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走亲访友 - 钱路漫漫之特殊潜伏 - 人到四十骑蜗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章走亲访友

韩佩东到较场口灯笼旗杆下的时候,敬福泽和周公豹正聊着防空。

“小舅!这旗杆上用挂大红灯笼来防空,是个好办法耶!”

“怎么个挂法?”

“挂一个灯笼,叫预行警报,敌机到了宜昌。挂两个灯笼,叫空袭警报,敌机到了万县,所有人员必须疏散到就近的防空洞;警报不解除不准外出,同时拉响汽笛,三长音一短音。挂三个灯笼,叫紧急警报,敌机到了涪陵,最多十分钟内,敌机就会进行轰炸;全城拉电闸,无线电和机器全部停止运作,汽笛声一长一短。”

“嗯,是个好办法,简单,易记,又一目了然!”

“我还找那边的重庆防护团十八梯避难管制班买了两本十八梯防空洞的进洞证,一本十块钱,两本二十块。”敬福泽说完递了本白皮黑字的证件过来。

韩佩东接过证一看,封面印着“重庆防护团进洞证”八个字,里面就一页,登记着姓名、年龄、籍贯、住址、职业、保甲编号,最下方印有(一)十(机)字第二号私洞。

韩佩东看着周公豹问:“这是什么意思?”

“哦!那个括号里的一就是警察局一分局的意思,十是十八梯片区,机是机关,第二号私洞就是私有防空洞的第二号。就是这个防空洞是一分局十八梯片区警局机关的私有防空洞的意思。”

周公豹还没来得及答,敬福泽就急急忙忙抢了先。年轻人,都是那么毛躁。

韩佩东瞪了他一眼,悠悠说道:“我问你了吗?我是问的这个意思吗?我是要问进防空洞怎么还要证要钱!”

周公豹依旧没来得及回答,又被敬福泽抢了先。

“所以我才要给你说明白啊!市民要持居住证进公共防空洞,那是免费的。但是公共防空洞数量太少,根本不够。防空司令部下属防护团就鼓励各机关、团体、街区、商家及个人自行筹建防空洞,然后可以用收费来填补建洞的费用。我们都没有居住证,不能进公共的,只好办了两本私洞证。”

被敬福泽抢白了两次,周公豹略显尴尬。

韩佩东不理会敬福泽,给周公豹递上根香烟,笑呵呵的对他道:“周老弟,让你久等了!你地方熟,怕是还要麻烦你送我们去个大百货公司,我得给嫂子和孩子买点礼物。”

周公豹忙回道:“韩大哥您太客气了!今天陪着你们就是我的任务,也是我的荣幸!想去哪,您吩咐就是了,哪有麻烦这一说呢?重庆最大的百货公司就在前面,您刚路过的地方,华华公司,四层楼的那个,虽然在轰炸中受了损,但现在仍在营业。”

“是不是就是那边把好多东西摆到门口人行道上卖的那栋楼?”韩佩东朝刚才路过的那栋楼指去。

“就是那里!它的四楼被炸了,以前在四楼经营的鞋帽柜,成衣柜就转到了一楼,一楼的炒货类、糖果副食类就放到了门口,有时就摆到了大街上。”

周公豹虽然长得牛高马大,一副孔武有力的样子,但他并非那种粗莽军人。他是湖南群治法政学校毕业,再考入黄埔六期的高材生。没点真材实料又怎么会被汤飞黄看中呢?

舅甥二人进了华华公司商场,给汤飞黄的夫人徐温良,李玉忠的太太万洁茹每人买了两块新款的绸缎,红白糖各一斤,两包传统的糕点,给两家的孩子各买了两桶冠生园的饼干、果酱夹心糖、陈皮梅,还估摸着大小给两个孩子各买了一双凉鞋。

华华公司虽然挨了炸,生意却照样火爆。服务员见二人大包小包满满两手,非常热情的帮他们提了东西送到车上。

买了礼品,韩佩东又让周公豹送他去中国银行重庆支行。

周公豹驾车穿督邮街广场经民族路一路下坡,七弯八拐过了打铜街、道门口来到了新华路41号一幢六层西式高楼前停下。

“韩大哥!这里就是中国银行重庆支行,现在总行也在这里,旁边那幢九层的重庆最高楼是川盐银行。对街那边有栋七层的美丰银行,现在中央银行和农民银行暂时设在那里;我们刚才路过的那个打铜街有栋五层的白色花岗岩外墙的西式洋楼就是交通银行。您如果需要办理银行业务,在这附近几条街就能办好。”

周公豹知道韩佩东随身带有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的存折,很热心也很耐心的给他介绍几家银行的具体位置。

韩佩东顺着周公豹手指指引的方向望去,只见这一段街道两旁的建筑基本没怎么受损失,街道上到处堆放着如山的毛竹,还有车辆装满了竹子在卸货。穿着粗布件坎肩的力夫正将竹子一根根往每栋房子里面搬。

韩佩东好奇的问;“周老弟,他们搬这些竹子干什么用?”

“哦,这是防空用的!在屋顶搭个三到四层竹子顶,每层隔那么一米来高,可以防止敌机投的航弹直接打进楼里。竹子弹性好,经过几层阻拦,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呵呵!这还是个新鲜办法!看来,凡事都是有办法应对的!”

韩佩东觉得让周公豹独自老等不太好,就让敬福泽留在车上和周公豹聊天,自己进了中国银行办业务。

约摸过了半个多小时,韩佩东回到了车上。

“事都办完了,我们去老汤家吧!老汤家现在住哪里?”

“站长家现在住江北桂花街,前面就是朝天门码头,由码头搭渡轮去对岸的觐阳门码头,上岸后几分钟就到了。”

“那现在就去,我连带午饭都帮他们做好。”

车子经过朝天门客运码头的时候,韩佩东看见那里正有重庆赈济会在募捐,于是从西装内口袋里拿出张纸递给敬福泽,并和他耳语了几句。

敬福泽下了车,走到募捐桌前放下那张纸,接着就回到了车上。

桂花街原本是条小街道,这一年半迁来的人口急剧增加,区域也扩大了,路也增多了,还通了公交车。

汤飞黄的家在桂花街的后面,是幢坐北朝南三封两间的单进中式砖瓦房,屋前有篱笆围成的小院,屋后靠着一片几米高的土丘,上面树木丛生。土丘的横断面上凿有防空洞。

前院篱笆中间有两扇木栅栏做成的小门,靠门两边各有一棵碗口粗的桂花树,靠西头有间坐西朝东的偏屋,屋顶靠南头有根方形的烟道,上面有个宝盖顶,一看便知这是厨房,房前有口水井。

屋后兴了几垄菜地,挨着屋后门也搭了个偏屋,偏屋门口挂了个帘,很显然,这里是厕所。

“嫂子!您看我把谁给您带来了!”周公豹推开院门,高声报喜。

三人进院子的时候,汤家请的佣人正在喂鸡,徐温良正给孩子讲故事。见韩佩东他们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呀!是佩东兄弟和福泽少爷到啦!快请进,快请进!”徐温良牵着孩子的手又道:“北望,快叫韩叔叔、周叔叔,福泽大哥!”

“韩叔叔!周叔叔!福泽大哥好!”汤北望很有礼貌的叫了人,并给大家鞠躬致敬。

韩佩东摸着他的头,夸赞道:“小北望真有礼貌!养得也还不错!”

周公豹也夸赞道:“虎父无犬子!小家伙今后比站长还要厉害!”

敬福泽两手提着礼物往他面前一抖,逗道:“叫我福泽叔叔,这些东西都归你,好不好?”

徐温良笑道:“那可不能叫,乱了辈分!”又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对他说:“去你洁茹婶子家,告诉她,韩叔来了,让她和芊芊妹妹过来吃饭,把王妈也带来帮下忙。”

徐温良嘴里的洁茹就是李玉忠的夫人万洁茹,李玉忠在抗战前线,老婆孩子是和徐温良一起由韩佩东委派韩必朱夫妇护送安置到重庆的。后来政府号召随迁家属疏散至附近乡下,两家就一起搬到桂花街来了,就隔了条小路住着,很近。

李芊芊见到这舅甥二人非常高兴,特别是敬福泽带她去车上拿了礼物后更是欢喜得不得了,还亲了韩佩东和敬福泽每人一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