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清明寄思——阴司纸(一) - 二指先生 - 笼中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二指先生 >

第371章清明寄思——阴司纸(一)

第371章清明寄思——阴司纸(一)出门己有月数,算算今日便是清明节,围坐在马车里,一路在雨中前行,心情也随天气阴沉,经过一片坟地,有人在祖先的坟头上,添把黄土,烧些纸钱,磕头行礼,这场景,不由得你不去思念亲人。

蒙蒙细雨中,烟火缭绕。

我想起父母来,不由得悄然落下两行清泪。

爷爷和孙先生看着我,默不作声。

等我回过神来,将脸上的泪擦去,问:“爷爷,清明节到了,我该如何祭奠一下我父母?”

二子说道:“买些纸钱或者冥币,找个十字路口,画个圆圈,将纸钱、冥币焚烧了,寄给你父母就行。”

爷爷摇摇头说:“路边烧纸是清明大忌,在路边烧纸,拜祭的是‘孤魂野鬼’,并非是自己的先人,我的建议是,春生你给你父母深深的默哀,献上祝福即可,等回到家时,再在他们的坟茔之上,烧纸、上香不迟。”

二子疑惑,问爷爷:“为什么不能在路边烧纸?在外的人,清明节一到,不都是这样祭奠先人的吗?我在棺材铺里干了这么多年,一直以来,闻听过很多关于烧纸钱的传说。”

“哦,说来听听。”爷爷颇感兴趣。

二子关于烧纸钱的传说。知道的确实不少,这不,一口气讲了三个,我们一个个来听仔细。

第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叫黄龙的做纸匠人,全家男女老少的手艺都很高,做出来的纸,除了念书人或者官家买一些去使用外,平民百姓并无钱买,用不起。所以做出来的纸越积越多,几年以后,纸堆得象座小山。

有一天,黄龙对婆姨说:“我们做的纸这样多,长期放下去要变坏的,我有一个主意你看行不行?

婆姨说:“什么主意?”

黄龙说:“从今天起,我睡在炕上,装做有病,三天以后,我再假装死去,你买一口棺材把我装进去,你领着儿女们边哭边烧纸,一连烧七天七夜,到了第八天,听到我用手敲棺材的声音,你就揭开棺材盖,我就活了。”

婆姨也是个机灵人,一听这个主意,心知肚明。连忙说:“好、好,好主意。”

黄龙装了三天病,第四天婆姨真的买了口棺材,里面放了些吃的、喝的,把黄龙装进去,叫儿女们穿上孝服,把存的纸搬出来,用剪子剪成铜钱一样的圆块块,边哭边烧。

亲邻们不晓得这是啥意思,都问:“人死了不会再活的,烧纸有什么用呢?”

纸匠的婆姨边哭边说:“人活着要花钱,死了也要花钱,再说阎王小鬼都要钱,花了钱就不受罪了,不烧不行啊!”

亲邻们听了她的话,也帮着烧起纸来,一连烧了七天,把存的纸烧光了。

第八天,婆姨听得棺材里有响声,马上叫儿子揭起棺材盖,黄龙一骨碌坐起来,还装模作样地说:“渴死我了,渴死我了,咦!我活过来了!”

亲邻们觉得奇怪得很,都问他:“你怎么能活了呢?”

黄龙说:“阎王收了我很多钱,给我加了三十年阳寿,所以让我活了。”

他还胡诌说:“死活一样,阴阳一理,不管是人还是鬼神,有钱就好办事呀!”

大伙还真格的相信了他的鬼话。

打这以后,不论谁家死了人,都要烧纸钱,这种习俗就一直传到现在。

第二个关于烧纸钱的来历。

不知是哪个朝代,也不知是哪地方,说是有一个开纸行的老板,整日里总是闷闷不乐,坐立不安,唯有他的小管家明白老板的心思。

有一天,小管家忍不住,对老板说:“东家大人日夜胸闷不舒服,气郁在心,所忧的是近来纸的行情不好吧!我想出一个妙策,只要你一保密,二照办,不但所囤积的纸会很快畅销一空,而且还会发大财的!”

老板一听,神气即变,三句话当一句话说:“快快说来,只要能使我发大财,我什么事都去做,做好了我重谢你小管家。”

二人一拍即合。

过了几天,纸行老板便“病重”在床。

家人大急,四方求医,问神卜卦,可惜都无效,隔了两天,纸行老板就“病故”了。

谁也没料到,纸行老板“病故”的消息传出不到半日,又传出他“复活”的消息。

这老板的亲朋好友都赶来贺喜,问长问短。

每当有人到他家,总听到纸行老板说:“我此次死去活来,全靠家人为我烧了不少纸,当时我家人想,我是被这些纸气死的,所以也很恨这些纸,就烧掉了几百刀纸,谁知这些纸到了阴间却都是钱,城隍爷、阎王爷和五鬼,见我家人送来这么多钱,就问我想不想再还阳?我当场发誓。诅咒说:如能放我还阳去,我还会烧多多的纸钱给你们,就这样,他们就把我放回阳间了。”

听了这些话,大家才知道是因为烧纸的缘故,只见他家天井里,纸灰真的都有尺把厚。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纸烧到阴间便是钱,于是,不论官员、富人、百姓,都学做起来。

从这以后,这老板的纸生意兴隆起来,果真应了小管家的话——发了大财,“烧纸钱”的风俗,也就一直传到今天。

第三个给死人烧纸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村叫王家村,村里有个叫王小的人。他从外地学习了一门手艺,就是用野草和树枝造纸。

可他没有漂白技术,造出来的纸又乌又粗糙。

人们都不愿意用。

他造了很多纸,可是卖不出去,仓库装满了,又往屋子里装。

后来,屋子里也堆满了纸。

再造就没地方放了,他很着急,但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的老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下决心,要想个办法帮儿子把纸卖出去。

这天,老人终于有了主意。他找来儿子说:“明天咱们这么办……”

第二天早上,从王小家传出了噩耗,王小的父亲夜里得了疾病,死了。

当人们赶到他家时,老人已被装进棺材了。人们帮王家把老人葬在村后的山坡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