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皇加冕
奚皇加冕
柏琛的遗嘱在八年前就立下了,由海那赫的律师团队草拟,修改了几次,主要内容变化不大,经过公证。遗嘱宣读是大事,郑重,但也比想象中快很多。柏林森和柏瑶到场,柳姨的部分由柏林森代为转达。
最难办的恐怕还是接手拓夫,柏林森当然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公司,他前几年带着品牌“岭上”回国建厂,国内公司选址在雨州,不得不说还是国人聪明肯干,无论品牌定位、销售策略还是渠道设计都做得非常合理,铺开很快,其中一款产品更是在相应品类中异军突起,算不上风靡大江南北,也俘获了一批忠实粉丝,现在的国内销售额已经与整个欧洲的销售额持平,而且国内外市场大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在柏林森的计划中,不出三年,岭上就会全面超越拓夫。超越拓夫、超越柏琛一直是他奋斗的方向。他把这件事告诉柏琛的时候,柏琛还笑呵呵地说等他来战。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柏林森的目标不会变,他并不打算亲自接手拓夫,反而找个势均力敌的人扛起大旗,才会争得过瘾。
“后面,你怎么打算?”柏林森中途休息时从会议室出来,询问等在外面的白恬恬。
“我想走。”白恬恬语气平淡。
“去哪儿?有下家了?”
“就是离开。”白恬恬避重就轻。
柏林森不大懂他的“离开”是什么意思,他其实不希望白恬恬马上离职,甚至对他的管理能力高低也并不在意,他留在那儿当个摆设什么都不做也没关系,只对内、对外展示出公司运行良好不是群龙无首就可以,直到拓夫找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解了柏林森的燃眉之急。
“恬恬。”
这是柏林森回家到现在,第一次,同样也是十二年来第一次,叫了他的名字。
白恬恬有点恍惚,傻傻地转过头看向柏林森,似乎是在确认声音来源的真实性。
“你再做三个月,这期间我会寻找合适的人选接手拓夫,只要满三个月,无论是否有继任者,你都可以,离开。”柏林森显然不是在征求他的意见。
柏林森的要求,白恬恬又怎么会不答应呢。
柏林森很忙,在海律的催促下又回到会议室,耳朵忙拓夫继承,手上忙岭上经营。
白恬恬也很忙,忙着柏琛甩下的一大摊子事。
眼下最紧要的是拓夫去年敲定的一个地产开发项目。蒙市虽然地处西北,但自然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是红溪文化的发源地。
北方发展起步晚,搁在前两年,市里的发展重心也还与文旅开发八竿子打不着,放眼全市那些个生龙活虎的企业,不是吃子孙福做地下文章搞能源的,就是面向吃喝拉撒那些事儿的。唯一一个带动周边形成点产业规模,具备研发能力、致力于摆脱国外育种钳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也就拓夫一根独苗。
去年开始,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蒙市靠能源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红火了三十年,转型迫在眉睫,被省里列为重点改造对象。市领导把目标瞄向旅游经济,特批了蒙市旁边的一个县,专攻旅游地产开发,那边地块先天条件不差,草原、森林、河流、古村落,一应俱全。跟政策才能富!消息放出去后,引得各方蠢蠢欲动。当然参与者也得真有实力,拓夫就是那实力担当之一。
柏琛实打实要搞开发,经验却实在有限,属于跨领域投资,那么选地就得慎重,拓夫的目标最终定在了一个红溪文化古村落,紧挨着蒙市发展集团签下的地块,蒙发展是市里的国企,财大气粗,经手的项目每一个都叫得响亮,柏琛想着借一把蒙发展的东风,为自己的项目保驾护航。
然而拓夫正要与政府签合同之际,章强书记硬生生攒了个局,引荐了一个人给柏琛——深市优秀企业家、东亚华商协会会长奚书华。
章书记一贯做事稳健,知道自己这一招临时变卦着实不厚道了些,但拓夫实在是地产新手,尤其还是难度升级的旅游地产,不会讲故事要吃大亏,为了市里项目的稳妥,章书记最终还是决定给他招揽个引路人。
没想到奚书华和柏琛两人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居然一见如故。奚书华的华陆集团在文化地产领域深耕多年,西南地区的一些古村落就是他投资开发的,特别是奚书华在深市有一家上市企业,还在筹备赴港上市自己的第二家企业,聊得投机,他大方承诺介绍辅导人给柏琛,两方一拍即合。
拓夫为了开辟新业务板块,华陆为了上市前丰富优秀案例,两相商定,扩大原定投资规模,拓夫原出资额不变,拟占六成,华陆占四成。
拓夫与政府的土地合同顺利签下,与华陆的开发合同过了七八轮才最终确定。由于白恬恬的实习经历中有地产项目经验,柏琛带着白恬恬全程参与谈判,本来柏琛想把公司交给投资部的一个高管,最后还是奚书华建议,合资的开发公司交给白恬恬管理,柏琛思考了一日,最终没太反对,这事就基本敲定了。
拓夫这边的流程已经走完,但至今未收到对方的注资,白恬恬催促多次未果,建议推迟计划,地先屯着,却得到了柏琛的斥责。
白恬恬从内心并不赞成拓夫进军房地产,他明白柏琛迫切的心情,奥运之后,大有谁做房产谁发财的趋势,入局房地产将是拓夫的一次巨大机会,不该轻易放弃,可一旦开工后华陆撂挑子,扩盘后的项目资金压力必然全在拓夫一家身上,那不是小数目,不仅这个项目做着吃力,还有可能影响到拓夫的传统业务板块,现在是拓夫大举进军中东的最好时机,他不眠不休地跑业务,不奢求倾公司全力,但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轻易放弃好容易得到的海外市场,应该全力做产品的研发,做市场,把主业做扎实。再不济,也该拿个住宅项目试水,旅游地产不是好选择。
本质上来说,柏琛与白恬恬在这件事上的分歧,是坚持与求变的意识形态矛盾。周围所有人都说这年头搭上房地产的顺风车稳赚不赔,但在白恬恬看来,时代往往只讴歌成功者,失败者却被选择性遗忘在历史的洪流中,他愿意顺应时代发展,但不喜欢赶潮流,容易失去理智。
可惜白恬恬做不得主,在柏琛的受益下,项目已于上月开工,目前资金充足,工地上一切顺利,但那四成的投资仍然让白恬恬心里悬着。时至今日,华陆那边始终推脱搪塞没个准信儿。他昨天在追悼会上见到了奚书华,今天准备去酒店堵人。
白恬恬看了看表,通知司机章大力在办公室门口等着柏林森,给柏林森当腿,自己则带着好友兼助理秦鸣直奔奚书华的酒店。
秦鸣开着白恬恬的吉普。白恬恬坐在后面,一早起来到现在一刻没停,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秦鸣从后视镜里瞥见消瘦的白恬恬,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睡着了吗?”秦鸣问。
“没。”
“不是说去雨州的,怎么又不走了?”
“去雨州也是为了看他,他现下在蒙市,不急。”
“啧,瞅瞅你那点儿出息。”秦鸣恨铁不成钢,“他要是知道你这些年的休闲娱乐活动是满世界跟踪他,估计要把你送进局子。”
“我那是去工作,顺便探望。”
“嘁,你的探望还真是别具一格。你是不是雇了狗仔,信息准得吓人,只是你这样图什么,也不能真的在一起。你要喜欢男人,哥们儿给你找,比他帅、比他有钱、比他活儿好,动用我的所有社会关系,就不信挖不出一个让你称心如意的。”
“可这世上就一个柏林森,再好也不是他。”
“我看你就是欠的,喜欢热脸贴冷屁股。”
“我本来也没想怎么样。那会儿少不更事,我嘴太笨,也没什么手段,遇到事情也说不清楚,导致他讨厌我。都说二十一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这么多年了,他对我的厌恶恐怕早已融入骨血。我宁可远远看他一辈子,也不想他再从我眼前消失,寻人的成本很高的,无论是时间、资金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对体力的要求也高,坐飞机太累了。”
“真是没救了,你这是病,斯德哥尔摩,得治。”秦鸣通过后视镜赠送给白恬恬一个大白眼儿。
“奚书华还没松口?”秦鸣不想听他那令人绝望的爱情苦旅,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有严重分歧,白恬恬人不错,两人做朋友互相包容,工作上也配合默契,但秦鸣很看不上他在柏林森面前的低姿态,他觉得没出息,于是换了话题。
白恬恬睁开眼,坐直身子:“章强的秘书昨天私下里给我打了个电话,章强前几年去西南考察时参观过华陆的项目,那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古村修复工程,所以这次主动联系奚书华,奚书华老奸巨猾,市里的招商引资政策那么好,他干嘛不来捞一笔。今天探探他究竟为什么犹犹豫豫,最好别在这时候分道扬镳,有钱一起赚,否则对拓夫弊大于利。”
秦鸣突然拍了一下方向盘,说:“哦对!医生的电话都打我这儿了,提醒你下午去医院开药。”
“知道了。”白恬恬漫不经心。
“换了这种药,据说对胃的副作用小点,你感觉呢?”
“可能吧。”
秦鸣擡眼看他,叹了口气:“你就当是为了多看两眼你的柏林森,也得好好活着。”
活着而已,好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