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清明寄思——阴司纸(二)
第372章清明寄思——阴司纸(二)
见县令询问,吓得小和尚说不出话,老和尚忙说,“老爷,这不是烧纸,是给老太太往阴间送钱,因为阴间用的钱,全是阳间的纸”。老和尚说的似乎有道理,县令信了,其实他也并不追究什么,他投机取巧把尸体往这一放,自己图省事,人家小和尚大夏天的看了一晚,功劳是有的。
于是,县令对小和尚烧纸的行为大加赞赏,代自己逝去的亲人。对小和表示尚感谢。
从此,人们相信纸钱就是阴间的钱。为了表示对死者的追悼,人们常常烧纸钱送给亡灵。
故事之二:精明的商人
在汉代,有个名叫尤文一的秀才,寒窗苦读十几年,却没能获取功名,他便弃笔从商,投在大发明家蔡伦的门下,学习造纸。
尤秀才聪明过人,很受蔡伦的器重,很快蔡伦就把自己的技术全部传授给了尤秀才。
过了几年,蔡伦去世后,尤秀才就继承蔡伦的事业,造起纸来。
尤秀才比蔡伦更胜一筹,造出的纸又多又好。
可是,当时用纸的人很少,造出的纸卖不出去,在库房里堆积如山。为此,尤秀才十分犯愁,渐渐地茶饭不进,卧床不起,三天没过,竟然闭上眼睛死去了。
家里的人顿时哭得天昏地暗,左邻右舍知道了消息,都过来帮助料理丧事。
尤秀才的妻子哭着对大伙说:“家境不好,没有什么可以陪葬,就把这些纸烧给他做陪葬吧。”
于是,专门派一个人在尤秀才的灵前烧纸。
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突然坐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叫着:“快烧纸,快烧纸。”
人们以为尤秀才还魂了,都害怕起来。
尤秀才却说:“不要害怕,我是真的活了,是阎王老爷把我放回来的。”
人们都感到十分好奇,纷纷询问根由。
尤秀才说:“是你们烧的这些纸把我救了,这纸烧化之后,到了阴曹地府就变成了钱。我用这钱还了债,赎了罪,阎王老爷就把我放回来了。”
家里人听了,无不欢天喜地,又烧了不少纸。
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也有人不相信,其中一个有钱有势的老员外,把尤秀才找了去,对他说:“我家用金银陪葬,不是比纸值钱得多吗?”
尤秀才说:“员外不知,这金银是阳间所用的,绝对带不到阴曹地府去。”
员外不信。
尤秀才道:“不信,员外老爷可打开你家的祖坟来看,那些陪葬的金银,保证分毫没动。”
今后孝敬先人,是配送金银珠宝?还是烧纸送钱?员外决定为了验证此话是否为真?悄悄将祖坟打开来看。
看到原先陪送的金银财宝依然还在,
员外信服了,并买了尤秀才家大量的纸,到祖坟上烧掉。
于是,买纸的人一下子多起来,尤秀才造出的纸还供不上卖哩。
烧纸送钱的风俗,从此开始延续。
故事之三:蔡伦造纸的故事。
东汉时期的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不是很好,蔡伦改良造纸术后,生意兴隆,为他赚了不少钱。
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羡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蔡伦学造纸。
但是蔡莫的恒心不够,工夫还没到家,就急急忙忙的自己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品质低劣,质量不好,乏人问津,结果可想而知,卖不出去,夫妻两就对着一屋子的纸张,二人很是着急、发愁。
后来,慧娘想了一个摆脱困境的办法,便附在蔡莫的耳边,如此这般的教导了一番。
到了这天晚上的半夜,邻居们忽然听到蔡莫家传出了嚎啕大哭的声音。
大家赶过来一问,才知道慧娘昨天晚上暴毙。
次日清晨,蔡莫当着邻居的面,伤心欲绝,在慧娘的棺前哭得死去活来,一边烧纸,一边哭诉,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
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
烧着烧着,忽然听到棺材里有响声。
过了一会儿,又听到慧娘的声音在里面叫著:“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
众人都呆了,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打开棺盖。慧娘就跳了出来。
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要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这可把人们吓呆了,追问慧娘到底怎么回事?
慧娘告诉邻居,她死后到了阴间,阎王让她推磨受苦。因为蔡莫烧给她很多纸钱,所以小鬼们都争着为她推磨。
她学的聪明,又将一部分钱交给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
说罢,慧娘又开始唱了起来:“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
蔡莫故意问:“我没有给你送钱啊?”
慧娘就指着燃烧的火堆说:“那就是钱啊!阴间是以纸当钱的。”
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
这样一说,蔡莫听罢,马上就去抱了两大捆的纸来烧,烧给他故去的父母,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
邻居见状,发觉纸钱有这么大的用处,于是个个都掏钱来买蔡莫造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