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古玩大家——帮爷(二) - 二指先生 - 笼中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二指先生 >

第317章古玩大家——帮爷(二)

第317章古玩大家——帮爷(二)

等小伙子走后,帮爷凝神注目柜台上的那幅画,爷爷走过去探头观赏这幅画,少顷,对帮爷说:“初看这幅画,觉得这幅画的画工精致,人物传神,确实有京城刘文西的风格,而且画幅也很大,如果是真品,三百五百都值。”

帮爷也点着头说:“是啊,我也感觉很不错,可就是觉得那里好像不对。”

爷爷说:“你看看这里,这画的墨色焦亮,不像刘文西时期的墨色散润,应该是仿作,再有,落款题的‘乙酉’两字,今年不是乙酉年吗?刘西风去年已驾鹤西游了,如此看来是赝品,肯定是赝品,不过,风格绝对继承刘西风的真传。”

我问爷爷:“这幅画再好也是赝品啊!不值十块钱吧?喊他回来,把画退给他不行吗?”

帮爷笑笑说:“退画,不可能,现在留下了,正规拍卖行假的都不退,别说我了。”

爷爷说:这个画家的画市场标价也会在几十元一平方尺,买这一一幅画也得几百元。但是按他自己的名字署名,这个价卖出去的很少,降价卖又怕失身份,就只好署个假名,大画家落假名卖画,绝不是个别现象。”

“哦,也就是说这幅画,很不错,肯定值十元,是吗?”二子一旁搭话。

爷爷说:“现在名头高、品相好、有信度、潜力大的字画越来越少,有的收藏家得到之后,不舍得出手,不少收藏爱好者有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藏品。而新生代书画家的作品价格不稳定且高不可信,相信刘西风老先生的画在他故去不久,便会很快升值。”

“这位老先生贵姓,您太有见地了。”帮爷抱拳施礼。

爷爷摆摆手说:“免贵姓姚,拙见,见笑了。”

“姚爷,请到门口一坐,我来冲杯茶给您。”

说着来到门口藤椅上坐下,喝着帮爷冲好的大红袍,两位老人聊起收藏。

帮爷说:“古玩市场一派繁荣,收藏队伍不断壮大,冷静地思考,现在的书画市场和收藏队伍发展的还是不够快,不够大,但是问题在于,许多收藏者是跟风者,并不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且急功近利,很容易上当受骗,客观上加剧了赝品的泛滥。”

爷爷说:“名家字画一直是艺术品市场的宠儿,众多藏家和收藏机构不惜巨资收购,给一些冒牌画家或投机商提供了炒作、仿伪、冒假的机会,不仅扰乱了书画市场秩序,也给一些藏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功利、投机、世俗、虚假、矫饰,是一个画家丧失艺术生命的危险信号。再有,历史悠久的‘雅贿’,令艺术品市场不自觉地沾染了“洗钱”的污点。”

我问爷爷什么是“雅贿”?

爷爷说起“雅贿”。

以艺术品作为礼品并非今人所创,在中国绝对是有悠久历史的,称之为“雅贿”。“雅贿”可追溯至汉代,唐宋渐成风气,至明清则已臻于极致。据说在明代,书画是可以充当俸银的,是“硬通货”,自然也可以当作礼金的。于是,古玩书画成为官场交际的秘密武器,“雅贿”蔚然成风。

古代仕林耻于论及钱财,又好风雅,于是以古玩书画作为媒介,便可两全齐美。明清时期的大贪官个个均非“庸俗”之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唐吴道子《南岳图》、王维《圆光小景》、宋徽宗《秋鹰》、宋高宗《题王仲珪梅》、苏东坡《墨竹》都曾是明代大贪官严嵩的藏品。据说严嵩爱棋,因此他所收受的碧玉、白玉围棋和金银象棋各有数百副之多。

清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珅,同样以喜“雅贿”著称。和珅并非不学无术之人,于书于画也都算颇有见地,虽然所收之名作数量只有170余张,但绝对件件精品。乾隆皇帝也同样是爱好书画之人,《石渠宝笈》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和珅也常常以难得的书画去“雅贿”皇上。

不幸的是,这一传统被很好地保存下来。

“艺术品成为贿赂的工具,这对立法、司法以及纪检领域都是一个新课题。”不是说,“干部级别越高,收受的贿赂中,艺术的价值和比例越高。”

“如果从礼品的价值而论,无论是真金白银、参茸虫草,还是名烟名酒、名表名包,令人震撼的程度似乎都无法与古玩字画相媲美,因为它们少则几万、十几万,多则数十万甚至百万、千万,更重要的是其中有惯常礼品所不具备的‘风雅’和‘别致’。”

“能够用上如此价值连城的礼物,究竟收礼人和送礼人之间是何等的‘情义’?想必已不言自明。”

“一方印章、一把紫砂壶、一幅字画、一个笔筒……这样的礼品不仅风雅,而且在‘含金量’十足同时又相当低调、隐蔽、婉转,不像传统的金钱交易那般毫无遮拦。”

帮爷冲爷爷竖起大拇指。

看我听得认真,爷爷对我说:“收藏字画应把它作为一种业余爱好,经常了解各地书画名家,认真研究书画名家的笔墨语言,经常参观书画展,从中获得书画艺术的浸润,随着阅读量累积,鉴赏能力也不断提高。”

我使劲的点头。

帮爷给爷爷斟满茶水,就看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走到树底下,大嗓门喊道:“那位是老板?看样东西。”

帮爷起身问是什么东西?

壮汉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手绢,小心打开,里面是个银元形状的东西。

帮爷说:“是个银牌,让我看看。”

帮爷接过手绢,没用手直接接触银牌,看了一会,另一只手用手绢的一角包着翻过银牌的另一面。

我起身让壮汉坐下。

帮爷双手托着手绢递给爷爷。爷爷接过来后仔细端详。

我看到,这块泛黑的银牌上直径约十来厘米,正面刻有“天赐成吉思皇帝圣首疾”,背面一串奇怪的符号虽清晰,却难以辨识。

这时,帮爷看见街上的一个行人,大喊:“持玉,过来,帮我掌眼看一下。”

这人与帮爷年纪相仿,稍胖,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头上有些扒顶,一撮短短的山羊胡,这个人一开口说话,立刻表露出沉稳。

“老哥哥,我给你掌眼,不怕打眼吗?哈哈哈。”

“打了眼算我的。”帮爷话里透着豪气。

叫持玉的老人走近树荫,二子哥起身让座,持玉老人抱拳先谢过二子哥,又冲在场的各位抱拳施礼。

爷爷把手绢递给持玉老人。

持玉接过手绢时,先打量了爷爷一番。

帮爷赶快介绍,指着爷爷说:“持玉,这位是姚爷,古玩大家,知识渊博。”

帮爷给爷爷介绍持玉,说:“这位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二指先生,人送神仙宋,降妖伏魔,懂阴阳,会看风水,不仅如此,还是位收藏大家,爱好广泛。”

我和二子哥相视一笑,我悄然对二子说:“此人是我们的目标,我说的呢?爷爷怎么有雅兴逛古玩市场了,他从不曾在阳青镇的码头古玩集市上逛,也没见他收藏过什么东西,对了,我记起来了,他送给过李尔一个棺材形状的木盒,也仅此一件而已。”

“岂敢岂敢,我先看看这个玩意。”神仙宋爷这时不好意思起来。

神仙宋拿着银牌看起来。

爷爷对壮汉说:“这位先生对这块银牌索要多少价码?”

一旁的帮爷立刻会意爷爷的用意,此牌值得收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