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斯大林》(7) -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军事家大全集 - 佚名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九十一章《斯大林》(7)

库尔斯克会战

苏军在1942年底至1943年初的冬季进攻之后,于3月底暂时转入防御,但仍保持着战略主动权。苏德战场出现了“平静的春季”,仅在库班继续进行着争夺制空权的激战。苏军要实现战争的根本转折,尚需作出巨大努力。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对宁静的1943年春哪一方能更迅速地弥补损失,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更好地做好下一步作战的准备。

1943年4月至6月这段战略间歇,交战双方都用来制订新的战略决策和准备夏季的行动。

在苏德战场,苏军在包括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在内的冬季进攻中,取得一系列胜利,进攻力量进一步增强。德、意军队1943年5月在北非的作战中败北。意大利已濒临被迫退出战争的前夕。大西洋交通线的斗争于春季取得有利于同盟国的转折。反法西斯军事力量迅速增长,整个大战的战略形势对反法西斯联盟十分有利。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和1942年底至1943年初苏军冬季攻势中的失败,以及在其他战场的不利形势,使德国内部情况更趋恶化,其国际地位,特别在其盟国和仆从国中间的地位显著降低。

为了改善德国的处境和防止法西斯集团崩溃,德军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以重新夺取战略主动权,扭转不利的战争态势。进攻计划于3月初开始制订。

关于在苏德战场作战的战略方针和1943年夏的具体军事行动计划,在德军武装部队东线与西线的将领之间,陆军总部与德军最高统帅部之间存在意见分歧。

但是,最终德军统帅部的计划是:坚决削弱苏军将在夏季发动攻势的突击力量,尔后向东方展开胜利的进攻,从苏军统帅部手中夺回战略主动权,力求战局发生对德军有利的转变。德军统帅部考虑到其军队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有利态势,决定把库尔斯克突出部作为进攻出发地段。

为准备在库尔斯克附近实施代号为“堡垒”的进攻战役,希特勒于1943年4月15日签署了第六号作战命令。

德军的进攻企图是:从北面的奥廖尔和南面的别尔哥罗德向库尔斯克突出部根基部实施向心突击,围歼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尔后向东南方向,亦即苏军西南方面军的后方突击。

此后,预定向东北方向发展进攻,企图进至苏军中央方面军后方,威胁莫斯科,并计划重新向列宁格勒进攻。

对于德军统帅部来说,主要问题在于补充兵员和武器,并建立相应的进攻集团。为了补充军队和组建新的兵团,德国不得不从1943年1月13日起实行总体动员,征召大量军工企业和交通运输部门的工人,以及16岁~18岁的青年入伍。

新入伍的人员在后备军和正在整编或组建的师里经四至六个月的训练即被送往作战部队,有的甚至仅进行六至八周训练即被派往前线。根据总动员令应征入伍的士兵,无论身体条件或战斗素质都大不如以前。

但是,兵役动员毕竟使苏德战场上受到严重削弱的德军部队得到了补充。实行总体动员的结果,征召了200万人。这使德军在1943年上半年得以新组建一批师,并对1942年底至1943年初遭受损失的一些兵团进行补充。

1943年,德国的工业加紧发展,军火产量比往年得到增长。1943年,德国火炮、坦克和迫击炮产量比1942年增加一倍多,作战飞机产量增加百分之七十。

但是,由于德军作战损失很大,超过其军工生产和人员的补充能力,德军统帅部仍被迫缩减了许多步兵师的编制规模。

截至1943年7月,由于实行总动员和加紧生产技术装备,德军在苏德战场共集中530余万人、5.4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5800多辆坦克、近3000架飞机以及277艘舰艇,但仍未能补足其全部损失,使其苏德战场部队总人数达到1942年秋季的水平,约620万人。

不过,德国此时仍是个强大的对手。在英美尚未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情况下,德军还能够从西线向东线抽调兵力。

为实施“堡垒”战役,德军在库尔斯克方向集中了苏德战场德军全部装甲师的近70%、作战飞机的65%以上。

实施“堡垒”战役的各突击集团共编有50个精锐师,其中包括16个装甲师。集中于库尔斯克突出部以南和以北的德军中央和南方两个集团军群,司令分别为克鲁格元帅和曼施泰因元帅,总兵力达90余万人。

实施战役的德军各集团共装备火炮、迫击炮约1万门、坦克和强击火炮2700辆、飞机2000架。德军突击集团还装备了新式“虎”式和“豹”式坦克以及“裴迪南”式强击火炮。

然而,到1943年7月库尔斯克会战前,整个苏德战场的兵力兵器对比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苏联国民经济纳入战时轨道后,更加广泛地展开了军火生产,新式武器产量有了很大增长。

军事经济迅速发展和部队作战技能的提高,使苏军各军兵种从1943年春季到夏初这一期间得以进行大规模组织整编,组建了大量的坦克集团军和空军集团军,基本完成了在全军中建立军一级编制的工作。

苏军装备了各种新式武器装备,诸如改进型坦克、自行火炮、飞机以及大量火炮、迫击炮、自动步枪和弹药等。至7月初,苏军已取得对德军优势:人数多0.2倍,火炮多0.9倍,坦克多0.7倍、飞机多2.4倍。许多武器装备的主要质量指标,已超过德军同类武器装备。

1943年3月末,冬季战局结束后,斯大林与苏军最高统帅部即着手制订1943年夏秋作战计划。斯大林最初计划先敌转入进攻,在西南战略方向实施主要突击,战局一开始就展开广泛的进攻行动。

但是,在查明德军准备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采取大规模进攻行动的企图后,3月20日,朱可夫同沃罗涅夫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中央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研究了整个东线形势后,4月8日由朱可夫起草了一份报告给斯大林,预测夏季德军会从南北两翼夹击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企图一举全歼中央和沃罗涅日两个方面军主力。他认为“我军为了先敌行动而于最近转入进攻是不妥当的”,最好等到我在防御中消耗疲惫了敌人并打掉了敌人的坦克后,再投入新锐预备队转入全面反攻,彻底粉碎敌人的主要集团。

4月10日,中央方面军参谋长马利宁中将向总参谋部递交了类似的情况报告。4月12日,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政委赫鲁晓夫也向总参谋部报告了当前情况,并要求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侧后地区配置战略预备队。苏联最高统帅部于6月份下了对库尔斯克地区作战的决心,其间苏军高层内部也有意见分歧。

瓦图京主张先发制人,主动从库尔斯克突出部向德军进攻。斯大林很感兴趣,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力主后发制人,最终斯大林接受了他俩的意见。

斯大林在朱可夫和瓦图京之间采取了个折中方案。他在经过多次讨论后,最终下定决心,既不先敌进攻,也不消极防御,而以纵深梯次防御的各种火力,航空兵的猛烈突击及战役和战略预备队的反突击迎击德军进攻,消耗和疲惫进攻之敌。然后在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方向及奥廖尔方向发起猛烈反攻以彻底粉碎敌人,随后即在所有最重要方向上发动深远的进攻战役。

决心规定:在库尔斯克突出部集中重兵集团,暂时转入有组织的坚守防御,在防御交战中疲惫、消耗德军集团,尔后转入反攻,粉碎德军进攻企图;

在粉碎库尔斯克方向德军后,计划在正西方向和西南方向全线出击,摧毁德军从斯摩棱斯克到亚速海的防御。

为牵制德军部队并使其无法机动预备队,还规定在苏德战场南部一些方向上和西北方向上实施局部进攻。

会上也研究了另一种方案:倘若德军统帅部近期内不在库尔斯克附近发动进攻,则苏军将转而采取积极行动。

为进行库尔斯克会战,斯大林在库尔斯克地域建立了由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为瓦图京将军和中央方面军,司令员为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组成的军队集团。

截至7月初,该集团编成内共有133万余人,与德军对比为1.4∶1、火炮和迫击炮1.9万门,与德军对比为1.9∶1、坦克和自行火炮3444辆,与德军对比为1.2∶1、飞机2172架,与德军对比为1∶1。

在两个方面军后方配置的大本营战略预备队,即新编草原方面军,司令员为科涅夫将军,准备随时采取防御或积极的进攻行动。

部署在这里的苏军占其整个作战部队人员约30%,火炮和迫击炮的近26%,坦克和自行火炮的46%以上。

库尔斯克会战,从7月5日德军发起进攻开始至8月23日苏军胜利结束进攻,历时50天。

为实施防御,苏军预先做了大量周密充分的准备工作。4月,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展开了坚守作业,接近前线地区的居民给苏军以巨大支援。6月份,共有30余万库尔斯克市、州的居民参加了防御工事的构筑。

为实施稳固的防御,苏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库尔斯克方向建立整个纵深为250公里至300公里的多地带防御;将大本营战略预备队,即草原方面军调到库尔斯克以东地域,向库尔斯克地域进行了整个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物资器材和部队的集中;组织了专门破坏德军交通线和夺取制空权的空中战役;加强游击队的活动,在德军后方开展大规模破坏活动和搜集重要情报的活动;从4月起,部队利用战斗间歇进行战斗训练,特别是反坦克训练;实施一整套措施,以便保证苏军即将开始的行动。

防御作战从7月5日拂晓苏军实施炮火反准备开始,共有2460门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炮参加了炮火反准备,平均每公里正面的火炮密度达35门,在最重要的地段上达70门。

炮火反准备使德军的首次突击力量遭到重大损失,已做好进攻准备的德军战斗队形和指挥系统被打乱,因此,德军被迫推迟2.5~3个小时才发起进攻。

7月5日5时30分和6时,德军在炮火准备后分别由奥廖尔以南地域从北向南和从别尔哥罗德地域由南向北对库尔斯克发起进攻。

德军在苏军中央方面军地带内向三个方向实施了突击:向奥利霍瓦特卡实施主要突击,向小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格尼列茨实施辅助突击。

德军第九集团军在奥利霍瓦特卡主突方向上,将300多辆坦克同时投入战斗,大批轰炸机轮番轰炸,为坦克开路。

苏军航空兵和炮兵对德军坦克实施了猛烈突击。德军步兵也遭到防御部队猛烈射击。

7月5日日终,主突方向的德军在付出重大代价后,揳入苏军第十三集团军防御纵深6公里至8公里。

苏军中央方面军判明德军主突方向后,于6日以第十三集团军的近卫第十七军和第二坦克集团军的第十六坦克军向北,以第十九坦克军从萨莫杜罗夫卡向东北,分别对德军主要集团实施反突击,阻止了德军的进攻。

随后几天,德军向波内里增调兵力,但通过这一方向向库尔斯克突破的企图也未成功。

7月9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被迫把突击集团全部兵力投入战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