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布鲁克漂流记 - 西朗夏天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布鲁克漂流记 >

第1章

1856年,我出生在肯特郡一个上流社会家庭。我的父亲是德国柏林人,移居英国后,先是在利物浦,通过做生意发了财,随后就把店铺收了,搬到了肯特郡定居并在哪里结识了我的母亲,并且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我母亲娘家人姓布鲁克,是当地的名门贵族,因此给我取名布鲁克·费里斯克。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是驻阿富汗的英国步兵团少校,他后来在贾拉拉巴德与阿富汗军队战斗时阵亡;至于二哥下落至今为止没有任何消息,就像父母后来对我的境况也全然不知一样。

因为我是家中幼子,所以父母就没有过多的考虑让我学习谋生的技能。但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充满了各种新奇的想法,并执着的渴望出海远航。我父亲年纪大,深谋远虑,他让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曾让我在寄宿制学校就读,也让我在免费学校里接受乡村义务教育全心全意地想把我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律师。对什么都无法勾起我的兴趣,除了远航。我没有在意父亲对我的美好愿望甚至有时候违抗他的命令,就连母亲的恳求和朋友的劝告也都丧失作用。我的这种恶劣性格似乎注定了我的不幸命运。

我的父亲头脑聪明,为人谨慎。他好像早已料定我的固执必将给我带来不幸,所以时常严肃地开导我,并给了我不少有益的忠告。一天早晨,他痛风病发作,身体不便移动,我被叫去了他的房间。他非常恳切地劝解了我一番。他问我,远航有什么理由能让我妄图抛弃父母,背井离乡。在家乡,我可以经人推荐找到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只要勤奋努力将来完全可以发家致富,过上安逸快活的日子。他对我说,一般出海冒险的人不外呼两种:一种是穷的身无分文,另一种是财大气粗的人。他们野心勃勃,想以不世之功扬名世界。但对我来说,既不值得,也没必要这样做。因为从我的地位而言,正好处于两者之间,即一般人所谓的中产阶级。依他长期积累的经验来看,这种中产阶级正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是最幸福的。他们既不会像底层人民那样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着,也不会像上层人物那样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轧而心力交瘁。他说,我自己也完全可以从许多事实中认识到这一点,这样的地位是人人羡慕的。就连许多帝王都感叹其高贵的出身给他们带来的不幸,恨不得自己出生于平常富贵人家。大凡明智之人,均认为生活在这个阶层的人是真正

幸福的。《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不贫穷,也不富裕。”他时常提醒我,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于穷富两个极端的人们是如何不幸,而中间阶层生活安定,免灾少祸。处在这一阶层的人、既不用像富豪因整日挥霍、腐化堕落而劳心劳神、身心俱疲,也不需要担心像穷人那样整日操劳、为缺乏足够的食物而焦心忧虑、憔悴不堪。只要他们懂得分寸,不走极端,就可以过上轻松愉快的生活,何乐而不为?既不必担心受劳心劳力之苦,为每日生计奔波,也不会为环境所迫,伤身劳神,也不必因妒火攻心或利欲熏心而狂躁不安。

像这般悠然地度过一生,难道不是一种深刻的幸福?

接着,他又态度诚恳、满怀慈爱地劝我不要孩子气,不要急于自讨苦吃。因为,不论是从常情来说,还是从我的家庭出身而言,我都不会吃苦。他说,他会为我做好一切安排,并将尽力让我过上前面所说的那种安乐平静的中产阶级生活,使我不必为了生计而去日日操劳如果他竭尽了自己的责任,我却仍没能过上幸福生活,那么,就要完全怪我命运不好,或者是因我自己的过错所致了。总之,他就是不同意我离乡远游。他答应,只要我听他的话,安心留在家里,他一定尽力为我安排一切。否则的话,我若遭遇不幸,就不要怪他了。谈话结束时,他又说,我应以大哥为前车之鉴。他也曾经同样恳切地规劝过大哥不要去贾拉拉巴德打仗,但大哥没听从他的劝告。当时大哥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决意去部队服役,结果在战场上丧了命。接着他说,尽管他会不断地为我祈祷,但我如果执意采取这种愚蠢的行动,那么,上帝一定也不会祝福我。当我将来求救无门时,我会后悔没有听从他的忠告。

冥冥之中,恐怕父亲也未曾预料到,他说的最后几句话会应验吧我难以忘记,父亲多次老泪纵横,尤其是当他回想起大哥横尸战场他在说到我将会后悔莫及和无处求助的时候,心情是那么激动,以至于我们的谈话不得不停止。他说他心里憋得慌,已经再也没法跟我说下去了。

当时,父亲的这番话也曾深深地感动了我。确实,谁会对这样的话无动于衷呢?我甚至决定从此不再想出海远航的事,认真听从父亲的意愿,安心留在家里。可是,只过了几天,我就把自己的决定丢到了九霄云外。为了不让我父亲再烦我,在与父亲谈话过后的好几个星期,我一直避免与父亲正面接触。我在母亲拥有一个好心情的时候,述说了自己想去见见世面的想法并非一时头脑发热。我对母亲说,除了离家冒险,我对其他事情毫无兴趣,即使离家出走也要完成心愿, 希望母亲成全我。我在年幼的时候没有当学徒的经验,就算现在去做律师助手,我也没时间规规矩矩地等到满师的那天,说不定我哪天就会出去航海。如果母亲愿意替我向父亲求情,我保证,只要我出海远航过一次,我就会回家听从父亲的安排,并会努力工作,把浪费的时间补回来。

母亲听完我的话,发了很大的火。她说,她是不会同意的,就算她愿意帮我求情,父亲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我的利益所在,是绝不会答应我做任何对自己有危害的事情的。她还说,父亲曾那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清利害关系,她无法理解为什么我还这般想要离家远航。最后的结果是,她说,如果我仍然执迷不悟,她和父亲谁也不会帮助我,因为他们已经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坚决不同意我出海远航。最后,如果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后果自负,与她无关,免得日后落个话柄。

尽管母亲拒绝了我的请求,表示不愿意向父亲转达我的话,但事后我还是听说,她曾把我们的谈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以后,深感忧虑。他对母亲叹息说:“要是这孩子能留在家里,不愁得不到幸福,若是他一心想要出海,终将成为这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同意我出去。

于是我想了一个主意,我去参加海军不就行了吗!于是我同父亲诉说了我参军的事情,父亲因此发了很大的火最后生病了。很快参军申请报告就发了下来父亲奈何不了我,就把我叫的身旁嘱咐我一定要小心。于是我次日就出发去港口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