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0古名局
次日辰时,用过早点,石昆命两名庄丁陪同张刘二人去游览海螺冰川,红石。那是天下胜景,更是炫丽多资,两人游到天色全黑,这才尽兴而返。
晚上临睡时,张啸天道:“云秀,要是天天住在这仙一般的胜境该是多好啊?”刘云秀道:“嗯,你要是喜欢,咱们在这儿且再住几天。”张啸天道:“石庄主和你很谈得来,你们讲的诗词我是不大懂的。”刘云秀沉吟道:“也没什么,不过是打发时间而己?”张啸天道:“虽说如此,但相谈琴瑟相和,也就是人们所谓的知音了吧!”二人相谈许久,便欲睡去。
将睡之时,忽听庄中似是甚是喧闹,似是有客而来。两人顿被吵醒,当下相约打探一番。两人推开房门,一般修道中人常年养成戌时睡眠的习惯,对常人而言可谓睡眠过早。故而这时醒来,廊房中家丁见了也不奇怪,只言道:“两位不休息,可有何事,尽管吩咐!”
刘云秀道:“只是,听见庄中吵闹,不知庄中发生何事?可是有何贵客来访?”
庄丁道:“哦,实不相瞒,来者乃是蜀中大侠常柏秋常大侠?”
张啸天道:“蜀中大侠棋圣常柏秋”。大汉有四大围棋国手,分别是国师师丹,相国孔光,圣君王莾,再之后便是蜀中大侠常柏秋,这四人曾不同时侯,多次代表大汉击败外番棋力高手,胜名潘于乡野可谓无人不知。
庄丁见了也不奇怪,回道:“常大侠乃是老爷故交,今番至此,路过特来拜访老爷”
刘云秀顿道:“常大侠之名向来常有耳闻,遇高士名侠不拜实在遗憾,可否引见?”
庄丁犹豫了一下道:“事先没得老爷许可,却要先禀告一声方才能回答两位,请稍等?”言吧,庄丁风也似的去了。
不一时,庄丁便来邀请两位,自是得了石昆之许。二人依言紧随庄丁而去。
待张刘进二人进得正厅,当下自是互相引见一番。二人见这常柏秋,穿着甚是古雅,五十左右年纪。石昆大喜:“老朽以为两位早睡不敢打觉,来的正好,老朽正有事请教二位?”
刘云秀道:“承蒙庄主款待,我二人不甚感激,无以为报,老太师尽管吩咐就是”
石昆道:“这是常大侠得来一份名作,还请公主品题品题”言罢递过来一张画卷。
刘云秀细看之下道:“这画,虽只寥寥数笔,气势可着实不凡”一面说一面细细打量。见画中所绘是一个中年老者手捏一棋子,似要将棋下与何处,却不知从何落子,棋盘中罢了一局错纵复杂的棋谱,但作画之人笔力雄健,刘云秀知是佳作,又见画上题款是:“弈秋醉后泼墨”六字,笔法森严,一笔笔便如长剑的刺划。忽道:“弈秋,出自《孟子》〈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想来画中之意说明弈秋无敌一时,寂寞一生,作此以观后人解局!但小女子对围棋之道不甚精通,故也解不出来”
一边的张啸天,说道:“庄主,我一见画上这局棋谱,想来甚是高明。这字画棋谱之中,更似乎蕴藏着一套极高明的棋局。”
常柏秋听道:“小兄弟年纪轻轻,仅也懂得会棋”
张啸天道:“在下来自广成,自小练棋,只可惜棋力不高,因而胡乱背了不少名局,胸中倒记得不少。”常柏秋忙问:“记得哪些名局?”张啸天道:“比如王质在烂柯山遇仙所见的棋局,奕秋与吹笙者棋局,孟子棋局,黄石公张良棋局,范增张良棋局,东方朔太史公棋局……”
他话未说完,常柏秋疑道:“这些棋谱,在下也只是听闻,未曾一见?不过小友你当真见过这样千古名局?”
张啸天回道:“晚辈不敢隐瞒,自幼研习”
常柏秋大笑道:“哈哈,好,好摆给我看”
当下众人来到一棋室,取来棋盘,盘上刻着纵横十九道棋路,对放着一盒黑子、一盒白子。这棋室中除了几椅棋子之外不设一物,当是免得对局者分心。
张啸天立马,在棋盘的“平、上、去、入”四角摆了势子。跟着在“平部”六三路放了一枚白子, 然后在九三路放一枚黑子,在六五路放一枚白子,在九五路放一枚黑子,如此不住置子,渐放渐慢。黑白双方一起始便缠斗极烈,中间更无一子余裕,常柏秋只瞧得额头汗水涔涔而下。
房中刘云秀与石昆俱想弈棋只是小道,常柏秋却瞧得满头大汗;可见关心则乱,显然爱棋成痴。
常柏秋见张啸天置了第六十六着后,隔了良久不放下一步棋子,耐不住问道:“下一步怎样?”张啸天微笑道:“这是关键所在,常大侠高见,该当如何?”常柏秋苦思良久,沉吟道:“这一子吗?断又不妥,连也不对,冲是冲不出,做活却又活不成。这……这……这……”他手中拈着一枚白子,在棋盘几上轻轻敲击,直过了一顿饭时分,这一子始终无法放入棋局。
张啸天几次相提醒,但一想到常柏秋痴棋如此,也只得做罢,说道:“常大侠,想不出在下就下给常大侠看。”常柏秋解之不出,只得点头。张啸天道:“这第六十七子,下在这里。”于是在“上部”七四路下了一子。常柏秋拍的一声,在大腿上重重一拍,叫道:“好,这一子下在此处,确是妙着。”
张啸天道:“弈秋此着,自然精彩,但那也只是人间国手的妙棋,却与王质棋谱,却又大大不如了。”常柏秋忙问:“王质遇仙棋谱如何?”张啸天道:“晚辈将棋谱摆出,前辈探看便是”
当下张啸天依次摆出王质遇仙局,孟子局等看得常柏秋抓耳挠腮,有如活猴。顿时大感精妙。常柏秋见张啸天摆子闲熟,于是邀其手谈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