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下辈子,我不愿生在皇家。
临近正旦节,可宫里却显得十分冷清,短短一年间发生了太多的大事,再加之承德帝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太医院的御医一筹莫展,生怕皇上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也得跟着遭殃。
可这瞧来瞧去也未查出什么病症,根本无从下药,只得见承德帝一点点衰弱下去。
起初还能清醒一二,后头昏睡的时日越发的久,孙海在一旁伺候的时候,唯恐他就这般在睡梦中没了气息,每每唤人是都胆战心惊。
承德帝自个儿的身子他比旁人更为知晓,虽有不甘却担心如此下去会毁了大晋基业,不得不放了权,让秦王和瑞王一同暂理国事,安心休养。
朝中官员纷纷觉得,皇上这是要在二位王爷之中选出储君,一时之间秦王府和瑞王府门庭若市,热闹不已,各方谋士和客卿争先恐后递上拜帖。
任凭外头如何腥风血雨,承德帝都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将自己困在这宫殿之中,心中却早已有了盘算。
脚步声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响起,伴随着承德帝沉闷的咳嗽声,他未抬头依旧操持着这个姿势执笔在圣旨上写着什么。
孙海将药碗放在一旁,轻声说:“陛下,该喝药了。”
“放着吧,”承德帝虚弱道:“你去将朕的玉玺取来。”
“陛下可想好了?”孙海有些犹豫,还是未忍住出了声劝阻,“此事非同小可,事关江山社稷,还望陛下多加深思。”
“孙海,”承德帝停了笔,抬眸打量着眼前这人,语气淡淡地问:“你跟着朕也有些年头了。”
“却是有些年头了,”孙海笑着应答,“陛下还是太子时老奴便伺候陛下了,不知不觉便过去了这么多年。”
“三十几载了,”承德帝有些眷恋的回忆往昔,“足以让你猜透朕的心思,同样的……”
他停顿下来,直直望着孙海,压低着声音将后面那句话说完,“朕也能猜出你的心思。”
孙海脸色骤然一变,笑意僵在脸上,语气有些慌乱,“陛……陛下……”
承德帝咳嗽起来,端过药碗仰头饮尽,口中的苦涩久久不散,他捂着心口坐回椅子上,像是随口一问般出声,“朕记得宛妃身边那个宫女是叫月芽没错吧。”
闻言,孙海猛地一下抬眸,瞳孔如地震般震动,浑身止不住的战栗,急忙跪地求饶,“陛下,老奴知错了,求陛下饶命啊!”
“此事你是否知晓?”
“老奴……老奴……”孙海本欲多加辩解,可余光瞥见承德帝扔在桌面上的一块月芽形状得玉佩,这玉佩他眼熟的紧,无数个日夜都会拿出来看上一看,甚至连边缘缺损的一角都看的清清楚楚,心中明白再多的解释如今也是无计于补,整个人僵在原地,出了一身冷汗。
“你好大的胆子啊!”承德声音从喉咙中挤了出来,含着森森怒意,“瞒着朕这么多年,朕就觉得奇怪,何人有这般能耐能将一个未到出宫年岁的内侍,神不知鬼不觉的送出宫去,却独独忘了你!”
“陛下……”孙海出了一声冷汗,连说话声都带着不自觉的颤音,“老奴只是一时糊涂,老奴本想同月芽结成对食,还未来得及同陛下说,宛妃便出了事,老奴只是帮她将那人送出宫,其余之事一概不知,也是近日才知晓五皇子尚在人世的消息,陛下,老奴所说句句属实,还望念在老奴伺候陛下多年,饶了老奴一命。”
承德帝将喉咙腥甜的铁锈味咽了下去,声音低沉粗粝,像是含着一块咽不下去的浓痰一般,“若不是知晓你对朕未有二心,你当真以为朕容得下你吗!还不滚过来!”
“谢陛下,谢陛下,”孙海长长舒了口气,也顾不上磕头磕出来的伤痕,慌里慌张爬了起来,捻着袖子拭去满头的薄汗,转身将玉玺取了过来,躬着身将其双手奉上。
将这人神色看在眼中,承德帝面色阴沉,眼中闪过几丝寒意,凛声而言,“孙海,朕待你不薄,你如今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朕赐予你的,平日里你有些小动作朕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些事一旦做了那便是要掉脑袋的,宁愿杀错不可放过,只是将一点可能扼杀住,才能确保稳妥,此次朕暂且饶你一命,再有下次可不是这般容易了,你可记住了?”
“奴婢记住了。”孙海心头一慌,知晓承德帝话外之意指的是不单单是自己,却也明白不该多问,只是连忙应了声。
承德帝接过玉玺,看着面前笔墨未干的圣旨,陷入沉思,没人知晓他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瞧了许久终是长长叹了口气,将玉玺落下印了章。
“宣旨吧。”
孙海捧着圣旨领着一群内侍同侍卫到冷宫时,曹玉菡一身素衣脸上未施粉黛,没有精致的妆容和繁冗的宫裙,瞧着也不过是个寻常妇人,只是较普通百姓而言保养得体了些,虽有岁月痕迹,却瑕不掩瑜。
当日在朝堂之上,随着一桩桩旧事被揭开,她像是认命了一般,诉说了不少罪责,无论是残害宫人,还是陷害梁王,都板上钉钉,甚至有心之人再次将秦王夫人中毒小产一事翻了出来,可曹玉菡对此却是不认,旁人只当她毒蝎心肠并非放在心上,有的没的罪名尽数都认为是她所为。
呈上去的折子写的清楚明白,这所犯罪责罄竹难书,实在令人发指,引起了轩然大波,纷纷递上不少折子,好似这般才能同皇后党派划清界限。
都说落魄凤凰不如鸡,曹玉菡对此不予置否,无论什么罪名她都认下,却一口咬定同李弘炀没有干系,再加之她从未让李弘炀介入其中,哪怕别有用心之人也找不出一丝问题所在。
从她杀了第一个意欲爬上龙床的宫女开始,她就再也回不了头了,听见脚步声时停下了手中动作,抬眸扫向来人,许是在梦中设想过这个场景,恍惚之间有些分不清是在梦中还是现实,直到孙海开了口才猛然清醒过来。
“老奴见过娘娘。”
“孙公公这大忙人怎的有空来这冷宫?”
二人心中明白,面上却一派祥和,好似那些个事从未发生过一样,这儿也不是什么凄清荒芜的冷宫,依旧是象征一国之母的栖凤宫。
孙海脸上挂着笑,微微颔首,“奴婢是奉陛下之命来宣旨的。”
“哦,是吗。”曹玉菡语气淡淡地应了一句,随后低下头继续做着手中的事,并没有要起身接旨的打算。
好在孙海也不在意这些,自顾自摊开圣旨宣读起来。
圣旨不长,不过短短数语,不过是说皇后德行有失心思歹毒,所作所为简直令人发指,念在操持后宫多年,免了其余刑罚赐死,也算是顾全夫妻情分,彰显皇上天威。
宣读期间,曹玉菡双手有些微不可见的颤抖,尖锐的针尖刺破指腹,血珠立刻涌了出来,她细眉颦蹙,却只是用拇指将血珠抹开,任由血渍干涸,在白嫩的手上显得格外惹眼。
“娘娘,”孙海合上圣旨轻轻唤了句,“陛下念着娘娘这些年的情分,娘娘若是去了也是入皇室陵寝,至于王爷,娘娘莫要担心,王爷也是陛下的孩子,陛下自是不会迁怒王爷的,娘娘该上路了。”
闻言,曹玉菡依旧未出声,只是继续将手中的最后一针缝完,这才掀起眼帘望着孙海,放下东西起身,从端着匕首和白绫的内侍身前有过,捻起那块白布用指腹摩挲着,有些粗糙的质感,勒在人脖颈之上时,定会留下道道红痕。
她将白布放回托盘之中,勾唇笑了笑,“陛下呢?”
“陛下……”孙海有些支吾,“陛下龙体不适,实在不宜送娘娘最后一程。”
是不宜还是不愿她并未追问,而是放低了语气轻声道:“不知,我可能见一见延安?”
“这……”孙海有些犹豫,此事虽是情理之中,可却并非他能决定的。
见状,曹玉菡眼眶通红,声音哽咽,满是无奈和难过,“我若是去了,延安在这世上便没什么亲人呢,我虽千错万错,可延安却是无辜的,孙公公,你也是看着延安长大的,请你念在这么多年的情分上,让我见一见延安吧,算我求求你……”
说罢,曹玉菡作势便要下跪,这可惊住了孙海,神色满是慌张连忙搀住人双臂将人扶起来,“使不得,娘娘这是做甚,老奴这等身份怎敢受娘娘如此大礼!”
“孙公公,求你可怜可怜一个母亲想见自己孩子的最后一面,此次一别便是天人永隔。”曹玉菡泪眼婆娑,豆大的泪珠顺着眼角滑落,落在人眼中好生可怜。
“罢了罢了,”孙海叹了口气,“老奴去帮娘娘通传一声,见得见不得还得由陛下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