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巴菲特为何会投资比亚迪
“呦,这我就不知道了!”李大妈回答道。
“他是在2008年9月买进的比亚迪港股,当时他买进的成本为8港元,市盈率为10倍。”项遥说道。
“现在的价格都将近200块了!”张大妈看着自己的手机,激动地说道。
“是的,而且,这个价格还是除去分红之后的价格,意思就是,他这笔投资的实际收益已经达到二十多倍。”项遥继续说道:“我之所以讲这个例子,是因为,巴菲特就是一位价值投资的信徒,他曾师从于本杰明·格雷厄姆教授,也就是《证券分析》这本书的作者,而且巴菲特也曾就职于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两人既是师徒,又是同事。”
“昨天我在书上也看到了相关内容!”老刘补充道。
“嗯,了解了巴菲特是一名价值投资者,而且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价值投资者之后,我们来复盘一下股神的这笔投资,刚好借这个著名的投资案例,来解释一下我们的第二个问题——价值投资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具体运用。”说完,项遥的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当然,我所说的复盘,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可以先听一下,有哪里不对的地方,我们可以边说边一起讨论。”
“好!”老刘有点兴奋的说道。
“比亚迪这家公司,当初是李录先生介绍给巴菲特的投资搭档查理·芒格先生,然后,查理·芒格又将其介绍给了巴菲特,最终,他们投资了比亚迪的港股。这恰恰说明当时的比亚迪是具备投资价值的,因为它得到了三位投资大师的认可。”项遥说道。
“最终拍板的还是股神巴菲特对不对?”老王问道。
项遥微笑着说道:“应该是吧!”
“那就没毛病了!”老王说道。
老刘转过头盯着老王问道:“我说你问的都是些什么问题,什么你就没毛病了!你想什么呢!”
“你看啊,项老师刚刚不是说,当时他们投资比亚迪是得到了三个人的认可吗,我心想,如果不是老巴最终拍的板,那岂不是只有两个人同意,而老巴选择了沉默嘛!”
“我……”老刘被气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项遥赶快说道:“我们继续,继续解释我们的问题吧……”
老刘这才想起来说什么:“你怎么就跟个小屁孩儿似的!”
“他这个样儿,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你跟他较什么劲呢!”李大妈劝说道。
“就说是嘛!”老王眨着眼附和道。
“嗨~~~”老刘叹了一口气。
“我们继续我们的问题吧!”项遥岔开话题说道:“我猜啊,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应该是他们三个人都认可了,所以才会进行这笔投资……”
“你瞅瞅!这说明我考虑问题还是比较周全的嘛!”老王装作无辜的样子说道。
“你给我闭嘴!”李大妈也没了耐性,冲老王吼道。
“好好好,我不说了!”老王扭过脸说道。
项遥微笑着说道:“他们三个人至少都没有反对这笔投资,不然的话,股神巴菲特也不会投资比亚迪港股,对吧?”
说完,项遥望向老王。
老刘和李大妈也同时望向老王。
老王紧闭着嘴唇,皱着眉,然后将自己的两只手摊在身前,作为回应。
项遥继续说道:“那,我现在做一回事后诸葛亮,来分析一下他们当时的投资依据是什么?”
“这还有什么用,也……”老王的话说道一半,又咽回去了。
项遥望向老王,见老王用手捂上了嘴,就笑着说道:“比亚迪的主要业务有两块,电子设备制造和汽车整车业务,而汽车整车业务又以电动汽车为主。”
见大家没有疑问,项遥接着说道:“在08年的时候,新能源汽车还属于新型产品,大众的认可度较低,市场前景并不明确,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在当时是很难判断出,电动汽车会有如今这样的市场热度和前景。”
“是的,十几年前谁会想到电动汽车会这么火爆!”老刘说道。
“这恰恰说明了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还有李录先生的过人之处!”项遥说道:“他们能够从历史资料中,分析出某个行业会在十几年之后站上风口,从而在行业发展的初期进行投资,以获得巨额的投资回报,如此的眼界和耐心,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项老师!”老刘插话道:“我认同你的说法,但是,说到这里,我刚好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股神的眼光,是不是,我们还是无法很好地运用价值投资理论?”
项遥摇了摇头,说道:“刘大爷,您的问题问的很好,因为这个问题,或许是很多人在了解和学习价值投资理论时,都会遇到的困惑。”
“是啊!”李大妈表示认同。
“但是,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价值投资理论的那五个核心思量?”项遥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其中的能力圈,就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圈不同,所以,即便大家都遵循价值投资理论,但是,他们所擅长的领域不同,研究的公司也不相同,甚至,即便是面对同一家公司,他们所关注的重点也很可能不同。这个时候,他们得出的内在价值,自然也会不同,但是!”
项遥停下来,望向老刘,他是想让老刘接着说下去,从而了解一下老刘的理解程度有多少。
老刘说道:“但是,只要价格足够低,且远远低于他们分析出的内在价值,那就可以有安全边际做保障,从而进行投资。”
“是的!”项遥高兴地点头说道。
老刘也附和着点头示意。
“我们再回到比亚迪的例子上。”项遥继续说道:“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当初巴菲特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买进比亚迪港股时,比亚迪公司的财务数据——当时的市盈率为10倍,市净率为1.5倍,而比亚迪在此前的近十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着营业收入和股东权益的高速增长,所以,当时的比亚迪显然属于高速增长型企业,但是市场给他的报价却只有市盈率的10倍,这样的价格对于其内在价值来说,显然是低估的,如果再考虑到未来新能汽车的发展前景,那么8港元的股价就是被严重低估了。”
项遥望着老王继续说道:“当然,我这是站在现在看过去,属于事后诸葛亮!”
老王撇着嘴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假如让我站在当初的时间点上,面对同样的投资机会,我能不能对当时的比亚迪做出合理估值呢,我认为我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因为,这里有个明显的障碍,那就是,我当时无法看到新能源汽车,会有今天这样繁荣的市场和前景。而他们三位投资大师却看到了,并且也进行了投资。”
“的确如此!”老刘说道。
“那,项老师,我从网上和电视上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会越来越大,未来将慢慢替代燃油车,那我现在再买比亚迪的股票,是不是也能赚钱?”张大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