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以斯为鉴(五)
第411章以斯为鉴(五)对于爷爷的夸奖,李尔不好意思的摆摆手,然后讲道:“既然有猜测的成分,那么我姑且也猜一下,秦始皇临终时,传位诏书应该是身为中车令的赵高收藏?还是有宰相李斯收藏?那么好,赵高如果矫诏的话,李斯为什么不站出来,如果不站出来,是否是合谋?或者是胁迫也好,那么李斯不可能对矫诏的事情不作为,看来只有一种可能是他参与了。”
“韩非是李斯的同学,当时秦朝灭掉韩国,俘虏韩非,秦始皇为什么还要杀掉一个没有了权利的韩非子呢?如果杀了,那么韩国的人会不会抵抗呢?为什么秦始皇不能重用才子韩非呢?”
“所以合理的猜测也许是李斯嫉贤妒能,向秦始皇进言,杀掉韩非。”
爷爷停住脚步,问李尔:“李先生,关于李斯的事情,你是从哪里得知的呢?”
李尔回答说:“从《史记》上。”
爷爷点头,说道:“古语道:以史为鉴,以斯为鉴!‘史’即史记,‘斯’便是李斯,从这句话里琢磨,你想想看,李斯的作用有多大?”
李斯本是上蔡的一介布衣,二十多岁,由于粮仓与茅厕老鼠之差异,他能悟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乎,所在自处耳”。
回眸李斯的一生,有以下几点可思考:
首先,李斯为了自己的人生抱负,有目的,有步骤,有耐心的进行了坚韧顽强的奋斗,从不妥协,锐意进取。从第一步就硬着头皮离开了妻儿,去向荀子求学;他能耐得住七年求学的苦闷和向理想进军的漫长的等待;求学成功后,他坚信自己已经具备了能够辅佐君王成就霸业的雄才,但要去那个国家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呢?李斯很有眼光,他选中了秦国,所以第二步,他又割舍妻儿远涉入秦。
同样,在吕府中,他志不得伸,仍能够忍气吞声的等待三年。还有吕不韦仅给了他一个郎官的职位,他也不自恃才高而拒绝,而是深知万丈高楼平地起,甘心忍辱负重,寻找时机出头。这一切,都是一个为前途奋斗的求索者的形象。
其次,李斯具有一个成功者的远见卓识。当李斯出任郎官志不得伸的时候,正是吕不韦和嫪毐斗的热火朝天之时,如果他可以倒向任何一方,那他就会立马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但是,李斯以其卓越的判断力和眼力,认定吕不韦和嫪毐必将毁于年轻,但必将有为的秦王嬴政之手,只有追随嬴政,他才可以得以善终并且实现最高意义上的人生价值。
因此,当时他并没有偏向吕不韦和嫪毐任何一方,而是积极的向嬴政靠拢。实践证明,他的决定和认识是正确的。正由于他这一远见的卓识和明智的决择,最终使他成就了赫赫的功名。
还有,就是当吕不韦受不了太后赵姬的折磨,而李斯又在暗晓吕不韦的烦恼的前提下,有意向吕不韦点醒嫪毐对于他的利用价值,吕不韦当时深为感激的打算向李斯公开他和太后赵姬之间不光明的关系,并意欲请求李斯为他办理此事时,李斯并不是急功近利的想着他可以通过办这件事得到吕不韦的信任,从而以后可以大展宏图。而是想到了吕不韦作为一个权倾朝野的政治家,当他最忌违的隐私被别人知道后,那个人的唯一下场,即使这个人曾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李斯断然的封住吕不韦即将要公开隐私的口,让吕不韦另择其人,而他装作除了嫪毐那点事外什么也不知道。
最后,事实严酷的证明,李斯这一睿智的举措挽救了他自己的性命。
吕不韦为了保守自己的隐私,挽回自己的尊严,把替他办完这件事的他极其倚重并且非常有才的干儿子杀了。
当然,李斯拥有成功的最关键的资本——才干和智慧。这是很显然的,如果不是李斯的才华在兰池吸引了嬴政,嬴政也不会贸然起用他;如果不是李斯的进谏策略每每让嬴政赏心悦目,并且付诸实践后收到了预想中的好的效果。
如果不是李斯的政绩出众让秦王很满意,英明的秦王就不会使其委以重任并步步提升。如果不是李斯的才华足以傲视天下,他就不可能站在风云巨变的时代浪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并且千古留名。
总之,从李斯这个成功者身上,作为每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我们可以借鉴很多东西。他这些可贵的成功品质着实让人可敬可畏!
然而,尽管李斯凭借自身种种优于他人的品质,在时刻危机四伏的仕途中处处逢凶化吉,并且步步高升,最终官至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也因为其固有的弱点,他并不具备一个高尚的情操,这使得他总是把自己的前途和安慰放在更高的利益之上。
从而,在沙丘当赵高切中要害,以扶苏即位后将立蒙恬为丞相来取代它的位置,并且将以任治来取缔他和嬴政以一贯之而取得天下的法制而令他的功绩不表于后世来进行要挟时,他马上表现出了屈服的一面。
继而,再也顾不上为嬴政效忠,全面倒向赵高一边,从而私改遗诏,枉杀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
最终在赵高的谗言和胡亥的无能的恰如其分的结合下,以最悲惨和哀伤的姿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走下了历史的舞台。真是可哀,可叹!
纵观李斯的一生,他从一介布衣通过种种曲折和坎坷,在勾心斗角和危机四伏的仕途中,通过自己智慧和才干的精心经营,最终达到了个人仕途上的顶峰。他用毕生的心血辅佐秦王嬴政建立和巩固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成就了前无古人,后亦恐少有来者的丰功伟绩。他的功名必然会永垂青史。
然而,也由于他错误的决断,使得他付出了身败名裂,不得善终的下场,并且也极早的断送了这个也许会更加辉煌灿烂的命运。光荣与耻辱都不曾逃开天下人的眼睛,都将一并记入史册。
如此长篇大论,不仅让我听得直呼过瘾,我可从来没这么听爷爷分析过一个人。
听得过瘾的还有李尔先生。
“以史为鉴,以斯为鉴!”李尔重复爷爷的话,说道:“姚爷真是高屋建瓴,我记得当李斯即将行刑时,与其二子李瞻发出:‘吾欲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感叹时,不禁让我澘然泪下,感慨万千。李斯决心走上仕途,最终固然实现了他向往中的人生价值,然而如若他安分守己,在上蔡携妻扶幼,过平淡安实的生活,‘宠辱不惊,看门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的终老一生,对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有意义的人生呢?借鉴啊!”
“姚爷好!恭喜!”有人过来打招呼。
这才发现,我们几个人已经置身于得月楼之上,什么时候到的?怎么进来的?一路上只顾着高谈阔论,在不知觉的情况下依然坐在了临窗的酒桌之上。
无法再继续高谈阔论,也无法临窗远眺苏州城的风光,因为陆续就到酒楼里来的都是二指先生,所有来者,无不和爷爷打招呼恭贺当选优秀二指先生。
爷爷一味地谦虚、客气,可是今天晚上的主角就是爷爷,主题就是恭喜爷爷、贺喜爷爷。
李尔带着我和孙先生先,退在一旁,暂时让爷爷应付应该有的场面,我们来到得月楼三楼的围栏前,举目眺望远处,黄昏时分的苏州城,夜色将整个苏州城朦胧起来,显得神秘妖娆。
李尔一声感叹:“姚爷真是谦谦君子如泰山啊!”
我和孙先生转头都注视着李尔。
“干嘛这样看着我?”李尔对我俩的神情感到诧异。
孙先生问:“为什么谈到君子非要拿泰山说事?有讲吗?”
李尔转头看看我,意思是你有什么疑问?
我问道:“李叔叔,泰山有很多含义,这方面我多少知道一点,可是就像孙先生问的一样,君子和泰山之间有联系吗?”
“哦,春生,你说说泰山都有哪些含义?”李尔目光里充满鼓励。
我也不客气,伸出小手掰起手指数道:“有的专指泰山,是一座名山大川,乃五岳之首;有的是指岳父大人;有的是指.”
李尔见我挠头,无法再说下去,便接过我的话去,说起泰山的含义来。
其一:山名,为五岳之一。
古称东岳,也有岳宗、岱山、岱岳、泰岳等名,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山势磅礴雄伟,为我国名山之首。
古人以泰山为名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如“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卓有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其二:对妻子父亲的尊称,即岳父的别称。
唐玄宗祭泰山,规定三公以下提升一级。大臣张说主持其事。张的女婿郑镒是个小官,本来没有资格被提升,居然连升四级。
玄宗查问这件事,有人回答说:这是泰山的力量。见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元代王实甫《破窑记》第三折:“不是这老泰山为人忒歹,亲女婿昂然不睬。”
其三:人名,竹业祖师。
“泰山”原是鲁班的弟子,这个人很聪明,干活总是别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