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营救
第427章营救
元载当时,又问宗夫人道:“永王如何回应?”宗夫人一脸无奈,回道:“永王自然不会开口,而是襄城郡王开口呵斥夫家。郡王说,出征在即,先生屡次藐视主帅威仪,莫非是认为缺乏鲜血祭旗?”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元载问道:“《永王东巡歌》到底是怎么回事?”
宗夫人诵读道:“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又道:“这句话是夫家所写,但是有一首却不是。”
“哪一首?”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元载默默念了一遍,认为这首不是出自李白之手。
祖龙是谁?祖龙指的是秦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曾经说过,有人将秦始皇投江的璧奉还,并道:“今年祖龙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年秦始皇要死啦。
汉武、文皇,分别指的是汉武帝和唐太宗。那么意思就很明显了,说的是李璘要建立这些帝王的功业。
除此之外,细品这首诗无论是格调,还是韵律都很前后十首诗差距很大。
元载听完宗夫人的话,保证道:“太白兄与我交情匪浅,我一定会想方设法解救他。”
宗夫人连声称谢。
元载派侍女将宗夫人安置在驿站,自己则是前往节度使府请假。
郭子仪问明请假事由,立刻批准:“李白确实一代奇才,应该将他救出来。前线成拉锯态势,一时也用不着将军。”
元载称谢而去。
次日,元载起程赶回凤翔郡。
宗夫人随行。
人还没到凤翔郡,就收到一条不幸的消息。
永王李璘身故。
报信的人说道:“永王一家兵败广陵,南逃岭南。江西采访使皇甫侁率军追赶永王一家,双方在大庾岭一带展开激战。永王中箭身亡,襄城郡王也死于乱军之中。”
元载暗叫不好,太上皇肯定会怪罪皇帝手足相残。于是加快脚步,赶往凤翔郡。
仅过一日,又有人来报信:“李白在狱中作诗一首: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元载听完,惊得无以复加。
这不是把杀人的刀递给别人吗!
这首诗很长,元载拿过来粗略看了一遍,内容大致如下: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后面的部分不用再看,也知道是在讽刺肃宗。
元载长叹一声:“自作孽,不可活也。”本来不想再趟这摊浑水,又考虑到是自己的至交,不管于心不忍。驱车前行,已经没有前面那么着急了。
宗夫人看出元载的心思,大感疑惑。以前听李白说过元载是一个热血青年,怎么突然变得这么陌生。
她不知道元载早就过了不惑的年纪,再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什么都不管不顾。
一旦有了顾忌,行事作风大不同。
不日抵达凤翔郡,元载将宗夫人安置在府上。自己却在府内的后花园徘徊,思考要不要救李白。
王韫秀瞅见,好奇的问道:“夫君不准备一下进宫,却在这里做什么?”
元载却不直接回答,反问道:“夫人可知为夫今年几岁?”
王韫秀道:“四十又四。”
元载道:“人生百年,七十者稀。我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再也不可能想都不想就去做事。李白自取其祸,难道我要掺和吗?”
王韫秀惊呆了。
要是放在以前,元载早就进宫见驾。
这次回来却在家里迟疑不定,王韫秀原本就觉得不对劲,没想到是在想这件事。
突然,王韫秀觉得还是以前的元载可爱一些。
“李白文采为天下所知,如果杀他是害贤。陛下只是一气之下行事,事后肯定会后悔。夫君是李白的至交,如果夫君不救,也会被天下人唾弃。”王韫秀道。
元载沉默了,这是无声的思索。
王韫秀又道:“如果你不去救,自然会有其他人去救。这样的美名怎么可以被他人所占。”
元载这才想明白,去后院换了圆领袍,又亲手做好饭菜,带着一壶好酒前往关押着李白的监牢。
这就是元载的道理:要么不做,做就做彻底。
两人再次见面,真是恍如隔世。
李白苦笑道:“早知你回来,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