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有所期 - 农门娇女 - 今夕何夕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农门娇女 >

302有所期

朱老大可能没有想过,用这样一套文房四宝,对小儿子的读书成绩可能并不会有什么显著的改善。只怕是用顺了手了,成了一笔固定的开支,那就很麻烦了。

“你小儿子练字,都要用德玉轩的笔墨纸砚。这一套能用多久,以后都是你来供给他嘛?”李长安问朱老大。

“我……”朱老大有些难堪,“实话也太伤人了,半年一套,我哪里能供得起呢。”

“那你就不该让你的小儿子产生这种错觉,等他以后再用那些劣质笔墨,问起的时候,你该怎么回答呢?我觉得带礼物应该是实用为主,这种昂贵的消耗品,实在是不合适的。”李长安说。

“那我不应该把这个给他,可是我以前每次出远门都会给他们带礼物的。”朱老大说。

“你要一碗水端平,那三个孩子的礼物你都不要给了。你最小的儿子都已经考了秀才,可见他们年纪都已经不小了,应该开始体会父辈的苦处。每次都嚷嚷着要礼物,那是小孩子的所为。”李长安说。她提议朱老大做一个试验,如果他这一次没有带礼物,几个孩子什么也不说的话,那代表他们真的长大了。

如果仍然是嚷嚷着要礼物,那只能说朱老大把他们给宠坏了,患上了一般人家小孩不应该有的毛病。虽然出一趟远门给家里带点礼物是合情合理的,但最好是在自己的消费能力之内。

李长安的话确实提醒的到了朱老大,但东西他又舍不得扔,又没处藏啊。

“这样吧,我第一次登门,又有事相求,带点见面礼是应该的。你把这些让给我,我花这些钱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的。”李长安说。

这个办法不错,李长安真有临机应对的急智啊。李长安不白要他的,朱老大也没有开高价。两线情愿,交易达成。

但是朱老大难得回一次家,两手空空自然是不合适的。于是回去的路上,到店里买了一盒糕点,给妻子带了一盒胭脂。

这样就够了,李长安先不说她的来意,看看那些孩子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反应。

人有时候真的很难以接受,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居然潜藏着白眼狼的属性。

虽然李长安这样的试探方法,是带有一定的诱导性。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父亲给他们带礼物,这次突然没了,免不了随口一说,但只要别不依不饶就行了。

到了朱老大家,他们一家人都在门口迎着呢。裕康有一点比较贴心,他们旗下的每一位船把头,都有具体的出行时间表,家属都有一份的。

一般不可能做到那么精确,实际的归期都有两天的弹性时间,不影响正常的休假。朱老大正好遭遇河盗在永金镇耽搁了两天,而实际的归期,永金镇的分号也早就托人带消息到河间府说明缘由了。

因为跑船这个事情本来就是风云莫测,家里人时刻担忧着安危,消息永远要比人先到,这也算是裕康的硬性规定吧。

所以最终实际的误差不会超过一天,而古代的消息并没有那么迅捷。朱老大是黄昏的时候才到家的,他们的家人已经苦等了一整天了。

见到他们的那一刻,像朱老大这样的大汉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拥着一家人走进屋里。

不知是怠慢还是忘了李长安这么一档子事,但实际是他们两个在途中商量好的。李长安这个外人来的唐突,朱老大的家人说什么话自然还是会有些避讳的。那李长安就先在外面等一会儿,跟以往相同的情境,看看家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跟以往一样,朱老大妻子已经买好了菜,就等朱老大回来一起吃饭。妻子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朱老大把胭脂给她,她只是略带羞涩地收起来之后就去做饭了。

两个大儿子凑上询问旅途上的新鲜事,他们是新入行,还没有上过船,所以对一切都感到新奇。

朱老大更关心小儿子的学业,小儿子天生内向,但是学习不错,是他们老城区第一个秀才。不枉朱老大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把他弄到城里的私塾和那些贵人家的孩子一起念书。

其实他们也算不什么贵人,也就是个城里孩子吧。真正的贵人家,都是在家里请先生单独教的。

河间府也有习文之风,正是本地乡试的所在。小儿子也比较争气,刚刚得举,已经算是有了功名了。明年开春,就要和一帮得举的同学一通进京会试。

朱老大当然非常高兴,但见小儿子却一直闷闷不乐。

“爹,您就别提这事儿啦,三弟他没有得解元,一直怄气呢。”大儿子说。

原来是因为没有得乡试第一名,觉得自己没有考好。其实他跟第一名一直都是旗鼓相当的,可是在乡试的时候,因为卷面上落下了一滴墨迹,才稍逊了一些。小儿子埋怨道:人家用的是德玉轩全套,不散墨的……

朱老大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你想什么呐,我们这里都没有德玉轩,那都是别人家从京城带来的,也不是我们寻常人家能用得起的呀。”大儿子多吃了几年干饭还是懂得些人情世故的,你一出口就是德玉轩,这不是逼着自家老爷子大出血么。这些年。老爷子在你这个老幺身上花钱最多,我们都没说什么,你自己心里还没点数么。

“等你倒京城会试,爹一定给你准备一套德玉轩。”朱老大心头突然霍亮些,其实他已经买好了,并不是完完全全买不起。平时你练字习文可以用普通的文房四宝,要会试咱就是砸锅卖铁也得出。

况且朱老大还有些积蓄,论不着砸锅卖铁的程度。会试当然要好的家伙事儿了,也不是负担不起,并没有李长安说得那么严重。等小儿子科举入仕之后,他自己就能用得起德玉轩了。

可小儿子不懂事的程度,说出来的话既让朱老大咋舌,也令他寒心:我要是从小就用德玉轩,早就甩过他们一头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