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尘封往事(二)
阿斯伯格综合症,一种与自闭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疾病。不同之处在于,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绝大多数没有智能障碍。智商正常,只是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不适当的社会交往状态,缺少建立友谊的能力。
世界上曾出现过不少患有这种疾病的科学家、艺术家、绘画大师、设计大师,因而,又被称作天才病。
七岁那年,林烬入学。
教室里,他永远是最安静的那个学生。无论上课还是下课,他总是坐在最后排角落的位置上,低头看着书本。
老师们都从养父母那里听说了这个孩子的情况,也就从来不点名让他回答问题。
然而,惊人的是,第一次考试,除了作文以外,林烬拿了满分。
如果一次存在运气成份的话,那接下去的数次考试,就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了。
很快,林烬就成为了那座小学最有名的学生。
老师们都在讨论,这么聪明的孩子,居然得了这种治不好的病,属实可惜。而学生们一下课,就好奇心满满地将他围起来。
林烬既不害怕也不反抗,就算被很多小朋友围观,他还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看书、写字、静坐、吃饭、睡觉,就是他每天的所有。
新鲜劲过去以后,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也都习以为常,不再经常讨论围观他了。
养父母对他很好,这对善良的夫妻,带着他去京城、去魔都,看过很多专家医生。
只是,无果。
渐渐地,养父母也习惯了儿子的与众不同。
别人家的孩子,会为了一件新衣服,一只新书包,一个新玩具,哭闹不止。林烬不会。
别人家的孩子,会在做错事的时候,慌乱得不知所措;会在拿到好成绩的时候,黏着爸爸妈妈撒娇求表扬。林烬不会。
这个儿子,很听话,很顺从。违逆大人的事情,他从来不会做。
这个儿子,还很聪明,学习成绩永远都是全校第一。还拿过数不清的奖,却从来没向养父母开口要过什么。
养父母给什么,他就用什么。
只是,那双眼睛平静得不像一个孩子,有时养母会觉得这孩子是一台没有人类情感的机器。
冰冷,毫无温度。
计算能力强到惊人,连热水壶加多少水,需要多少时间烧开,这种根本没人会注意到的事情,他都能精准算出来。
无论在学校、家里,还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游乐园,他都显得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
失去亲生儿子后,又拥有了一个儿子,但养父母却觉得,好像自己从来没有拥有过这个儿子。
如果不是吃饭上厕所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夫妻俩几乎感觉不到家里多了一个孩子。
明明人就在那里坐着,但却没有任何交流。
夫妻俩做过很多努力,尝试跟林烬沟通,他很配合。但,也只是配合而已。
那种怪异的疏离感,令二人感到绝望。
这孩子的心,仿佛筑着永远都越不过的高墙,无论他们怎么做,都进不去。
他们难过的不仅是自己疼爱的孩子,也许一辈子都感受不到他们的爱,更不可能有任何回馈。最让二人难过的是,这样一个完全与外界隔绝交流的小孩,长大以后该怎么在社会上立身,该怎么生存下去?
转机,出现在林烬被收养第二年的一个傍晚。
养母感冒了,想冲一袋感冒冲剂喝。
当她往杯子里倒粉末状的药粉时,安静得像一棵植物的儿子,突然跑过去抱起杯子躲进了洗手间。
养母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等丈夫下班回来,劝说了很久,他才打开洗手间的门,走出来把杯子还给养母。
但是,杯子里的药粉已经没了,挂着水迹明显是倒掉并清洗过。
那天以后,夫妻俩感觉到儿子好像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
而第二次转机,则是因为养父突然晕厥。
年近五旬的养母有点慌乱,这个一辈子都被丈夫照顾着的女人,在面对这种突发状况时,整个人都懵了。吓得一边流眼泪哭喊着救命,一边拼命地想把丈夫扶起来。
这时,一个身影走到她身旁,伸手试探了一下丈夫的鼻息,然后平静地说道:“别怕,我已经打过电话了,救护车很快就到的。”
这时林烬十二岁,正值寒假,没有上学,
养母抬头看向这个沉默寡言、一年都难得说几句话的养子,错愕得呆在了原地。
她甚至都没听到这孩子是什么时候打的电话。
救护车呼啸而来,载着夫妻俩前往医院。
急救室的灯亮起,头发凌乱的女人坐立不安,一阵冷风吹过,她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太过紧张,出门的时候都忘了穿上外套。
夜越深,越冷。
她害怕极了,怕丈夫再也回不来,怕自己失去最后一个亲人。
就在她浑身冻得发僵,被恐惧笼罩之时,一件棉衣披到了身上。
“他没事的,高血压引起的血栓,如果破裂了眼睑底下会有出血迹象。救护车来之前,我都检查过了,没有这种现象。那就说明血栓没破,介入手术的成功概率不低。顺利的话,一个到两个小时,手术就结束了。”
养母愣愣地看着眼前的少年,不敢置信,他居然会对自己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