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夜黑风高
第92章夜黑风高
时下正是初秋时节,距离官渡之战不满一年时间。北方的大片地区已经在曹操的攻打之下成片成片的收复过来,还为“王土”。
府中议会,陈群向曹操进言训练水军,屯粮积草,以备战事。
曹操在北方玄武湖等湖河流域开辟了众多练兵场所,令通习水性的将领作为将领。
并且扩大屯田规模,开荒取地,在练兵场所划分军区,实行兵农兼作的措施。陈群建议将负罪不深之人带去田间耕作以减轻刑狱之期,以此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
再说曹操广发求贤令,为朝廷招揽名士不提。
陈群将廷尉府中尚未处理完毕的文件搬回府中重新纠察,散会之后便命令随从一齐从廷尉司中搬出。
由于休沐的原因没有上朝,彼时从丞相府返回时集市上还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因此绕上小道。
途中路过祖宅,马车外传出嘻嘻哈哈的声音。充满了少年人的朝气与稚嫩。
陈群撩开车幕,映入眼帘的便是蹲在门口的陈佐和陈坦,旁边站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是府中看护的仆人。
除了春节之外,陈群再没有时常看见这两个孩子。再后来陈佐和陈坦需要去学堂上学,陈群时常随军南下,便也没有多少时间了。
他所能做的,就只有像当初答应从弟的那般,接济荀瑛养育好两个孩子成长。
陈群一时感念,想到从弟的音容,怔怔然已经下了车。两个孩子听到马车停下来的声音已经擡起头来留意,再一看到陈群,竟然双双扑上来。
“伯父!”
“伯父!”
两个孩子几乎生得一模一样,长得又像陈忠,而陈忠又是与陈群有几分相像。因此外人看见他们,总要以为是陈群所出。
但实际上,陈群的确将他们视如己出。
但是孤儿寡母,陈群也不便与他们来往太多,只是平日关怀侄子,常常在家门口见见或是入室坐一坐罢了。
阿佐长得偏白净,偏瘦,眸光平静,颇有几分陈忠的影子,又有荀瑛的含蓄与安静。
阿坦肤色偏黑,虽然不至于比陈佐显得健壮很多,但是目光炯炯有神,活泼而偏锐利,小动作也多一些。
他们已有十三十四的年纪,这些年进出学堂,又有荀瑛督促,继承父训,未曾懈怠。
“伯父,何不入室歇坐?”陈佐仰起头询问道。
陈群摸了摸他的头,另一只手又牵了摸着自己腰间腰牌的陈坦的手,“你们阿娘近些来可好?”
陈坦眨了眨眼睛,回道:“近些天转凉,阿娘感染风寒,彼时正卧床养病。”
陈群道:“既然如此,你二人何不去照看她?”
陈佐答道:“医师说阿娘所得的风寒会传染给人,因此阿娘令我兄弟二人少与她接触。”
“不过,阿娘近些日子心中郁郁,可惜我与阿坦却不能使阿娘皆欢欣。”
陈群皱起眉头,露出忧虑之色。只听陈佐继续仰着头道:“阿娘这几日说,她常常梦见与阿父第一次相见时,菊花开得正盛。”
听罢此言,陈群心里的不详之感更是多了几分。
他知道,陈忠死后荀瑛心里便一直心有所念。只不过因为那时陈忠留下叮嘱,希望她能抚养两个孩子成人,不然以他夫妻二人那般情深,荀瑛这般贞烈的女子随他所去也说不准。
因此,心有所忆,日久成为一种郁念。
陈群不少看见这般例子。可是又听到陈佐的话,更是心惊。
“伯父,求您去探望阿娘,也好劝慰她。”
陈坦如此说道。
陈群点了点头,跟着两个孩子进了门。
陈家的祖宅本就不是很阔大,经过日晒风吹,而且里面也没有当初的人气,子孙后代大多不是任职在外就是已经离世,清冷异常。
穿过幼时常常与陈忠一同戏耍的走廊,池中只剩下几根枯黑的莲花梗,睡眠平静,里面几乎没有生气。
进入时看见几名忙碌的家仆,都是几十年前的家仆,十分可靠。现如今已经衰老佝偻,一直长留在陈家做事。
荀瑛住在西厢房,哪里是最安静的地儿,也是之前陈忠与她一起居住的地方。
走近去,房前房后都是杂草丛生,只是被人用篱笆小心地围起来。
这个地方显得既阴冷又荒芜,不同于陈坦和陈佐所住的东厢房。
到门前,陈佐和陈坦敲了敲们,陈佐轻声道:“阿娘,我和阿坦请伯父来探望您。”
房间里传出轻微的响动,“还请兄长进,恕阿瑛不能迎接。”
陈群这才轻轻推了门进去,两个孩子走在前面。
只看见床前摆了一座屏风,将荀瑛与他们隔绝开来。
陈群直接在外室停下,两个孩子也被荀瑛喝止,停在屏风外。
“兄长今日远来,可耽误了公务?”荀瑛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陈群道:“路过祖宅,正好看见佐儿和坦儿,听他们说你今日不好,因此便进来探望。”
荀瑛咳嗽几声,停顿了好一会儿,这才询问道:“劳烦兄长了。兄长事务繁忙,平素难有时间歇息,我母女三人本不应让兄长劳心”
“但这段时间,瑛恐怕难好,佐儿和坦儿无人照料,恐衣食住行有不周之处,又怕荒废学业,可否劳烦兄长将他们接去教养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