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的探索与奋斗(28)
关于超前
超前,大概说的是,在不适合的时候或时机做一些需要更多的时间积淀或者更多的经验积累可能还要更多的进出围城。这里对“围城”说一说我的理解。《围城》,钱钟书的卖才之书,造就了钱学。对“钱学”了解的并不多,但老师讲的钱的夫人杨沫『此处谬误,实为杨绛』的话倒是记得“人生就是不断进出围城的过程”。顺便带一句,人总是有所偏重的,钱钟书数学高考不及格,但从他的哲学思想和文学底蕴和说话的不冷不热却是可以看出他的情商之高。所以一个人不可能各方面出色,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只对自己追求的事情要求比较高。“围城”的概念,可能可以追溯到战国的庄子,对他的评价我记得:冷眼旁观,热肠挂住。儒家“入仕”、道家“出世”的观点,——两个shi没写错吧,高中时经常搞错——代表了那时文人面临的“围城”。庄子是典型的主张什么事都不要做的人,他把什么都一样对待,说什么“现在暂且在这里说一番话,不知道这些话跟其他人的谈论是相同的呢,还是不相同的呢?相同的言论与不相同的言论,既然相互间都是言谈议论,从这一意义说,不管其内容如何也就是同类的了。虽然这样,还是请让我试着把这一问题说一说。宇宙万物有它的开始,同样有它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它未曾开始的未曾开始的开始。宇宙之初有过这样那样的‘有’,但也有个‘无’,还有个未曾有过的‘无’,同样也有个未曾有过的未曾有过的‘无’。突然间生出了‘有’和‘无’,却不知道‘有’与‘无’谁是真正的‘有’、谁是真正的‘无’。现在我已经说了这些言论和看法,但却不知道我听说的言论和看法是我果真说过的言论和看法呢,还是果真没有说过的言论和看法呢?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既然已经浑然为一体,还能够有什么议论和看法?既然已经称作一体,又还能够没有什么议论和看法?客观存在的一体加上我的议论和看法就成了‘二’,‘二’如果再加上一个‘一’就成了‘三’,以此类推,最精明的计算也不可能求得最后的数字,何况大家都是凡夫俗子!所以,从无到有乃至推到‘三’,又何况从‘有’推演到‘有’呢?没有必要这样地推演下去,还是顺应事物的本然吧。”
这些文字当然是下载的,也是别人翻译的。当然并不奢望有人看,但我却可以偷笑了:居然有人比我更废话的,而且比我说得还更不清楚。!我大致说说对上面一段文字的理解:第一句,什么“什么言论都是同类的”,那么说“庄子没老婆”与“庄子有老婆”都是一样的,事实上庄子是有老婆的,但他在老婆死后“鼓盆而歌”,也能算没老婆了吧。然后是什么“有”与“无”,就庄子而言,他鄙视当时的统治者,楚国人请他去做宰相他都不屑去做,宁愿去做草鞋;从当时社会来看,他认为做与不做都一样可以这样理解:这些统治者反正搞什么名堂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国民为他们几个贵族卖命,帮他们开疆扩土、获得更大的物质利益,满足他们的野心或是使他们精神得到满足——死很多人仅仅是要让精神富足,这就是阶级。庄子也可以说是太善,不愿欺骗民众,不做“御用”,宁愿不被人理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愿意搞“形式主义”、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