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秦明(六)
第385章秦明(六)
陈老伯对家中出现的祸端百思不得其解他打发人请来卖给他这个女人的中间人。
中间人来到以后,陈老伯说事已至此,要不要通知死去的新媳妇的家人?
中间人摇了摇头,说:“这个女娃是云南大山里的人,无父无母,也没有亲戚,即然跨了火盆,就已经算进了门,横死之人,赶快葬了吧!等我以后再给柱子买一个来。”
还能怎么样呢?只能这样办理了。
第二天,陈老伯家又是一通忙活,不过,这次办的是丧事。
新娘身上那件旗袍,已被换成了寿衣,僵硬的躺在一张床上。
床头床尾各点一盏长明灯,几个身穿黄袍的道士,围着床转来转去,口中念念有词。不时用手中的树枝蘸水,往那女子身上洒去。整个院里,烟雾袅袅,给人感觉鬼气森森的。
那只的铜镜,此刻又按照陈老伯的意思,重又挂到门庭之上。
新娘便被装进一口薄皮棺材里,由柱子几个人抬着,葬在了陈家的祖坟上。
这天晚上,柱子回到树林,看他的家禽,想想折腾来折腾去,让陈老伯破费了不说,喜事成丧事,难为了陈老伯的一番好意,越想越晦气,一宿没睡。
熬到天蒙蒙亮,柱子心情沮丧的来到坟地,想看一看,给还没拜堂的媳妇烧刀纸吧!
来到坟地,让他大吃一惊,好家伙,坡上那座新坟不知怎的被人挖开了,薄板棺材四敞大开,里边空空如也,不见了新娘子。
柱子第一反应是:买媳妇的中间人有鬼。
没多想,柱子拼了命,一瘸一拐的奔向邻村,来到中间人家,砸开门,中间人正在家里睡觉。
了解到柱子砸门的原因之后,中间人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返回家中,告诉陈老伯,陈老伯派人四下里打听、找寻,也没有新媳妇的踪迹。
把坟平掉,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爷爷等陈老伯讲完,说道:“把铜镜摘下来吧!您其实用不着。”
陈老伯看着爷爷,等爷爷的解释。
忽然爷爷呆呆的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陈老伯冲爷爷喊道:“姚爷,姚爷”
不见爷爷有反应,屋子里的众人惊奇,爷爷这是怎么了?
我和二子正不知所措的时候,爷爷突然对二子说道:“孙先生,把马车准备好,有急事,我们走。”
“这,这”陈老伯不明就里。
爷爷这才对陈老伯说:“不好意思,老陈,我有急事,现在就走,打扰了。”
“哦,姚爷,我已经准备好了饭菜您吃过再走不迟。”
爷爷摆摆手,谢过陈老伯,坚持要立刻赶路。
陈老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站起来送爷爷走出大门。
爷爷刚想上车,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返回身,走到陈老伯跟前,说:“老陈,铜镜摘下来扔了吧!用不着它,要想对柱子好,还是托人找个安稳人家,别再到处买了,会有人家愿意进你的家门的,放心。”
“谢谢姚爷指点。”陈老伯客气送爷爷登上马车。
二子牵着马车,顺着道路向村外走去,村外,马车经过一片树林,树林里鸡鸭成群,我翘起头,在树林里找寻那个叫柱子的人,却什么也没见看见。
爷爷让二子上车,然后轻轻地拍拍手掌,白龙马的蹄声渐渐消失。
爷爷紧闭双眼,眉头紧皱。
见爷爷如此神情,又是急匆匆的赶路,知道有紧急情况,我和二子不敢打搅。
马车腾云驾雾不到一袋烟的功夫,耳边响起马蹄声。
跳下马车,又是一个村落出现在眼前。
随爷爷脚步,走进村子,就听见村里传来唢呐鼓乐声。
一打听,原来是村里的老王头死了,这个村最老的老人去了,按照村里的规矩,这是喜丧,老人是老死的,没有经历病痛的折磨,所以他的丧事鼓乐齐鸣,办的喜气洋洋的。
这场喜丧是在老王头死后十多天后,一直拖到现在才举办的,为的是办喜丧的同时,也给老王头举行一场阴婚。
几个儿女很孝顺,唯一的遗憾就在于老王头的老伴早些年改嫁了,没了老婆,老王头只好孤零零一个人去阎王那里报到。
儿女们经过商量,一致决定,为老爷子再配一副骨头合葬,俗称冥婚。
老王头的儿女们经过一番打听,得知邻村的有个老绝户,刚买的媳妇叫兰香,半个月之前死了,是喝农药死的。
想想能喝的下毒药,得受多大的委屈啊!
兰香是两个月前,老绝户在一个叫秦明的家买来的。
这个兰香来历不明。
秦明领回兰香时,兰香是挺着大肚子来的,谁也不知道她是哪里人?一口方言让人听不懂,有人说她说的是南方话。
兰香随秦明来到他家,秦明不是揍就是打,天天鸡犬不宁,不知道长的颇有些容貌的兰香犯了什么错?
秦明不在家时,邻居跑过来了解情况。
兰香只顾伤心,说些什么?大家也听不懂,大家能做的就是劝这个不明身份的兰香别伤心,和秦明好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