联国民经济总值达到1450亿美元,当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美国是3930亿美元,英国780亿美元、法国600亿美元、德国590亿美元、日本370亿美元、意大利330亿美元。在国民经济总值方面苏联跃居世界第二位。
1950年的苏联工业系统已比战前强大了。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从此美国的核垄断地位被打破了。这在当时的苏联,甚至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比如在被敌人几乎夷为平地的乌克兰,矿产量达到了1940年的水平;第聂伯河大坝得到了重建,到1947年3月就能够发电了。消费品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在恢复战争创伤的过程中,斯大林十分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从战前起,他就一贯注意提拔这些新的优秀人物,把他们当成苏联未来的希望。这一政策,在战后党员的成分上有显著的反映。
在党员队伍的人数上,至1952年,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党员的年龄在35岁以下,有大多数党员的年龄在45岁以下。斯大林虽然公务繁忙,但他仍像在战争年代那样,直接联系着数以百计的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和各行各业卓有成效的优秀人物以及著名的劳动模范。
斯大林经常和他们通信,询问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决定一些重要的建设项目前,多次召集专家座谈会,反复征求他们的意见。
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苏联问题专家伊恩·格雷在《斯大林———历史人物》一书中写道:
谦虚和庄严,加上专业知识,这就是斯大林一向赞扬的品德。
他设法用这些品德去谆谆教诲苏联的年轻一代。
斯大林承认朱可夫是苏联将领中最杰出的一员,而且得到公众的最充分承认。但是,个性倔犟、行为豁达的朱可夫喜欢自夸,斯大林严厉批评了朱可夫“骄傲自满、妄自尊大”的作风。
斯大林保留了多数有才能的高级将领。如华西列夫斯基在1948年11月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并在四个月之后被任命为国防部长。科涅夫从1946年6月至1950年3月,一直担任陆军总司令,后来担任监察长。还有巴格拉米扬、马利诺夫斯基、麦烈茨科夫等,被斯大林任命为重要军区的司令员,他们都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文武全才的高级将领。
战争、建设耗费了斯大林的精力。他面色发黄,体质每况愈下,性格也越来越孤僻了。
晚年,他唯一的社交生活是孔策沃的晚餐会,参加者多是政治局的一些领导人。这些都是工作晚餐,他们边吃边讨论和决定政策问题。
在孔策沃进晚餐的时候,斯大林谈论国家大事,作为一个老人回忆往昔。只有在这种场合他才感到舒畅。他经常回忆战争,怀念艰苦年代的威武雄壮的战役。在一次晚餐会上,斯大林反驳了一种关于德国人需要经过50年后才能从战争中恢复过来的说法。
斯大林说:“他们会恢复过来,而且会非常迅速。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它拥有极为熟练和人数众多的工人和有技术的知识分子。给他们12年至15年的时间,他们就会重新站立起来。”然后,他站起身来,又补充说:“我们将在15年或20年里恢复过来,到那时,说不定,我们还得有一次较量。”说到这里,斯大林又重复了他过去说过的话:“建设吧,不然就要在十年内被外国侵略者搞垮!”
反对贵族生活习惯
苏联共产党曾经是一个清明、廉洁的政党。虽然后来的苏共官僚特权阶层的萌芽和形成可以上溯到列宁时期的战时供给制和斯大林时期的特供制度,但是,列宁、斯大林本人是非常清廉的,他们的生活十分俭朴。
斯大林从1922年就是总书记了,官很大,家里却很穷。屋里摆设的是不值钱的家具,沙发椅套着布套,没有一件古董,地板上铺了两块地毯,家里甚至没有一幅好的真正的名画。墙上挂的是普通木框镶的复制品,唯一的一架钢琴还是公家的。
斯大林的工资也不高,起初生活也很拮据。有一次吃饭时斯大林突然对妻子说:“我从来不爱钱,因为通常我总是没有钱。”钱实在接不上下月开支的时候,斯大林只好向会计处预支下月工资的一部分,有时20卢布,60卢布,75卢布。
妻子从不因丈夫做了国家领导人而追求生活的特殊化。她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妻子,但她穿的上衣腋下和裙子衬里全是补丁,这样的衣服一直保存了几十年。后来,她姐姐把这些遗物交给了斯大林的孙女。
斯大林很忙,很少有在家的时候。如果某一个周末没事,他会邀请他的邻居们到他这来做客,斯大林的妻子待人谦和、热情,大家也都愿意到他家来聚会。当年常来的客人有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布琼尼、布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