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鬼差代办(三) - 二指先生 - 笼中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二指先生 >

第414章鬼差代办(三)

第414章鬼差代办(三)应我的要求,李尔详细介绍起纪信这个人物。

据《长安县志·王曲城隍庙会》记载:“相传楚汉之战中,汉将纪信假扮成汉王,解救刘邦出围,致被项羽烧死。刘邦得天下后,封纪信为十三省总城隍,在长安王曲建庙立祠,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庙会。”

汉代纪信救刘邦的故事在《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高帝纪第一上》及地方相关资料上均有叙述。

公元前204年,楚汉相争,汉王兵败,被困古荥阳城内。楚霸王项羽下定决心,要活捉刘邦。虽多次攻城,却因城墙坚固,加上汉军众志成城,冒死坚守,始终不能破城。无奈,只得将人马驻扎在荥阳城外。日复一日,荥阳城内粮草渐尽,怎么办?

汉王刘邦愁得日夜难眠,如坐针毡。遂召集文武商议,众官却都面面相觑,无计可施。夜至三更,汉将军纪信,秘密求见汉王刘邦。史纪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汉王采纳其计。遂命御史大夫周苛,大将军枞公守荥阳城。汉王遂带数十骑文武及家眷,出西门逃往成皋。将军纪信则扮成汉王模样,乘坐黄幄出东门诈降。霸王项羽面带笑容,命小卒挑开幄帘,一看方知受骗,遂命楚军架起柴草,将纪信活活烧死。

刘邦称帝后,厚赏、追封纪信,并赐黄袍加身,在上林苑修建大型庙堂并祭祀,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庙会,由于上林苑在当时的王曲镇,所以城隍庙会也叫王曲城隍祭祀。

据传文景二帝时期,为了顺应民心、强化统治,遂将供奉的纪信封为城隍神,成为长安城的保护神。由史料记载来看,王曲城隍祭祀纪信据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比三国东吴芜湖城隍爷周瑜和城隍庙要早四百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城隍信仰不断增强,王曲城隍祭祀活动亦不断兴盛。进入唐代,城隍祭祀在各地已经蔚然成风,地方官每年定期或在地方遭遇旱涝天灾时,代表一方民众祭祀城隍。

王曲城隍紧邻唐长安城,更成为官府及民众祭祀的对象,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祭祀活动的盛况。宋代城隍神被正式列入祀典,并明确规定,新官到任三日内,必须拜谒城隍庙,这是借用神明的威力来管制官吏。

王曲城隍纪信也被封为“忠祐安汉公”,元代时追封为“辅德显忠康济王”。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并完善了祭祀城隍的制度。城隍神与现世行政机构相对应,但其职能高于现世行政长官,由此来达到对地方官吏和百姓的精神统治。王曲城隍被明王朝封为“忠烈侯”,享正三品,祭祀活动更显重要和隆重。清代继续沿用明代制度。

据宋代赵与时的《宾退录》记载,至宋为止,各地共有供奉纪信的城隍庙数十处,城隍“神之姓名具者,镇江、庆元、宁国、太平、襄阳、兴元、复州、南安诸郡,华亭、芜湖两邑,皆谓纪信”。

当然,一旦被奉为神灵,就和天庭有某种关系。

据传说,纪信乃黄河青龙转世,死后升天。

这一天,天皇氏召集众神,安排一周大事。天皇氏说,五月十三,青龙焚火升天。青龙弟弟小龙得知,忙报黄河老龙王。老龙王听后非常难受,说看御旨五月十三日,安排啥天气。结果上天安排,晴天大风。老龙听后,非常气愤,就违背天皇御旨,在五月十三那一天,沿黄河二十五里,下了一场大雨。

据说当地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不是阴天就是下雨。

“李叔叔,刚才您说的人和神分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始终没忘记这个问题。

“我怎么说呢?”李尔从来没有的犹豫,若有所思的说,“我见到一个人,很神秘,毫无血色,神色飘忽不定”

“鬼吗?”我问道。

李尔摇摇头,称:“绝不是鬼。”

“如此肯定,那您还怀疑什么呢?”我奇怪。

“这个人,柔若无骨,毫无生气,飘忽不定,倒也不值得我关注,让我奇怪的是只要他出现,必定有人要死。”

“什么?一出现,就有人死,是不是杀人狂?”我大惊失色。

“不会吧!春生,你别吓我。”李尔也有些不知所措。

“您说详细点好不好?”我有些着急。

“好的,好的。”李尔赶忙郑重其事的把经过一五一十说出来。

原来,李尔本打算在研究城隍庙文化时,只找几处有代表性的地方便把文章做个总结,然而无意间发现身边有个幽灵般的男子出现。

更为怪异的是,这个男子所到之处必有人死去。

发现接连出现死亡纯属意外。

在南京城隍庙,先生四处闲逛,忽然,一老太太在城隍庙门口卖香蕉,在下午两点左右,一个驾驶一辆马车的车夫,买了老太太十元香蕉,他拿了香蕉没给钱,跳上马车就要走,老太太上前要钱,不料丧心病狂的车夫,竟然把老太太撞到并从身上轧过去,造成老太太重伤不治,车夫却驾车逃跑了。

老太太的公公、婆婆抱着她的尸体欲哭无泪,而在一旁经营的摊贩和附近的住户却纷纷掉眼泪,老太太家的情况是这样的,老太太已经65岁了,去年丈夫刚患癌症逝世,为了治丈夫的病已经花光了家里的钱。

丈夫去世时,她公公婆婆都已经90多岁了,她还要照顾着两个老人。而她的儿子又有些愚钝,家里的大事小情都需要她来处理,可以说是她一手撑起了这个家,现在她却遭遇如此的惨事,如今这个家庭已经接近崩溃,众人可怜白发苍苍的公公、婆婆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出现一个年轻人,浑身柔弱无骨,弱不禁风的样子,并且眼神也迷离,浑身轻飘飘的,过来递给老太太的家人几张钞票,便轻飘飘的走了。

李尔对他有了印象。

颍州城隍庙庙会开始的前一天,颍州降大雨雨越下越大,一股夹带着黄泥沙的水流,冲进城隍庙西侧的几户人家,注视着从城隍庙身后的山上冲刷而下的雨水,满眼担忧。

担忧却变成了现实,第二天,是城隍庙庙会开始的时候,然而,昨天的泥石流将这几户人家全淹没了,人们都说这是第一次看到“水浸街”,多年来从没听过雨水淹进屋里的。这次大雨中,罐进屋里的泥沙,有十几人来不及躲避被泥沙吞噬。

在发掘现场,李尔看见了那个好似游神的青年,只见他在人群中暗自垂泪。

这个年轻人给李尔留下善良的印象。

年底,李尔感到阜阳,在看过府城隍庙之后,天快黑时,他忽然看见那个四肢软绵无力的年轻人,李尔赶忙去追他,想和他攀谈一番,心想竟如此有缘,接连几次在不同的城隍庙上见面,可是年轻人飘忽不定的步伐,却让李尔追不上。

追着追着,竟然来到阜阳的县城隍庙,刚进庙门,发现这里正有一幕悲剧发生。

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逛庙会,中年女人突然摔倒,头部碰到地板上,四肢抽搐,伴呕吐。

人们以为是头部受伤所致。叫过一个摆摊卖跌打药的人过来帮着救治,这人查不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时妇女脸色已发青,昏迷不醒。正当众人手足无措的时候,妇女身旁的小孩相续出现呕吐、拉肚子等症状。

这时人群中有人轻声细语的提示了一句,是不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

李尔再看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要会会的那个年轻人。

经他一提示,众人赶忙将妇女送往医院治疗。

临走时,李尔忙问孩子吃了什么?孩子说他母亲刚才给她们买过炒花生。

李尔赶忙问是在哪里买的?

小女孩一指庙门外,大家看见庙门口一个摊位,买些瓜子,花生之类的东西。

等拿了花生,剥了几颗丢给狗吃,吃过花生的够倒地抽搐。

花生有毒。

原来炒花生的摊主是买了浸过农药的的花生种子来炒卖给客人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