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龙吟古刹
咚,咚咚!宏伟而响亮的钟声,从一座古意盎然的寺院中传出。
夕阳余晖下的寂静山野,有雀鸟从林间蹿飞而起,掠过枝头刚刚绽放开来的米白色小花,直冲天际。
枝头晃动着,米色小花纷纷扬扬,像一阵薄雨,洒落在一道匆匆而过的身影。
“这是什么野花,香气馥郁,很好闻啊。”
“这叫夜来香,清迈府很常见的一种花。”
瑶与娜诺,于意识中一问一答之间,共用一体的二者,很快就来到龙吟古刹。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全国人口约有95%信仰佛教。因而,寺庙也多如牛毛。
清迈,泰国第二大城市,泰北经济中心。
整座城市安静祥和,全无大都市高楼林立的繁荣和霓虹的浮华。漫步清迈街头,随处可见的寺庙,各有各的风格。
而建于城外白石山巅的龙吟古刹,有别于大部分寺庙的现代风格。这座古老寺庙历史悠久,始建年代可以追溯到1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七百多年。
古刹正门两侧立着两尊白色神兽雕像,年月深久,白色经日晒雨淋显得有些发灰,甚至还有斑斑水渍。但这并没令其看上去显得颓败,反而有几分神圣之感。
两尊神兽雕像中间是一条长梯,由宽大粗粝、满布沟壑的厚石条,铺砌而成。长梯的尽头,就是正殿。
正殿相当雄伟,很难想象,在七百多年前没有机械运作的情况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将那些巨大沉重的石材,从山底运到这么高的山巅上来的。
整座佛殿顶部挑着高高的尖顶,涂着金色矿物漆,颜色虽已不复当初那般鲜艳,但经过时光洗礼之后,却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古老而神圣的气质。
曼谷提前进入凉季,但清迈却好像停留在夏季,迟迟不肯有一丝凉意。这会儿的白石山,依然是繁花开遍,芬芳溢满城。
建在白石山的佛殿,被苍松翠柏、参天古树包围,令其本就盎然的古意之上,又凭添了几分自然的禅意。
佛殿内,触眼可见皆是斑驳的木雕与古朴的石雕。
其中,最珍贵的便是龙吟古刹供奉着的两尊佛像。
一尊来自6世纪的印度,仅15公分高宽。信徒们坚信,这尊木雕佛像具有造雨的神力。
另一尊则是大佛造像,由斯里兰卡著名匠人制造,其上嵌满了宝石。不说附加值,单论造价成本就高得惊人。
正殿以外,另有三间附殿,以及藏经阁、饭堂及僧人住所等。
瑶与娜诺没走通往正门的大路,沿着山野林地从洒扫房所在的侧门,悄无声息地摸了进去。
傍晚的最后一缕阳光,落在高高挑起的尖顶之上。余晖渐落,光影如琉璃般流动,远远望去,那耀眼的正殿,如同一顶金光灿灿的皇冠。
穿一身黑色运动套装、戴着渔夫帽的娜诺,抬头望向那威严神圣的佛殿,眼中满是狐疑之色。
临行前,她突然接到师兄苏格·霍内的电话。
这位曾借着酒意向她告白,之后因兰实区洛克菲酒店那起血腥的斩头事件,对她退避三舍的正直警员,对娜诺离开警队一事颇为自责。
见面后,娜诺直言自己已经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并不是因为苏格向自己告白,觉得之后共事一处会尴尬而辞职的。
聊开之后,娜诺顺便向这位刚刚升职的师兄,要了一些资料。
警方档案显示,清迈府白石山一带,近十年内没发生过任何案件。再往前十年,也是一片空白。
恶性伤人或者抛尸之类的,就更不可能了。
但也不是毫无可疑之处。
几起发生在不同时间段的失踪案,引起了娜诺和瑶的关注。
第一起失踪事件,发生在1990年10月。
当时,清迈某初中举办秋游活动。该校师生来到白石山一带野炊,期间,一个十六岁的男学生莫名失踪。
次年10月,该地区又发生一起徒步爱好者失踪事件。
之后,1992年10月,1993年10月…直至1996年10月,接连发生5起极其类似的失踪事件。
前后共有9人失踪,清迈府警署派遣大量警力搜山,甚至还出动了直升机搜救队,结果只找到了失踪者的背包、鞋子、衣物之类的东西。
这七起失踪案,最近的一起都已经过去37年,时隔久远且自1996年之后就再没发生类似的事件。警方持续调查无果后,最终只能放弃。
时至今日,除了9名失踪者的家属,已经没有人记得这里曾发生过匪夷所思的失踪案了。
37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那9人是怎么失踪的?
所有案件全都发生在10月,特定的时间发生特定的事件,绝不可能是凑巧。
建于白石山的龙吟古刹,即是林烬指定查探之处,又位于七起失踪案发生之地附近。
因此,瑶和娜诺认定,这座古老寺庙里就算没有林烬想要的线索,肯定与当年那些失踪者有关。
一切答案,就在眼前。
‘吱呀’。
正望着古刹正殿金顶的瑶与娜诺,听到推门声后,敏捷地往侧旁一扭,藏身在一棵粗壮的夜来香树后头。
一个穿锈红色僧服、脚蹬编织凉鞋的僧人,拎着只木水桶、提着把竹苕帚推门而出,不疾不徐地朝正殿外边的空地上走去。
僧人很年轻,看上去只有二十五、六的模样,中等个子、古铜色皮肤,样貌普通顶多算得上周正。
晨钟暮鼓,但如今的寺庙已经很少用击鼓的方式,来作为计时方式了。早、晚课,均以钟声为号。
瑶与娜诺上山的时候,就听到代表了暮鼓的钟声。这会儿晚课刚结束,正殿大门打开,僧人们陆续从其中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