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斯大林》(5) -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军事家大全集 - 佚名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八十九章《斯大林》(5)

保卫苏维埃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应该清醒地估计敌人的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敌人颠覆我们的祖国。

——斯大林

领导十月革命

1917年9月12日至14日,列宁写好了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两委员会的两封指示信,即《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和《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他指出:“布尔什维克在两个首都的工兵代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之后,能够而且必须把国家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9月15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讨论了列宁的这两封信。根据斯大林的提议,中央通过了将列宁的指示信分发给布尔什维克党各个最大组织的决议,并决定动员党的一切力量来组织起义。

10月7日,列宁秘密地来到了彼得格勒。斯大林向列宁报告了武装起义的准备情况。在10月10日至16日举行的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上,党中央通过了列宁和斯大林制订的武装起义计划。这次会议也坚决驳斥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反对武装起义的建议。斯大林说: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所提出的办法,客观上是让反革命有可能准备和组织起来,而要我们无止境地退却下去,使革命遭受失败。试问,为什么我们不应保证自己有可能选择起义的日期和条件,使反革命没有可能组织起来呢?

这次会议确定斯大林为中央政治局领导武装起义的总指挥。后来斯大林写道:

我回忆起1917年的情景,当时我经历了牢狱和流放地的漂泊生活以后,奉党的命令转到彼得格勒去工作了。正是在那里,在俄国工人中间,在全世界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列宁身旁,在无产阶级反资产阶级伟大搏斗的风暴中,在帝国主义战争环境内,我第一次懂得了怎样才配做一个伟大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人。正是在那里,在俄国工人中间,我受到第三次战斗的革命洗礼。正是在那里,在俄国,在列宁领导下,我成了一个革命家。

为了加强对这次武装起义的领导,列宁和斯大林往各处都派去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的代表。顿巴斯的起义准备事宜由伏罗希洛夫领导,北高加索是基洛夫,白俄罗斯是卡冈诺维奇,乌拉尔是日丹诺夫。在莫斯科准备指挥这次历史性战斗的是斯克沃尔措夫、斯捷潘诺夫、雅罗斯拉夫斯基等人。在彼得格勒,托洛茨基于9月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并在十月革命期间担任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

10月24日早晨,克伦斯基下令封闭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人之路报》,并派装甲车包围该报编辑部和印刷所。临时政府对革命展开了攻势。

就在同一天的早晨,根据斯大林的指示,赤卫队员与革命士兵击退了临时政府军队,并在印刷所和编辑部周围加岗防卫。上午11时,《工人之路报》出版了,发表了斯大林写的号召推翻临时政府的社论。斯大林在这篇题为《我们需要什么?》的社论中写道:时机到了,此时若再稍事延缓,就会葬送整个革命事业。

需要以新的工农政府来代替现在的地主和资本家政府。

需要以人民公认的,由工农兵代表选举的并对这些代表负责的政府,来代替目前的不是由人民选举的也不对人民负责的伪政府。

需要以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的苏维埃政府,来代替克伦斯基的反动政府。

起义开始了。起义总指挥斯大林和领导成员斯维尔德洛夫和捷尔任斯基,始终留在革命军事委员会里。他们制订了详细的起义计划,布置部队占领电报局和电话局。革命军事委员会分派部队把守桥梁,以便与各区保持联系。

10月24日夜间,列宁由他最后的秘密住处来到了斯莫尔尼宫,亲自担负起领导起义的重任。整夜都有革命军队和赤卫队向斯莫尔尼宫开来。布尔什维克随即将这些部队派往首都中心去包围临时政府盘踞着的冬宫。彼得格勒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所在的斯莫尔尼宫,成了革命的战斗司令部。

10月25日,赤卫队和革命军队占领了各火车站、邮政局、电报局、政府各部以及国家银行。预备国会被解散了。参加起义的革命军队,认真地执行了总指挥部的战斗命令,同赤卫队肩并肩地进行了战斗。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成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堡垒,这里早就不承认临时政府了。

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其向冬宫轰击的炮声,奠定了10月25日是新纪元,即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新纪元。

这天夜里,革命工人、士兵攻下了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人员。

起义胜利了。

当夜10时45分,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宣布开幕,当时彼得格勒的胜利起义已达沸点,首都的政权事实上已掌握在彼得格勒苏维埃手中。

革命政权诞生的第二天,10月26日夜间,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代表大会向各交战国建议,立即缔结至少三个月的停战协定,以便进行和平谈判。

代表大会向一切交战国的政府和人民呼吁的同时,又向英法德三国工人呼吁,号召他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

同一天晚上,苏维埃代表大会又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的基础就是根据242份地方农民委托书拟定的全国农民委托书。根据这个委托书,土地私有权永远废除,而代之以全民的、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地主、皇族和寺院的土地,一律无偿地交给全体劳动者使用。

土地法令规定,所有地下矿藏,森林和河流都应该转归人民所有。

按照这个法令,农民因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共获得了1.5亿亩以上的新土地,并从而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五亿卢布的租金。

最后,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成立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第一届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从此,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诞生了。

这次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独掌政权。1918年11月6日,为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斯大林在《真理报》发表了歌颂十月革命一文。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帝国主义列强就勾结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要用大规模的武装干涉扼死刚诞生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这样的形势下,斯大林转战各地,频繁战斗。他率领苏维埃军队保卫重要战区察里津,他指挥东方面军、南方战线以及西南战线的作战,为保卫新生苏维埃新生政权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保卫重要战区察里津

在1918年至1920年内战期间,在反对白匪和外国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斗争中,斯大林作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红军的统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察里津保卫战,充分体现了斯大林杰出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才能。

他不仅显示了勇猛顽强的精神,而且表现出制定政策的才能和日理万机的能力,从而得到列宁的赏识。

1918年夏天,由于外国的干涉,战局进一步严峻了。帝国主义列强不甘心于俄国无产阶级战胜地主和资产阶级。

他们看到这即将燃起的革命烈火,很容易燃烧到欧洲其他国家。

这些打着文明旗号的外国军队,就像盗贼一般,潜入俄国边境,开进俄国领土。

6月6日,列宁派斯大林作为中央特派员到俄国南方的察里津去征集粮食,并委以全权,当地的各级政府、军队、铁路、邮电、粮食等部门均必须执行斯大林的命令。

7月底,顿河地区的哥萨克白卫军以4.5万人和火炮150门,首次进攻察里津,企图夺取这个重要铁路枢纽和内河港口,与叛乱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乌拉尔斯克和奥伦堡的哥萨克白卫军会合,以打开进攻莫斯科的道路。

8月初,菲茨赫拉乌罗夫集群夺取察里津以北的叶尔佐夫卡、皮丘任斯卡亚,逼近伏尔加河。

18日至20日,马蒙托夫骑兵集团开到察里津接近地。察里津三面被围。

保卫察里津的红军4.2万人和火炮120门,在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主席斯大林领导下,运用炮兵尤其是装甲列车的炮火,依托筑垒阵地顽强抗击。

20日突破敌合围正面,8月26日至9月6日发起全线反击,迫使白卫军退至顿河右岸。

1918年秋,在察里津形势进一步吃紧的情况下,北高加索的粮食、巴库的石油、中亚的棉花都要通过这一铁路枢纽和伏尔加河的港口,才能提供给国家的中心地区。伏尔加河下游成了当时顿河流域和东部反革命力量聚合的主要路障。

筹运粮食需要与军事斗争同时并举。

斯大林迅速来到察里津后,调查了实际情况并向列宁转告说,那里一片混乱,投机盛行。

斯大林马上采取了有力措施:

对粮食实行配给制和固定价格,把那些腐化堕落和办事不力的官员撤职,解散一些不必要的委员会,严厉打击抢劫运粮火车的人。他向列宁保证过一个星期向莫斯科运送100万吨的粮食。

在当时的情况下,斯大林深信采取管制和镇压是最有效的和最简便的办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