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神权没落,幽冥路崩
死亡直播带来的社会影响,一如林烬预料的那样,以野火燎原之势迅速扩散开来。短短一夜功夫,就已经有百余个酷炫炸天的神剪辑版本,在网络上被疯狂转发。
这股热潮不仅在泰国本土掀起巨澜,周边的几个国家也紧随其后,甚至连更遥远的欧美洲,都出现了‘审判者崇拜’现象。
风未平、浪未静,但谁能想到,风暴核心原本处于对立面的两位,已经在梦境中达成了和解。
从某种层面来说,做为华夏曾经的法狱正神图腾,来自冠豸山天池獬豸一族的瑶,的确拥有审判罪恶的神权。
只不过,随着文明的进步,当今社会律法制度相对建全,人类早已脱离了神权时代尚处于蒙眜状态的人族对神权的臣服与依赖。
林烬能理解瑶与娜诺所做的一切,同样,瑶虽然面上不肯承认,心底却有自知。
当林烬离开梦境后,瑶问娜诺,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对此,娜诺也无言以对。
一人一神兽都有些后悔,处罚罪人是她们一定会做的事情,但公开直播‘行刑’过程,确实做得过火了。
但事情已然如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冷处理。
原计划,这对最佳通灵拍档会继续默契地配合下去,查出更多冤案。如法炮制,全都送进死亡游戏里,让他们自相残杀。
这么做,不仅解决了罪人,还不至于让瑶触犯界限禁忌。
眼下看来,必须停止这种以正义之名滥用私刑的行为。
那段鲸血引来鲨群的比喻,令瑶受教匪浅。另外,她还有点好奇,那个男人口中的超凡世界,究竟指的是哪里?
海外仙山?九重天阙?好像都不是。
就在瑶绞尽脑汁回忆族中长老曾说过的那些隐世之地时,林烬已经给巴坤和袁沁打完电话。
做好一系列应对风波的安排后,他开始琢磨起另一件事。
华夏的神权时代,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向没落的?
从华夏人族聚居形成部落开始,从头大致捊一遍。
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通常集部落酋长和大巫祭之类的神职为一身,这是最初神权与世俗权力合一的时期。
神权标识着王的神圣,王权赋予神以特定的社会功能,首领便是神权在世间的代言人。
随着氏族文化制度、行为、信仰等社会方方面面的规范,随着祭祀活动的规范化和仪式化,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最初的神权制度展露雏形。
渐渐地,人们通过祭祀仪式,凝聚起大规模的信仰,造就了以大部落为核心的中心宗邑,在中心宗邑内部构建宗庙和宫殿,初步形成国家,阶级从此开始分化。
再之后,便是华夏史上最苍茫、最浩瀚的蛮荒时期,人皇伏羲、黄帝轩辕、唐尧、虞舜,还以制九鼎、定九州、被后世称为九州共主的禹。
夏、商、周时期,天子授命于天,统治人间。
犹其是商朝的诞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神权在此,被推向高峰。
对神的祭祀与供奉,成为了商朝政治生活的日常。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人族对神权的臣服、崇拜与依赖,已是到达巅峰。
尔后,有史料记载,大周末年,神灵高居天上,王权行走人间。人权渐渐觉醒,至高无上的神权,自此开始动摇。
再之后,争夺领土的战争频频爆发,邦国之间相互兼并,亡国只在旦夕间,当在位者发现祭祀无用之后,人权正式占据主流。
“天道元,人道迩,非我所及也,何以知之?”
这是法家学说的先行者,战国时期郑国大夫子产,对天道、对神权的质疑,也是对人道、对自我的深思。
终于,最大的转折点到来,华夏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王朝出现了。
秦!
那位千古一帝,那个在后世极具争议的男人,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秦朝历史虽短,但在始皇管理下的大秦,却做出无数对后世影响极深的贡献。
除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民生大事,大秦在宗教领域也做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改革——
建立专门的巫师管理机构,将祭祀分门别类,记录在册。
战国时期,各国都有巫师,齐国有堂巫、楚国有屈巫。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受巫师影响。
而大秦的这一举措,相当于是对分布于原六国属地以及民间的神权,进行统一管理。
不仅如此,始皇还颁布祠律、建立祠官,管理各地祭祀诸事,并令巫官整合出了一套完善的祭祀体系。
记录在册的便是律法允许的正式祭祀,不在此列则皆为淫祀。
另外,大秦还有专门的律法,针对民间淫祀。
“虽然各路专家都认为,始皇屡次东巡是为了获得东方神祗对自身皇权的认可。但其实,这么做必然别有用意。长生执念?不应该。”
林烬可不认为,这位被后世称作祖龙的帝王,真的会相信长生久视这等鬼话。
又翻查了一些资料后,他将视线从电脑屏幕上移开,在大脑中构画出一幅思维导图。
历经战争的洗礼与信仰整合之后的大秦帝国,皇权已完全凌驾于神权之上。
虽然始皇也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来彰显自身皇权的正统合法,但其意义已与之前历朝历代大有不同。
“要让神权意识浓重的万民真心实意臣服,这种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即便是千古一帝,也需以民意为重。不过,这又何尝不是人权为上的一种体现呢?”
林烬自言自语道:“如果神权还未没落,只需要循规蹈矩地祭祀、供奉,随便来个祈雨得雨、天雷神罚之类的神示,政权就固若金汤了,哪还用得着做给老百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