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琐事。
虽然江东这边才紧急种下一批粮食,尚在等待成熟的漫长时光中。
但是江南的各种农作物却正在大丰收,那一片片广袤的田野仿佛是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涂上了浓墨重彩的画卷。
金色的麦浪随风翻滚,每一颗麦粒都饱满而沉重,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大地捧出的金色宝藏。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微风拂过,稻穗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一首轻柔的田园交响曲。
果园里的果子挂满枝头,红彤彤的苹果宛如少女羞涩的脸庞,金灿灿的梨子似一个个小巧的葫芦,紫莹莹的葡萄如同串串晶莹剔透的玛瑙,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着无数的鸟儿在枝头欢唱跳跃。
杨鸿看准了这个绝佳的机会,精心组织了一支庞大的商队。
商队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马车上装满了用麻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红薯、土豆和黄豆以及各种美酒、水果。
杨鸿身着一袭深蓝色的长袍,衣角绣着精致的花纹,他亲自骑着一匹高大的白马,在队伍前方指挥着。
马蹄声、车轮声和伙计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路途的寂静。
这些食物在七绝楼的铺子里堆积如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店铺里伙计们忙得不亦乐乎,将货物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红薯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土豆圆润饱满,黄豆粒粒金黄。
杨柳很怀念原来的世界用土豆做出来的各种食物。
一天,阳光透过厨房的窗户,如缕缕金丝洒在木制的案板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她系着一条浅蓝色的围裙,上面绣着几朵小巧的花朵。
她亲自操刀,将土豆仔细地削皮,那土豆在她手中乖巧地转动着。
然后,她把土豆切成细细的丝,每一根土豆丝都均匀细长。
接着,她把切好的土豆丝过水沥干以后,放入七分火候的油锅中。
瞬间,厨房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音,伴随着阵阵香气。
油锅里的土豆丝欢快地翻滚着,渐渐变得金黄酥脆。
她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根,放入口中,“咔咔”地吃着,脸上满是满足的神情。
她的眼睛微微眯起,享受着这熟悉的味道。
谢小雪、谢小云也围在她身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盘美味的炸薯条,嘴里不停地咽着口水。
谢小雪穿着一件粉色的小裙子,头发扎成两个可爱的羊角辫,一蹦一跳地说:“娘,我也要吃!”
谢小云则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衫,像个小大人一样站在一旁,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杨柳笑着递给他们,他们接过薯条,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嘴角沾满了油渍,还不时地互相看看,哈哈大笑。
等她们吃饱喝足,夜煞走过来笑道:“娘子,该干正事了!”
杨柳问什么事,他带着她来到了书房。
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
书架上摆满了各种账本,账本的封面有的是用羊皮制成,有的是用丝绸包裹,上面的字迹密密麻麻。
杨柳翻了几本账目,眉头渐渐皱起。她纤细的手指轻轻划过账页上的数字,因为大旱,七绝楼为了赈灾,消耗了大量的银子,账面上的数字让她感到了压力。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轻轻叹了口气。
现在七绝楼需要想办法赚钱,杨柳思索片刻,心中有了主意。
古代最赚钱的就是琉璃制作方法,她记得一点点。
大概配方是石英石、草木灰、生石灰,不过具体制作还需要仔细研究。
于是她写了一个配方,和琉璃的初步制作方法交给夜煞,让他招募能工巧匠来慢慢实验。
夜煞让长老们安排下去,招募了一大批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按照各种比例反复实验,不过大多数都失败了,做出来的琉璃颜色不好看,最后全部打碎重新制作。
一转眼到了十一月初,豫章县的土豆红薯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田野里一片繁忙,人们欢声笑语,忙着收割。
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农民们弯着腰,手中的镰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汗水顺着脸颊流淌,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和满足。
终于,这些丰硕的果实解决了一些粮食问题,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每一个装满土豆和红薯的箩筐都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紧接着,人们开始种油菜。油菜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那叶子柔软而光滑,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绿色绸缎。
可以吃油菜嫩叶,等它开花结果了,还可以榨菜籽油。人们在田地里忙碌着,播下希望的种子,期待着未来的丰收。
杨柳带着三个小家伙来到院子里,开始晒红薯片。
阳光温暖地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院子里摆着几个大大的竹匾,红薯片一片片摆放在竹匾上,整齐而有序。她
顺便做了一些红薯干,甜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红薯干经过阳光的洗礼,变得更加香甜可口。
谢小云带着两个妹妹吃得不亦乐乎,嘴巴里塞得满满的。
谢小雪的脸上沾满了红薯干的碎屑,像一只小花猫,逗得大家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