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济南千佛山(一) - 二指先生 - 笼中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二指先生 >

第277章济南千佛山(一)

第277章济南千佛山(一)爷爷的巴掌一响,白龙马迈开了脚步,离开了天桥,我掀开车棚的门帘,看着我喜欢的小南,我喜欢的曹大爷,慢慢的远离我的视线,我也喜欢小饭馆的老板娘,他们是那么的开朗,坦率,他们身上充满了热情。

二子一把将我揽在他怀里,对爷爷说:“姚爷爷,来一回济南府,只去了大明湖,你看春生还舍不得这里呢?您不能带我们到别处玩玩?”

爷爷也喜笑颜开的说:“春生,想不想再到别处转转?”

我跑到爷爷的怀里,伸手捋着爷爷的胡子说:“我当然想了,您真是好爷爷。”

爷爷哈哈大笑,说:“嗯,我们到千佛山逛逛吧!不过很遗憾,现在不是一年两度的千佛山庙会。”

“庙会很热闹吗?”二子问。

爷爷说:“济南九月九日的千佛山庙会,可不是一般的热闹啊!”

“自元代开始,就定九月九日为千佛山庙会,每年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要到千佛山登山,站在“赏菊岩”上赏菊。”

“千佛山附近盛产柿子,尤以大盒柿最为著名,庙会期间,适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赶庙会者,多买柿子而归,故千佛山庙会有“柿子会”之称。”

“这也是千佛山庙会的一大特色,闻名遐迩。”

“每年庙会期间,从山脚下到山腰兴国禅寺的山路两旁,经营日用百货、土特产、风味小吃、工艺美术品等,来自省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在庙会上表演杂技、马戏、歌舞等,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我听得如醉如痴,恨不得一步就到千佛山。

爷爷说:“其实我刚才说过,千佛山庙会一年举办两次,于春季的上巳节和秋季的重阳节期间举行。”

“上巳节是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时固定为三月初三;源自汉代的习俗,三月上巳日到水边沐浴,叫做‘修禊’以除不祥。”

“每年到了旧历九月初九日,就有从全省一些地方,甚至全国一些地方来的艺人会聚此地,有马戏团、杂技团、地方剧团、变戏法的、练武术的、说山东快书的、玩猴的、耍狗熊的等等,应有尽有。他们各自圈地搭席棚围起来,留一出入口,卖门票收钱。规模大小不同,席棚也就有大有小,总数至少有几十座。”

“在夜里有‘夜深千帐灯’的气派,方圆几十里,颇有点动人的气势。再加上临时赶来的,卖米粉、炸丸子和豆腐脑等的担子,卖花生和糖果的摊子,特别显眼的柿子摊——柿子是南山特产,个大色黄,非常吸引人——这一切混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人声嘈杂、歌吹沸天的气势,仿佛能南摇千佛山,北震大明湖,声撼济南城了。”

“千佛山庙会期间,通往上山的路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既有踏青游玩的青年男女,也有虔诚的信佛者去兴国禅寺晋香礼佛,更有的偕妻携儿全家出动。”

“沿途卖山货杂品、香烛元宝和日用百货的摊位鳞次栉比;卖烧饼、包子、馄饨的饭棚,高声吆喝着招徕顾客;民间工艺品、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卖冰糖葫芦的、卖儿童玩具的……琳琅满目;唱戏的、说书的、拉洋片的、玩呜嘟嘟的,更使人流连忘返。逛千佛山庙会,成了济南人迎春踏春的一大乐事之一。”

爷爷看着我和二子听的陶醉,他忽然间叹了口气。

我问爷爷:“您怎么了?为什么叹气起来?”

爷爷说:“唉,关于千佛山春季的上巳节,我知道的真不多,要是曹老弟在多好啊!他啊,真是个济南活地图。”

我低头也想念刚刚辞别的曹大爷。

爷爷抚摸着我的头,说:“春生,想不想再让老曹给我们当向导?”

“当然想了,爷爷,我们回去找他吗?”我问爷爷。

爷爷示意我掀开门帘。

我掀起门帘的一角,就看见马车后面不远处,曹爷爷在一溜小跑追赶马车,手里提着盒灯。

我在看四周,马车没离开天桥多远,小饭馆也在视线之内。

爷爷一拍手掌,马车停了下来。

气喘吁吁的曹大爷追上马车后,见面第一句话是:“姚爷,您把盒灯落下了,我这把年纪能追上您的马车,真是奇迹。”

看着曹大爷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我心里由衷的感动。

我又想起来了,刚才在小饭馆吃早饭时,爷爷下车为什么提下盒灯来?我就纳闷,是不是爷爷早就设计好了?

嗯,一定是的。

爷爷拿出手帕让曹大爷擦擦脸上的汗水,曹大爷摆摆手,撩起衣服角就擦脸。

爷爷问:“曹老弟,今天可忙?”

“姚爷,有事请讲,您看我像忙人吗?本人是闲人一个。”

爷爷呵呵笑道:“孩子一上马车就嚷着要到千佛山去玩,要不您再受次累,带我们游览一番千佛山,如何?”

曹大爷伸出两手看着我们。

我立刻会意,喊二子哥一起将曹大爷拽上马车。

等曹大爷坐稳,爷爷竟然第一个发问:“曹老弟,千佛山的上巳节都关乎些什么?”

曹爷爷说:“千佛山一年两次庙会,春季的上巳节和秋季的重阳节,姚爷问上已节关乎什么?其实是千佛山相亲大会。”

“哦,是吗?有意思,真是富有特色。”爷爷说。

曹爷爷说:“我来讲讲相亲大会的来历。”

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上巳节起源于洛阳,是从周公的酒杯里泛出来的诗情,是从洛水流觞中泼出来的画意。

一直以来,文人墨客都认为这个节日与王羲之有关,源于那次有名的兰亭修禊;源于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二位名士的曲水流觞。

其实,如果没有周公的洛水流觞,哪会有东晋兰亭的曲水流觞,哪会有大唐“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浪漫场景……

刚才说了,上巳节起源于洛阳,洛阳乃千年帝都,角角落落都藏着文化。

相传,周公当年率领能工巧匠,费尽移山之力营建洛邑。

洛邑建成之后,他登上邙山,看见城中街巷井然,又见洛水蜿蜒,绕城东去,内心十分喜悦。

他下令文武百官到洛水边集结,要举行一项大型活动。

这一大型活动就是依据殷人旧习,在春阳初上、寒气未尽、乍暖还寒、容易得病之时,让大家到洛水边举行“祓禊”活动,以防治疾病,祈望健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